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警意识。党委书记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己提醒自己,做到警钟长鸣。自警意识的产生,来源于正确与错误这一“分界线”的有效把握。站在分界线这一边的则是正确的,当然是允许的;而站在另一边的,则是谬误、不正确的,是不允许的。对与错有时只是一念之差。领导的是非界限要强,辨别能力要强。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在重大原则和“公”与“私”的问题上,要“埋地雷”架“高压线”,不准越雷池一小步、不准触高压线一点点。一个领导者如果缺乏自警意识,不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就很难想象他会守章、守纪、守法。
强化自励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表率的作用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俗话说,龙头怎么摆,龙尾就怎么甩。作为领导者的党委书记自己的脚步正还是不正,会影响到整个队伍。从历史上看,好的党风都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员带出来的。党委书记要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勤俭节约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
周恩来一生被人民称为好总理。他时时、处处、事事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还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侵蚀。每个共产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到老。”我们应像周恩来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自重自励,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终其一生。这里,向读者录一则徐向前元帅严于律己的故事。
徐向前常常告诫子女: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因为有位当元帅的爸爸,当司长的妈妈,就靠爸爸妈妈去铺路。
他对子女要求一向严厉。儿女们从不敢在他面前提什么额外要求。家乡人和亲戚们也都知道,他“不讲情面”。家乡人要求帮助买拖拉机,他叫秘书回信说:这是国家统配的物资,不能去走后门。
他有个侄子在黑龙江工作,要求调北京。他不同意,说:“难道只有在北京工作才革命!在东北不一样为人民服务!”
他最小的女儿,“文化大革命”中,中学毕业,被指派去内蒙插队。女儿年龄小,身体从小不好,秘书想托人说个人情,暂时不去。他还是那话:“孩子的路要自己走。”
家乡人、儿女们的不少要求,在徐向前那里都是“红灯”,此路不通。二女儿40多岁了,是一个单位的工程师,长期住在八平方米的小房,单位调整房子,给她换了20平方米的。这事被徐向前知道了,反复问:“你是不是以我的名义,搞了不正当的活动?”直到女儿解释清了,才算了事。
有一篇记者的报道,曾经这样写道:“劳苦功高的老帅,公与私是这样泾渭分明,他用实际行动打破陈腐的世俗观念,传给后代的不是‘家财万贯’和‘安乐窝’,而是共产主义的接力棒。”
二.主动、虚心接受监督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领导者管的事多,也容易出漏洞、差错;一个人处于领导地位,也容易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骄傲了的头脑就会发热,此时这个人的念头、言行就可能没有准头,就容易犯错误。
陈毅元帅的崇高境界和高尚品格,表现在廉洁奉公上,他虽身居高位,但丝毫不谋私利,他写过一首《手莫伸》的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一个党的干部要拒腐防变,除了自觉做到“手莫伸”外,还应特别重视“党和人民的监督”。
第一,要大力肃清封建特权思想影响,自觉接受监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民对官、下对上、臣对君的绝对服从观念,形成了掌权人浓厚的特权思想及家长制作风。这些观念至今对一些同志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要视监督为帮助、支持和关爱,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第二,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必须受到监督。一是要对权力的授予过程加强监督,特别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调配等环节上,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鬻爵等钻营腐败行为。二是要对权力的行使过程加强监督,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防范权力行为的非正常干预。三是要对权力的运行结果加强监督。要建立完善科学公正的干部政绩考察评价机制,注意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阳光”运行手中权力,“透明”决策,公开办事,是抵御腐败的良方。那些偷偷摸摸的事情是见不得“阳光”的。要尊重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认真对待党员群众在各项事务中提出的各种意见、批评。在推行阳光运用权力的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不要出现实际上存在不公开、虚公开、假公开的不良现象。
要提倡并形成一种不仅“言者无罪”,而且“言者有功”的好风气。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曾下令悬赏谏言:“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一个奴隶社会时代的国君对提意见者给予奖赏,胸怀非一般掌权者可比。
上世纪60年代,一个单位搞修建,做些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快完之时,让单位一位中年领导干部检查了一下,发现地上有许多截下来的不能用了的木板。这些木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边角料。他觉得这些木板丢了怪可惜的,就让木匠用两块稍好的木板钉了个简易的书架,自己搬回了家中。
这件事他很快也就忘记了,谁知开民主生活会时,有个比他还年轻的干部站起来,说他中饱私囊,用公家的木板给自己钉书架。老干部辩说,那是用了不要的木板钉的,很简易。年轻干部说,你是领导你爱看书,你要钉书架,匠人给你钉了。我们也爱学习,也需要书架,匠人们怎么不给我们钉?你就是以权谋私。老干部听了无话可说。第二天就把那简易书架上交了单位。
在回忆这件事时,那位干部说他感谢那位年轻干部给自己提了个醒,使他今后的政治生涯平安无事,这件事后他还和那位年轻干部成为了好朋友。
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既要自省、自责、自我批评,又要虚心接受监督、检查、批评,才能改正缺点、修正错误。这如同一个人患了病一样,既要有自觉治疗的主动性,又要主动请医生诊断治疗。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打仗十分勇敢。不料在樊城之战中,中了曹仁的毒箭。这毒箭甚烈,眼看中箭的右臂就要致残,急得部下团团转。
恰好名医华佗来到军营,他诊断出箭毒已经侵入骨头,必须马上做刮骨疗毒,否则右臂必将残废,而且还会危及生命。
可是当时华佗虽然用过“麻沸散”治病,但特效的麻醉药还没有;何况身边也未带着“麻沸散”之类的止痛药;而动手术又刻不容缓,不能有一分钟的延误。于是华佗严肃地说:要把关羽的伤臂紧紧地捆绑在柱子上才好动手术。因他担心关羽受不了刮骨之痛。
关羽得知后,便坦然地说:求医不能怕痛,就请动手术吧!说干就干,他就伸出受伤的右臂,不用环柱捆绑,立即请华佗动手术。
华佗便用锋利的尖刀隔开皮肉,以刀刮骨,刀起刀落,哧哧作响。在场的将士个个掩面失色。关羽却神色自若,谈笑风生,与谋士马良对弈,忍痛刮骨疗毒。有痛才有快,关羽终于保全了右臂和生命。
然而,历史上的蔡桓公却相反,因讳疾忌医而病得越加严重,最后病死。
犯了重罪的贪腐分子,有的进了监狱,有的判了死刑,他们既不能自省、自警,又不能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
我们应切记讳疾忌医的蔡桓公及深陷泥潭的贪腐分子的教训,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缺点、毛病在萌发之时,就要彻底地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