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49

第49章 秦桧的“莫须有”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岳飞被秦桧构陷关入大牢。

秦桧先派御史中丞何铸主审,何铸惊堂木一拍还没来得及问话,岳飞便“唰”的一声,撕破身上衣服,将背上所刺“精忠报国”四字露出,两眼直瞪何铸,吓得这位大老爷胆战心惊,不敢再审。

岳飞的老上司韩世忠也是忠良之将,曾挺身而出责问秦桧:“到底岳飞犯了何罪?又可有供状?”秦桧心一横,便回说:“案子虽然找不到证据,但这件事是莫须有的。”

“莫须有”白话的意思是“也许有”,岳飞的谋反之罪就在“莫须有”三字中定性,在“风波亭”上结束他英勇战斗的一生。

岳飞死后,狱卒隗顺崇敬他的忠义,将遗体密葬在钱塘门外北山脚下。为了掩人耳目,只在墓碑上刻写“贾宜人墓”,并转告儿子世代相守。二十年后,宋孝宗继位,岳飞沉冤昭雪,孝宗下诏将墓地移到西子湖畔,并谥号“武穆”,隗顺的儿子得到了奖赏,岳飞墓也重见了天日。

秦桧一生,在高宗时期可说是呼风唤雨,位列太师之极。

但其后,真如岳飞所书“天日昭昭”,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赐谥“武穆”。隔一年,孝宗又追诉秦桧与金人勾结误国之罪,削去官爵,改谥“谬丑”。

秦桧被定论为奸臣之后,延伸了许多的“秦桧效应”,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兵再度南侵,老将赵放提议用秦桧的曾孙秦巨带兵抗敌。宁宗怕被人骂,不敢起用,便派他到蕲州当个通判,算是赏足赵放的脸面。不久,金兵围攻蕲州,秦巨死守城池,城破之时,秦巨率一家七口在大火之中殉国。

清朝年间,秦桧的七世孙秦石间游杭州岳王墓,曾在坟前写下一副对联相当流传:“人从宋后羞言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短短数十年,岳飞与秦桧、天堂与地狱竟转而搬了一次风。至今,岳王墓前还放着后人用生铁铸成的秦桧夫妻跪像,真教姓秦的人情何以堪!

智慧悟语这世界的可爱之处:当太阳被遮蔽时,也会有拨云见日的时候。

这世界的可怜之处:大家都习惯计算和牢记别人的罪过,却往往忘了自己也经常在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