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62

第62章 永远不老的梦

成吉思汗年过六十后,常感体能状況大不如前,老之将至的阴影一直笼罩著他,听说全真教的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有不老仙丹,便派人将他请来。

长春真人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皇帝行宫,成吉思汗赐宴接风,又喜孜孜的问道:“真人远地而来,究竟有何长生不老之药?”丘处机徐徐回答:“我有养生之道可延年益寿,但无长生之药可保永生。”

成吉思汗心里难掩失望,但却感于真人的直率,仍传旨犒赏,并请真人每日共饮。

蒙古人因为迷信而怕雷,每次一听到雷声,就赶紧掩耳伏地,全身颤抖;若遇雷击而著火,也必拋弃财产而逃,一年后才敢回来。

成吉思汗以此请教长春真人,真人答说:“罪有三千,不孝为大。顺天之道在于孝,皇帝如果敬天爱民,清心寡欲,好生恶杀,雷是不足惧的。”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便颁布全国,并且在临终之时发布了一个不准杀掠的诏令。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由古至今做不完的春秋大梦。上至雄才大略的帝王,下至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个个莫不费尽心思,以求长生、以求青春永驻。

秦始皇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结果仙药没找到,人也一去不回。

汉武帝也听信方士之言,在宫中修造“承露盘”。柱高二十丈,上立铜人,托盘承露,相信喝了盘中露水,就可延年益寿。

唐太宗打败天竺国之后,就找来一个叫罗迩娑婆的天竺和尚,在金飙门炼丹,结果服了仙丹而死,后来的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也前仆后继,未见其利而先蒙其害。

倒是康熙最知道养生之道,隆冬不用火炉,夏日不贪风凉,所以很能适应冷暖变化;又喜欢画画,涵养平和的血气,身体一向硬朗。

这个“不老”之梦承袭至今,仙丹变成了肉毒桿菌,紫河车变成了胎盘素……这是荒唐?还是有趣?

智慧悟语法国作家莫里哀曾说:“一个人很容易受到他所执迷事物的愚弄。”

生命的核心价值在于你整天思想些什么,与其在镜中抓住青春,不如掌握生命过程的真正美丽!

昏君与罪臣、天怒人怨交相逼仄的朝代,天人俱失,何以为国?历史的不幸,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