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50

第50章 天寒思将帅——杨家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中,最积弱不振却又战争最频繁的一个朝代,因此便延伸出许多忠义故事。其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莫过于一门忠烈的杨家将。

《宋史》记载的杨家将,其实只有杨业和其子杨延昭、杨延玉三人。

杨业在宋太宗时,官拜代州刺史。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契丹以十万大军进犯雁门,杨业仅以数百精骑破敌,还杀了敌方驸马侍中“萧咄李”,契丹人自此畏惧杨业,不敢轻犯,时人称为“杨无敌”。可惜朔州一战,因其上主帅轻敌和情报失误,后援不继,而让杨延玉战死,杨业也因此次兵败,绝食三日而死。

杨延昭承父命于宋真宗时获得重用,曾于契丹入寇时,率军以水浇城,让城墙结冰而坚滑不易攀登,退了契丹大军。其后屡战屡胜,时人称为“杨六郎”。可惜宋真宗懦弱,不敢以攻为守,且和辽国订下“澶渊之盟”,到头来还是功败垂成,徒留后世一篇篇忠义小说的纸上英雄事迹了。

杨家将的传奇向为影应制作人的钟爱,一再制播成连续剧,历久不衰。剧中内容除了描述杨氏父子的忠勇功业,也增添了不少浓厚的传奇色彩。溯其源,应是来自明朝的两本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

这两本以“纪传体”为结构的小说,以史实为主干而近于外传和别传。书中颂扬杨家五代男儿血洒边关、为国捐躯的事迹。而杨家女将从佘太君到穆桂英、杨宣娘等孙女、孙媳,也都在漫天烽火中,戎马登场。尤其是杨家十二寡妇征西,更是脍炙后世的英雄传奇。

平剧中的“四郎探母”,说四郎杨延辉不慎身陷辽国,被辽国萧太后招赘为婿,但他却不为荣华富贵和美色当前的驸马生活所迷,于关键时刻和宋军里应外合,立下勋功,令人看了血脉沸腾,当下就想投笔从戎而去。

虽是小说,但主干尚有些许史实依据,且其中又富含了“非凡的历史文化意义”,似乎也就不便深予追究了。

智慧悟语格拉辛有句引人深思的话:“没有干草的烟就煮不成一顿饭。”

一件事情能否克竟全功,除了自己的才能和心血,有时候慎选你上下左右的事业伙伴也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