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用药必读
13760700000153

第153章 附录(19)

如何治疗脚气:治疗脚气大体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药物。脚气治愈后,务必切断真菌的感染源。彻底对使用过的鞋袜等物品进行消毒;勤换袜子、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尤其在公共场所,要特别注意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治疗验方

(1)大蒜:在洗完脚后,用生蒜头切成片涂擦脚趾缝。一般坚持半个月,可收到明显效果。

(2)复方阿司匹林加牙膏:取复方阿司匹林1克,研为细末,用牙膏(最好用药物牙膏)2克,调成糊状。先以温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擦干后将药膏涂擦患处。每天1~2次。连用1周,多数患者可痊愈。

(3)正红花油:将患脚洗净后,把红花油均匀涂于患处。每日1~2次。连用2~3天,多数有效。

(4)蛋膜:取1个新鲜鸡蛋,打破后把紧贴于壳内的膜大块撕下来,贴在足癣破溃处,保留12小时。一般连续贴3~5次即可治愈。如果先用淘米水把脚泡数分钟再贴蛋膜,效果会更好。

(5)三七:采摘三七1把,包括叶、茎、花,用凉水洗净后,捣烂成糊状,稍放点盐,涂于患处。每次约20分钟,1日3次。

(6)冬瓜皮:将新鲜冬瓜皮熬水,放温,把脚放到冬瓜皮水里泡15分钟。连续包上一段时间,足癣可有所好转。

(7)石榴皮:用新鲜石榴皮水煎,湿敷于患处。

(8)鳝鱼骨:取生鳝鱼骨100克,烘干研末,冰片3克,研细,用麻油调敷患处。每晚用热水洗脚,擦干后敷1次。治疗3~4次可痊愈。

(9)蚊香:用点燃的蚊香熏足癣患处,可除奇痒,并给人以舒适感。用蚊香灰涂抹患处,热的最好,可治疗、控制足癣。

(10)风油精:可先将患足用温水洗干净,揩干,然后用风油精涂于患处。每日1~2次。一般连续使用4~5次即可痊愈。

稻田性皮炎

稻田性皮炎,是由于在温度高的水田中长时间浸泡,加上局部频繁的摩擦刺激而发生皮肤炎症。患者在指(趾)间出现发白起皱的浸渍现象,不断摩擦,导致表皮角质脱落,露出鲜红并有渗出液。邻近的损害而融成片,自觉发痒。轻者停止不治,几天可愈;重者可并发局部感染而化脓。

治疗验方:

(1)白矾、茶叶各60克,泡水,洗患处。

(2)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洗患处。

(3)溃烂时,金银花30克,甘草15克,水煎,洗患处。

(4)铅丹(或密陀僧30克)、冰片各1.5克,研细,用麻油调搽患处。

(5)密陀僧、赤石脂、滑石各30克,加凡士林调成30%油膏,外搽患处。

(6)松香30克,凡士林120克,熔化成膏,外搽患处。

(7)鲜墨旱莲捣烂取汁,外搽患处。

(8)白矾、早稻草各适量。先把稻草切碎,加水煮30分钟,用煎煮液1000毫升加白矾15克,外洗患处。

(9)五倍子250克,白矾90克,白酒1000毫升,共浸泡1~2天,每天外涂3~4次。

(10)蒲公英、九里光各100克,苦楝根皮150克,加水适量煎1小时,过滤去渣,待温后,外搽洗患处,每日3次。一般搽洗30分钟即消。

(11)射干、苦参等量。水煎2小时,过滤去渣,外洗患处,日3次。用1次奏效。

鹅掌风

鹅掌风因手掌粗糙而裂如鹅掌而得名,以患侧手掌初起皮下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疱壁破裂,迭起将脱白皮,中心已痊愈,四周续起疱疹,为此病特征。

