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13778600000035

第35章 让孩子比誊写笔记的速度

小燕和小仪是好朋友,两个人在班里的成绩都不分上下。

英语课后,小仪正在誊写老师的备课笔记,由于老师讲的匆忙,所以,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做好笔记,小燕也不例外。看见小仪将笔记借了过来,小燕便也凑了上来。要求一起整理,小仪同意了。

“小仪,你先看完了,就自己翻页!”小燕认真的说着:“我写的很快,应该能赶上你,所以你就不要顾及我了!”

“你也是,要是你先看完了,你就翻页好了,我到时在返回来补上就行了!”

不一会儿,两个人都抄完了,小仪看着不断的甩着胳膊的小燕,笑着说道:“今天是我誊笔记最快的一回,你不知道你的笔动的有多快,可把我着急死了,生怕赶不上你……”

“我也是,我看你抄的那么快,心里也很着急”小燕也笑着说道,“抄的我胳膊都酸死了,字都写地飞起来了,以后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认不认识。”

“我的字这次可真是被你打回原形了。我眼睛一直都盯着笔记再看,都没有怎没看自己写的东西,只要以后不要像甲骨文应该还可以辨认一下!”

“原来你一直在跟我较劲啊,”小燕对着小仪一笑,“真是累死我了!不过,感觉很好!”

延伸阅读

给孩子树立竞争意识

如年,竞争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竞争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提升孩子自己本身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要培养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让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树立竞争意识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独立是孩子竞争的基础

独立生活能力是竞争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依赖别人的呵护与帮助,即便他具有再高超的技能,也只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堪一击。所以,独立能力是竞争力的必备前提。

所谓独立,就是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任何形式的对抗中,掌握控制的权力。独立是一种基础生存能力,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首要条件。

俗话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道理虽浅显,意义却很深。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3岁还不会自己撒尿、4岁还不会自己穿衣、5岁还认不得回家的路,那么,纵然他能识字上千、背诗百首,人们能惊呼他为“天才”吗?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又会怎样呢?古往今来,许多“天才神童”在成人后变为平庸之辈甚至丧失生活能力者并不少见。对于孩子的智能培养,独立能力应该是重中之重。孩子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有竞争意识。所以父母就必须树立起孩子我自己父母必须树立孩子“我自己来”的思想,必须培养孩子能够“我自己来”的能力。

教会孩子学习

生活之中,孩子要不断的学习劳动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性和竞争意识的最好途径。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他是否懂得并善于学习和借鉴。孩子以后其知识需求会更广、新老知识交替会更快,学习也将成为他们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父母现在要做的最好工作,是努力让孩子学习,从父母,从老师,从自己的生活之中,从小伙伴的身上……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并化为己用,提升自己的价值孩子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潜移默化的树立了竞争意识,并在以后的竞争之中有敢于竞争之本。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父母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敢于参与竞争的前提条件,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格因素。父母在培养孩子竞争力的时候,便要帮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去面对竞争,也更容易在竞争之中获得胜利,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孩子不自信的时候,父母就要鼓励孩子,让孩子的注意里转移,让孩子参与一些平时的劳动和游戏,从而树立去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孩子考试失败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说:“其实,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只是对你平时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检验而已,并不代表你的将来。这次虽然没有考好,争取下次和今后的好成绩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呢,我们相信你一定行的!”孩子听了之后,也会重新燃起自己的自信心。孩子也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失败,从而能使自己的竞争意识不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就丧失了。

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孩子不断的激发自身的潜能,促使孩子努力做到最好,并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在取得胜利时,能让孩子不骄傲自满,继续强烈的进取心,向更大的成功迈进,遭遇失败时,孩子要灰心丧气,而是苦练本领,争取下一次取得胜利。而恶性的竞争则会剥夺孩子生活的很多乐趣,让孩子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并且会使孩子无法接受失败,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为了防止孩子陷入恶性的竞争循环之中,父母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连,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孩子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父母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也要学会和同伴之间团结协作,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同时告诉孩子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学会端正自己的心态,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

教会孩子享受过程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竞争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教会孩子不要过分注重竞争最后的结果,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

竞争不是输赢

父母应该学会为孩子欢呼,而不是为胜利欢呼。有些父母在胜利的时候,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与肯定。当孩子得了第一名的时候或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得特别出色的时候,父母会表现的欣喜若狂。反之,父母则表现得很沮丧。殊不知这种毫不掩饰的大喜大悲只会将孩子推入只看输赢的漩涡之中,享受不到竞争的乐趣。

教子故事把对手变为朋友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是山神的宠物,它向山神要求下凡当一名普通的动物。

山神说:“在动物世界中,大象是最强大的,你下凡后,必须战胜大象,你才有资格回到我身边,否则,你就永远留在动物世界吧。”

老鼠答应了山神的条件。

但老鼠一来到动物界,便感到它向山神的承诺是轻率的。因为,它到动物界后,发现自己是一种又小又弱的小动物,要战胜大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它后悔了。

但它还是决定试一试。它想,自己要是从大象的长鼻子中钻进去,用身体堵住大象的气管,不让它喘气,大概会迫使它认输。

这天,它趁大象吃树枝之机,悄悄地钻进大象的鼻子中,准备实施它的计划。不料,刚进去一小段路程,大象觉得奇痒,便猛地打了一个喷嚏,老鼠只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它便觉得天旋地转,就像炮弹一样射向高空,半天才掉到地上,摔得它浑身上下疼痛难忍。这一下,它可知道大象的厉害了。

由此,大象也恨透了老鼠。它心想,这老鼠长得小,胃口可不小,它竟然想打我大象的主意,真可恶。于是,一见到老鼠,大象就用它那大脚踩,老鼠险些丧命。

此后很久,老鼠总是远远地躲开大象。它不想自讨苦吃。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大象落入了猎人设下的巨网中。它挣扎了很久,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它在等死。老鼠想,这真是天赐良机,大象现在已毫无抵抗能力,只要我在它的要害部位挖几个洞,它就会没命了。我不就战胜大象了吗?

然而,老鼠是善良的。它看到大象可怜的样子,它不忍下手。它的良心告诉它,应该救大象。于是,它开始用它锋利的牙齿咬网和绳子,不知过了多久,那张巨网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大象猛地一用力,它终于从巨网中钻了出来。大象得救了。从这件事情中,大象看到了老鼠可贵的心灵,它决定同老鼠结下友谊,当然,老鼠也愿意交大象这个仁厚的朋友。于是,老鼠和大象化干戈为玉帛。

不久,山神找到了老鼠,它向老鼠祝贺,说它已经战胜了大象。

老鼠说:“我还没有战胜大象呢。这大概是不可能了。”

山神说:“老鼠,你已经战胜了大象。你将你的对手变成了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在竞争过程中,要战胜一个人,并不是要将他彻底打倒,要他向你认输,而是要达成和解,成为朋友,这才是完美的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