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抗衰老方略
13785100000051

第51章 健康管理与老年保健管理(2)

第二节老年保健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老年人健康保健自我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基于老年保健医学的基础研究:①改善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及生命质量,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性、结构性的增龄性改变,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逆转其改变。②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以及高危因素,如吸烟、酗酒、吸毒、心理失衡,营养失调等,是延缓衰老和抗衰老的前提。为使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功能处于健康状态,必须从老年人的健康着想,选择适当的,切实可行的预防干预和保健措施,并积极倡导,认真组织实施自我保健医学,从自我保健的角度,研究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各种高危因素,正确掌握增进自身健康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自我保健,自我服务水平,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度晚年,活到天年之岁。因此,老年人必须加强养生保健与自我健康管理。

要活得健康,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就得对人生只有一次庄严而宝贵的生命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但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环境污染,精神紧张的时代,健康的获得也并非易事。必须有养生的智慧和方法,必须对生命作出有计划的维护,才能适应这急剧变革的时代,达到“老而不衰,老而健康”的高境界,才能为生命谱出美妙的乐章。有鉴于此,老年人必须进行自我保健与健康管理。

第三节老年保健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个人对健康的认识、周围环境、医疗保健、个人的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以及自我进行的保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生活方式是由我们自己来掌控的,我们能够通过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调整,适当采取保健措施,来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健康的目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工作、睡眠、运动、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

过重的压力造成精神紧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的应酬、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心理失衡、过度劳累等,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

“自我”是从个体、自我主观的角度来说的;“保健”是指保证、保护个体自在、健康、安全的生存。“自我保健”是指通过健康教育,个人健康知识学习,使群众由被动地接受保健卫生服务,变为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科学地利用各种医疗保健机构资源,使群众或个体成为自己健康的维护者、责任者和健康主宰者。显然,老年人保健自我管理的主要特征是:自我养生,自我观察,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预防,自我康复。涉及如下主要内容。

1.生活要规律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顺四时起居,睡好子午觉,老年人要确保充足的睡眠。改变酗酒吸烟,劳作无序,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2.膳食要平衡

粗细要搭配,荤素要结合,多吃蔬菜,少吃多餐,适量水果,喝水限盐,少吃甜食等。

3.运动要适当

在保护健康的前提下运动,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步行为主,全面锻炼。

4.心理要调节

老年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心胸要开阔,性趣爱好要广泛,要调节和丰富精神生活,多参加社会活动领悟生活情趣,保持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遇事要沉着冷静,宠辱不惊,要笑看庭前花开花落,要学会自我减压,自我调节,与人为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要克服“不服老”的“否认心理”,二要克服“总认为自己老了”的“恐惧心理”,三要克服退休后无所适从,“茫然无助”的“孤独心理”,四要克服“倚老卖老”的“老资格心理”。同时老年人还要加强学习,对发展了的,变化了的事物要客观对待,保持认真做事,真诚待人,融于社会的良好心态。

5.自我要观察

就是像医生一样通过望、触、摸、叩、闻等方法观察身体异常情况。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大小便情况。其目的是从多方面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6.自我要预防

老年性疾病大多是多因素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和规律有很大相关性。正如有些老年人所说:“有些毛病是自己吃出来的,自己造出来的。”这种由个人“修造”出来的“毛病”和危害因素,只有靠自我预防和保健才能根本消除。特别是一些患有老年性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糖者尤为重要。总之,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以防为主是其原则。

7.自我要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的出现,传统家庭养老护理功能将逐渐弱化,“空巢老人”急剧增多。城市里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现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4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且不说晚辈的孝心如何,关键是晚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财力来赡养父母、祖父母乃至曾祖父母。由此可见,今后老年人的保健,除了社会保健体系之外全靠自己,自己的健康必须自己负责。正如明代吕坤《呻呤语》养生卷中所说:“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目前,我国尚无专门负责长期护理工作的机构。老年人的自我护理就更为重要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注意饮食环境卫生,自我保护,自我照料,创造舒适安静的居家环境,讲究个人卫生,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是老年人自我护理的主要内容。

8.自我要康复

目前,自我保健,社会保健,职业保健并列为卫生体系的三大保健活动。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马勒博士曾经预测,自我保健与康复要占整个保健康复活动的50%~60%。由此可见,老年人的自我康复特别重要。自我康复,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多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多学习一些防病与治病的医学知识。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开拓养生保健智慧,树立健康长寿的正确观念,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的生命,从受孕时起便与养生保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娘肚里靠的是胎养;婴幼儿时期靠的是父母的哺养,成年人到老年人则靠自我保养。我们对待生活有诸多方式,诸多手段,生命与人生也由此形成诸多差别:①明白人,他们重视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②聪明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健康保值。③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健康贬值。④糊涂人,他们透支健康,生活无度,提前得病,提早衰老,提前死亡,结果生命萎缩。因此,我们必须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对养生保健的态度要有个高起点,高境界,人类才能真正获得健康长寿,人生才有价值,生命才得以圆满。“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对于老年性慢性疾病的防治来说,是最准确,最科学,最经典的一句话。同时,也是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不随黄叶舞秋风,把握未来,冲浪顶级人生,自我康复的必备条件。

第四节我国老年保健工程面临的困难

2007年12月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2007年最新调查结果,指出我国≥60岁者以达1.49亿,其中慢性病患者为69.2%。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老年化国家行列。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并特别提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五大特点:第一,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者是世界老年人口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第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我国≥60岁的人口以年均3.2%速度增长;第三,高龄化趋势明显,目前,我国≥80岁的高龄老人以年均4.7%的速度增长;第四,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如:上海1979年已进入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预计要2010年左右才能进入老年型;第五,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

探讨我国“老年保健工程”是基于国情的需要,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新时期社区医疗保健新模式相适应的需要。那么,我国“老年保健工程”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第一,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全民健康长寿,赖以“老有所养”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尤其是广大农民兄弟和个体劳动者的“老有所养”问题。

第二,我国老年人口众多,现≥60岁的已达1.49亿,如何解决如此众多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卫生费用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第三,我国现有可利用卫生资源还非常有限,无力承担老年人保健所需,因此,必须调动全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难题。

第四,急需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开设老年保健基础知识,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致力于引导老年人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要求每一个老年人掌握一定的老年医学知识,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的信心与能力,这是老年保健工作的关键,也是“老年保健工程”事关重要的内容。

老年保健是一项工程,更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强调,政府有责任把“老年保健工程”纳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并列入政策和行动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人类带来的新问题;才能造就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使我国老年人真正进入一个健康长寿、和谐美好、改革成果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这也是21世纪人类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