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手癣。

(1)白矾、皂矾各120克,儿茶15克,侧柏叶250克,煎汤熏洗。

(2)韭菜100克,切碎,蓖麻仁50克,共捣烂,用热饭和匀敷患处。

(3)醋酸500克煮热,趁热将患手浸入。每天2次,每次15~30分钟,连用2周。

(4)五倍子研末,桐油调搽,用炭火烘之。1日数次。

(5)天南星、白鲜皮、槟榔各30克,樟脑、木鳖各15克,斑蝥30个,蟾酥9克,浸入75%乙醇500毫升中7天,滤净,涂患处。

(6)木鳖子10克,蓖麻仁10克,大枫子10克,轻粉3克,研为细末,用姜汁和醋调搽,随搽随用火烘烤。

(7)白凤仙花捣为泥状,涂患处,1日1次。

(8)凤仙花(全草)1颗,豨莶草30克,蝉蜕10克,水煎至1000毫升,熏洗。

(9)白矾6克,羊蹄根25克,研末,调匀,用醋调敷患处。

(10)荆芥、防风、金银花、皂角刺、蛇床子、贯众、芫荽花、白鲜皮、鹤虱、苦参各5克,水煎,烫洗患处。

(11)大枫子仁500克,胡桃仁60克,猪脂120克,砒霜15克,汞9克,轻粉27克,雄黄27克,樟脑21克,共捣为膏,不见汞星珠为度,以纱布包裹,如胡桃大,双手合掌搓之(不可入口)。

(12)皂矾煅为末,用牛油调匀,搓手,以火烘之。

(13)川乌、百部、白鲜皮、威灵仙、猪牙皂角各3克,加入1%冰醋酸毫升后,再加水200毫升,煮沸,先以其蒸气熏15~30分钟,待药温,再浸10~15分钟。

(14)取鲜侧柏叶250克,加水煮沸,趁热先熏后洗,1日3次,15日为1疗程。

(15)穿山甲10克,雄黄3克,研成细末,麻油调搽,火烧熏之。

(16)芒硝9克,桐油调匀,涂患处,并火烘之。

(17)用鲜核桃外面青皮同鸽子屎水煎频洗。

(18)鸡蛋1个,开1个小孔,去白存黄。入硫黄、花椒各9克,湿纸封固,入灰火内煨熟,为末,用羊蹄根汁调搽。

冻疮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病因: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

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制,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症状: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治疗验方中成药

(1)京万红烫伤膏:先用温开水把患处洗净,再涂京万红软膏适量,涂在冻疮溃烂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用于已溃烂冻疮,有止痛消炎、生肌解毒作用。

(2)云南白药酊:以云南白药酊外搽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2~3天红肿消退,瘙痒减轻,多数患者1周内显效。对早期红斑型冻疮疗效甚佳,对水疱型和坏死型效果亦好;或云南白药粉适量,撒在冻疮溃烂处,每天上药3次,不需要另外覆盖,连用5~7天(用于已溃烂冻疮)。

(3)当归四逆丸:取药丸捣碎,放入瓶内,再取生姜50克,切成薄片,加水150毫升,煎沸后弃渣,将生姜药汁加入当归四逆丸中,搅拌均匀后,密封备用。

用时,先将患处皮肤消毒,然后将药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

(4)桂枝汤合剂:取药液外搽冻疮患处,每日2次。(或桂枝60克,加清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晾温洗患处。轻者4~5次即可治愈)。

(5)十滴水:用棉签蘸药水搽皮损处,每日2~4次。对于已形成溃疡或继发感染者,则用十滴水稀释液(稀释为2%)浸湿纱巾敷,每日2~3次,每次敷20~30分钟。

(6)正骨水: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3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冻疮。

(7)风油精: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8)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9)七厘散:取七厘散适量,加白酒少许,调成稀糊状,推在消毒纱布上,敷贴患处,每天早、晚各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用于未溃冻疮,能消除红肿硬结,使冻疮痊愈。

(10)跌打丸:取3~5丸,捣碎,用白酒少许,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早晚各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用于未溃破冻疮,能使红肿退、硬结消,冻疮得愈。

冻疮夏治方: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红辣椒10克,去籽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或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周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或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4)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或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搽冻疮患处,每日2次,连搽3天,就会见效。或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其患处日数次;亦可鲜姜60克,尖辣椒60克,浸入300毫升浓度95%的乙醇中,10天后用其涂患处,可治愈且不复发。

(5)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或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另外,尚可用下方治疗冻疮。

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或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白菜: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或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1次。

苹果: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葱须: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橘皮:鲜橘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水凉再加热。

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搽皲裂处,搽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黄瓜: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搽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热盐水: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热醋: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1日数次,可见效或醋煮热趁温敷,然后在冻疮处洗搽,每日2~3次。

啤酒: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黑胡椒:将其10克压碎后用开水浸泡半日,冲洗患处,适用于轻型冻疮。

电吹风: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菜汤:用大白菜煮的汤(不用下作料),也可以用来治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