书城医学现代抗衰老方略
13785100000050

第50章 健康管理与老年保健管理(1)

养生是一种师法自然的健康生活习惯;那健康就是一种自我管理养生的艺术。健康保健既是人们抗衰老的起点,又是人们抗衰老,贯彻终生的终结目标。“各人健康,各人自己保护”是《实用医院管理辞典》对健康保健自我管理最简单注解。

“21世纪是健康长寿的时代”,更是一个健康管理的世纪,处在经济腾飞的中国,其国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也更加需要健康管理。目前,老年慢性病患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社会医疗支出居高不下……因此,帮助人们尽早消除健康隐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医疗费用、延长预期健康寿命的根本措施,也是摆在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老年保健的医务工作者,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才能具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真正的健康管理专家。

第一节21世纪的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概述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目前,生活方式疾病,老年性慢性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实现防治疾病的战略性前移,重心转移;从大医院的医师坐在诊室被动诊治病人,转向社区对整个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主动防治与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医疗模式问题。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但传统的临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成为一个独立职业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此,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全科医师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专家。

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疾病防治,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目前,健康管理多由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服务机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所提供,健康管理公司和医疗机构处于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等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并干预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将来我国社区医疗机构与健康管理公司一道共同担当健康管理这一历史重任。

二、健康管理的意义

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人体从疾病发生的初期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从早期病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

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健康管理循环每循环1周,就会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使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因疾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健康医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有效地主动预防与干预,使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健康综合风险降低了50%。

三、健康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其宗旨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并且只有通过健康管理才能实现,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它是通过所收集的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分析建立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之间的量化关系,预测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并据此按人群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地控制与干预,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健康保健、医疗的科学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通过临床医疗服务,尽快地恢复健康。

四、健康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健康管理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我国第一家以健康管理注册的公司出现在2001年。目前,这类的公司已迅猛发展。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说,健康管理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健康管理事业不仅需要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而且需要与健康管理相配套的措施,法律法规,同时涉及国家医疗预防投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

2.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比如需为预防疾病的发生而预先付费等)目前还不能被公众所接受,我国多数公民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疾病治疗和自我保健这一低端健康管理上。

3.健康管理的运作机制不成熟

国家、健康管理机构、公立医院、健康管理公司、消费者、保险公司等相关各方都应该为健康管理进行投资。但目前我国相关各方对此在观念上还未接受。我国许多医院都在搞信息化建设,但存在医院之间健康管理信息不能共享的瓶颈。

4.健康管理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

现在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几种。一是,经营型健康管理实体;二是,作为资源共享型的健康管理咨询公司;三是,一些保健品公司兼做健康管理;四是,较大医院的保健科室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五是,医学社会团体与保健企业共同联合进行健康管理;六是,以社区为单位健康管理模式正在启动。是否还有更好的发展模式,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5.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从事健康管理的医师、专家大多数是从临床医学专业转化而来,就现行情况来看,健康管理行业急需一批同时具备预防医学,养生保健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综合型高素质医师和专家。据职业资料统计显示: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80%)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业务水平良莠不齐,亟待专业培训。为此,公立医学院校应加大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