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51

第51章 英雄失路之悲

南宋抗金名将中,留名青史的有宗泽、韩世忠和岳飞三人。

南宋高宗赵构,于公元一一二七年即位,改元建炎。高宗是一位私心自用、胆小如鼠的人。曾于登基前一年被封为大元帅;当时,他派五路大军征剿金兵和拯救被掳的钦宗,自己却率兵马逃至济州,漂流海上,几乎被擒。

宗泽此时孤军固守旧都开封,听说河东人王善,拥兵七十万,想占领京城,便只身往善营劝降。王善为他的武勇忠义所感动,便率众归降。

太行山一战,宗泽面对金兵数十万之众,毫无所惧。派岳飞率领八千人,渡河奇袭,还杀了金将黑风大王。金人溃退之后,替宗泽取了个外号叫“宗爷爷”。

宗泽多次打败金兵,便上书二十多次奏请高宗顺势北伐和还都汴京。但都为高宗批驳,终于建炎二年,忧愤成疾而死。临终之前,他留下遗言:“过河!过河!过河!”(渡过黄河北伐之意),可惜到最后过河而来是金兵,不是宋军过河而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宋朝英雄名将的共同心声和写照。

宗泽出任开封留守之时,即已了解求和与避敌都非长久之计;又深知金人不善舟楫之战,因此极力练兵防河。可惜救亡图存之臣未能遇上中兴正直之君,金人便常讥笑说:“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吾岂得渡哉!”可见宗泽从战略到用兵的独到之处。

明人笔记,明成祖看宋代列帝画像,曾感叹地说:“宋朝除了太祖太宗以外,都是秀才皇帝。”所谓“秀才”,便是缺乏“英勇神武”的性格,即使名将们有着一腔忠愤、扫荡胡尘的决心,也奈何不了无为不振的主上,英雄失路之悲,莫以此为甚!

智慧悟语英国首相邱吉尔的名言:“我们必须谨防建立一个除了政客和官吏以外的其他人都不重要的社会。”

不幸的是,一个领导者经常会犯下“官大学问大”的毛病,最终只是“鞠躬尽瘁”地埋葬一缸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