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89

第89章 乾隆的排场

清乾隆皇帝弘历,是一个非常讲究排场的皇帝。这可以从他六下江南的相关记载,看出一些梗概。

每回乾隆南巡,必浩浩荡荡率领千百艘巨船、龙舟、灯舫同行,沿途还有戏台、彩棚点缀。船上兵丁武将一个个执戟侍卫,气派森严慑人。另外,他每次一到江南,必宴请当地富绅和两淮盐商,往往为了只用一天的宴会场地而大兴土木。有一次,竟将小西山挖湖叠土,岩石嵌空,建造楼台和园林……

更令人称奇的是,乾隆十六年,适逢他的母后六十岁生日,为扩大庆典,他下令从西华门自西直门,十余里中,张灯结彩,所有房屋舖上锦缎。又每隔几十步就建一戏台,用色绢做山岳,用锡箔做波涛纹路,光彩夺目、炫丽华美。甚至每一颗蟠桃都有几间房间之大……

史书上说:“此皆粗略,不足道。”正说明了还有更多、更奢华的排场,在辉煌的烟火中、在历史的时空里。

清朝乾隆可说是囊括最多“中国之最”的皇帝。他是历史上在位最久,最自命文采风流,最讲究排场,兴最多文字狱,轶闻趣事也最多的人。

他的文采显示在一部“乾隆御制诗文集”。总共四集,有五百七十六卷之多,内有各体诗四万一千余首,文章一千三百五十五篇。但后人考证,有很多是出自当时的南书房翰林或军机大臣之手。这部书也成了乾隆好大喜功的最佳见证。

乾隆的轶闻趣事,被写成传奇和拍成电影的也不少。从香妃到纪晓岚的脍炙后世可见一斑,李翰祥的《乾隆下江南》也曾风靡一时。

一个皇帝如此奢华,搞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记录,清朝自此而中衰,由史看来,真是一点也不意外。

智慧悟语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曾经劝人养成一种天性:“着眼于自己,而不管他人;讲求实在,而不重虚架子。”

又说:“千百条道路引我们乖离,只有一条道路引我们到达目的。”看了乾隆的例子,除了叹息,你还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