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13774100000015

第15章 思考问题的能力,让男生越来越聪明(1)

父母要想把男生培养成才,不能只让他学会纯粹的记忆。单靠记忆的学习方法,不仅会让男生对学习感到疲惫,而且会限制男生智力的开发。成功的教育,是锻炼男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男生能否思考分析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成功的关键。而且,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充分发挥大脑的思考能力,能够让男生成长得更快,更健康,远离各种困惑和烦恼,自己把事情处理好,变得越来越聪明。

1.不要代替男生思考,而是协助他分析

学会思考问题,有利于男生从容地应对各种人生挑战。更重要的是,男生学会思考问题,可以从思想的海洋中汲取无尽的快乐,也一定能把自己的人生料理得合理充实。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有的时候父母对男生管得太多,看到男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出面干预,这样做扼杀了男生思考问题的机会。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常常会把自己设定为主导地位,男生做什么父母都会干预。其实,男生的各种活动就是他们的实践行为,是他们增长知识、锻炼才干的途径。父母老是介入其中,扮演“救生员”的角色,等于是让男生成长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他不需要自己去思考,就不会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父母之所以会充当救生员的身份,一方面是因为对儿子的爱,另一方面是父母低估了男生的主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需要,总是对他的活动做过于周到的安排,甚至在他吃饭时也不停地指挥他们“吃一口这个,再咬那一口”。还有,很多父母在男生玩的时候,也出现了干涉太多的问题。

妈妈看着四岁的儿子在玩智力拼图游戏,看到他把几块图形放错了,就急不可耐地说:“错了!不应该放在那里。”儿子听了后调整了摆放的位置,但还是不对。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上前帮儿子摆好。

男生处于成长阶段,对很多事物的认识还处于不完善阶段,思考的范畴也非常的狭窄。男生在行动的时候,还不能同时参考很多因素。所以,男生做事慢、表现不好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不必着急。这位妈妈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做法会使儿子的思维受到扼制,只会增加他的依赖感,扼杀他处于萌芽状态下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果妈妈不加干涉,让儿子继续去做,儿子有可能自觉地意识到存在错误,及时调整过来。即使是成年人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也会存在茫然、不解、探索、调整等步骤,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这是思考的正常过程。在男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适当地保持沉默,可以促使他形成一种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父母不要因为一时的好意,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男生成长的需要。父母对男生过度保护、过分庇护的教养方式的结果必然剥夺了他获得经验的机会,使他的表现欲受到挫折,体会不到努力的乐趣,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还助长了他们依赖、脆弱或对抗、厌恶的心理。

在家庭中,父母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培养男生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男孩年龄小就以为他不懂事、需要大人照顾。这种想法等于是把男生当作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常会以自己为中心,不去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被男生所接受。通常男生的性格特点是喜欢挑战的,有着不依赖他人而独立活动的愿望,一旦在独立活动中获得成功,他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父母应创设条件培养男生思考问题的机会,千万不要包办代替。父母“适时的放手”是对男生最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与男生相处过程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他思考的余地,要给他提出想法的机会。父母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他(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些?”“你的想法有根据吗?”等问题。当男生有什么问题不懂的时候,父母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父母用疑问的语气来询问男生,促使其思考更多。在父母的提问下,引发他的思考能力。

父母还要做一位倾听者。男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局限,很多想法不可避免地闹出笑话。即便如此,父母也不要对男生灰心,或者急于纠正,要努力寻找他的结论中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他深入地“阐述”,使他尝到思考的乐趣,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在生活中男生可能会为了获得某一个答案而采取行动,父母不要轻易地介入男生的活动,只要不会发生危险,就不必干涉他的实践活动。即使是男生提出要求需要帮助,父母也要尽可能地鼓励他自己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父母不能代替他思考,但是可以参与他的思考。当然,父母参与的比重要尽量小。

父母要明白男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也许,父母可以代替他思考,但是不可以代替他成长。男生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没有思考能力如何能应对激烈的竞争呢?

总之,父母不要把男生的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不让他自己去考虑。为了男生有一个美好的将来,父母要给他营造一个思考的空间,只有父母放开手,鼓励男生大胆地去想,并认真倾听他的想法,他才会渐渐有了思考的习惯。即使偶尔需要父母的思想代替男生的思想时,也应与男生一同把两种思想作一比较,让男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有助于培养男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2.不要摧残男生的想象力

很多时候人们思考问题,就是在原有的知识上通过想象,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想象力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推进器。父母在男生发挥想象力的时候,不管他想到了什么,都要兴奋的、认真的听,因为父母的态度决定男生想象力的水平、思考问题的能力。

提起中国的孩子,都会评价他们知识基础扎实,但想象力不足。而国外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中国孩子略胜一筹。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想象力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并非是外国孩子所特有,但为什么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不足呢?这种差异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人为的束缚”或者“人为的忽视”造成的。

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曾经创办了一个绘画班,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然而事情的结果,却叫主办者哭笑不得。在想象绘画班开办了一段时间后,主办方为家长们开了一个绘画成果展。在这次画展上,各位家长看到了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家长们都很生气,埋怨老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尽管校方再三向家长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创作空间,还是有80%的家长让孩子退了学。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男生的想象力正在丧失。父母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画一个圆,问他是什么,他可以说出一连串的答案:太阳,苹果,嘴巴,皮球,爸爸的自行车……而等到儿子长大了一些,父母再问他,他的答案则越来越简单:圆形,零。男生长大了,但是想象力却没了。

儿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男生丰富的想象往往会促成奇妙的创新。作为父母,面对男生神奇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气的妙答时,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让男生都插上想象的翅膀,别怕他们会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