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13766200000039

第39章 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九年驾崩,享年五十。有关太祖之死与传位经过,后世众说纷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所谓的“烛影斧声”之说。

《宋史纪事本末》记云:开宝九年冬天,太祖身染重病。某夜大雪纷飞,太祖召见幼弟赵光义,交待后事。那时宫室内仅他二人,左右无从得知谈话内容,但却遙遙看见烛影下赵光义坐立不安,状似手握一把斧头下劈的身影,铿然有声。然后便听到太祖大声叫道:“好!好!好做!”就死了。

赵光义派人将皇后、皇子请来,年纪才二十四岁的皇后见到赵光义就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交给你了。”于是天亮之后赵光义即登位称帝,是为太宗。

宋太宗与清雍正的继位之谜,至今仍是中国历史的二大悬案。

传说中的雍正夺位,是将康熙遗诏中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似乎还有个文字变换的逻辑可寻。

“烛影斧声”中的宋太宗,就被说得较为不堪。一说是赵光义与太祖的宠妃有暧昧情事,被太祖发现,而先下手为强。另一说则更玄奇,说是赵光义进入太祖的寝宫之时,正看见一女鬼为太祖揉背。一惊之下,便抡起柱上的斧头向女鬼砍去,女鬼一闪身,斧子便落在赵匡胤身上,太祖应声而死。

后世史家对于太宗继立,究竟是杀兄夺位,还是太祖本意不传皇子,论战不休。倒也令人想起“君子不处暗世”的圣人之言,果如此,雍正与宋太宗也不会惹来一身腥,而掩盖了两朝鼎盛的文治武功焦点了。

智慧悟语有句格言:“当一个故事经过第三者的口中,它便使传闻失实。”

现实,有时一如油滑的地面,绕道而行或者铺沙而过,你必须讲究方法。否则,有人揣测你曾重重跌跤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