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
——孔子
领导人的形象是一种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党委书记具有党性强、思想好、人品优、风格高、待人善、行为端、办事公、知识博、能力大、经验丰、作风正、工作勤、能吃苦、贡献多等良好形象,就必然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拥戴、支持,他们就必然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位书记的领导和指挥。
第一节品德是形象之源
形象是客观现状与主观感受的统一。首先,这是一种具体形状或姿态的客观表现,是可以描述的;其次,它通过人的感受表现出来。一个领导者的形象是群众对其总体的看法、认识和评价。这种看法、认识、评价是以其总的表现是否符合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基础的。愈是符合党组织要求,愈使人民群众满意,其形象也就愈好。
周恩来的高大形象是无与伦比的,他有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心和关心着普普通通干部和群众的真挚感情,他对人不看地位高低、职务大小,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他胸怀博大,心中只有人民,为人民而无私奉献,到了忘我的境地。他的品格、形象,不仅使全中国人民不能忘怀,而且使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所崇敬。
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每逢谈到周恩来,总是眼中闪烁着泪花地讲起一件事:
1946年1月,周恩来从延安乘军用飞机去重庆。飞机经由陕西秦岭上空时,进入冷气团,机翼结冰,飞机处于危险状况,机长叫乘客全部系好救生的降落伞,大家纷纷做好跳伞的准备,但是同机的叶挺女儿11岁的叶扬眉发现自己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不由得哭了起来。周恩来知道后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降落伞让给叶扬眉。
冈崎嘉平太听说此事后说道:“若是别的事,只要注意到了,我想我会按照周总理的高尚风格行事的,像救生降落伞这件事,如果真的碰上了,我能不能做到呢?我曾几次扪心自问,却未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通过周恩来让伞的事例,说明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及其品格、思想等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真是伟大感人。周恩来这种高尚品德、高大形象,被冈崎嘉平太等人深深地感受到,达到为之倾倒的程度。
为什么说良好的品德、高尚的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呢?从心理学上说,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在人们感受的心理过程中,包括知识、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群众对某位领导者的认知,指群众对其的知觉、了解、看法、评价。认识虽然是第一步,但已经意味着把这位领导者的信息传入了群众的大脑,对其总的表现有了客观了解,而且包括对其的评价。这是一个从不知到认知的飞跃。
群众对其的情感,即表明对领导者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等情感倾向。情感倾向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良好的认知,一定产生良好的情感倾向。
群众对这位领导者的意向,指群众应对其认知、情感表现出来的行为。一个组织的成员对其领导人的意向、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群众对其是敬佩还是反感,直接关系到其领导活动的效果,甚至关系到组织的兴衰,群众的意向是在认知和情感取向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的。一般情况下,群众的认知、情感、意向是协调一致的。一个组织的成员对其领导者的看法、评价好,就满意、喜欢,就愿意接受其领导、服从其指挥,就能积极地完成所交办的工作任务。
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不好,其不良的影响就非常严重了。李琪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台上台下》的小品之中,幽默地写道:
某领导在台上作报告,说当权的领导者应具备之素质为:“长×宽×高”,即:长——要有一技之长;宽——知识面宽;高——思想境界高。
此时,台下有人议论这位台上的领导人:一技之长——喝酒;知识面宽——打麻将;境界高——要求别人。
言毕,又有人接道:长——手伸得长;宽——权揽得宽;高——高高在上。说毕,引得四周掩口而笑。
领导者如果形象不佳,没有诚信,他说话就没人听,办事就没人帮。平日开展组织活动,只能凭仗法定的组织权,可想而知,这种状况是很难持久下去的。
有的领导干部腐败透顶,形象糟透了,其结局是被绳之以法。
孔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也就是说名义(或名分、名声)不正当,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他还说:“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这是说,居上位的人崇尚美德,下面的人就不会干出不可告人的事;居上位的人憎恶贪婪,下面的人就会将争名夺利视为耻辱。
领导者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形象,影响着领导者魅力的展现,虽然,具有高尚品德和形象的人不一定都能当领导,因为领导者除了他们的品格之外,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是,一个品格有问题的人、形象低下的人,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第二节形象好,影响力就大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下属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中,领导者起主导作用。领导者如果不能影响或改变下属的心理和行为,就很难发挥领导功能,组织目标也很难实现。
一、切切不可小视影响力
影响力是对他人或周围事物所发挥的作用、效力,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无形的力量。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从查一路先生写的两个事例中可以得到答案。
不久前,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一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借故跑了。在B城,他搭了五次出租车,下车前,五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五千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上亿的税金,这就是一位擦皮鞋大婶和一位司机的影响力。
我儿子在饭前便后都得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试探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他很果断地摇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习惯!
查一路先生在文章中说,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过是带孩子玩玩嘛,影响力有限吧?其实、错了,她们的影响力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前途。
二、领导者影响力
领导者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下属的心理和行动,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也就是领导者的素质状况及行为在下属身上产生的心理效应。影响力分两种,一是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或组织赋予个人的职位、地位等权力,其基础是组织规定的奖励权、惩罚权,下属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即领导权威,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因素所产生的,这对下属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是建立在他人的信服的基础上。后者的影响力大大超过前者,因为后者不是靠心理上的压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下属的内在驱动力,使其自愿地行动。
领导权威即非权力性影响力,按其构成是以静态因素还是以动态因素占主导,可划分为以下两种:
1.人格性影响力
人格性影响力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通过自己的品德、心理和知识、能力等素质在下属的身上产生的影响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构成人格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有:
(1)品德因素:优秀的品格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中,这会使下属产生敬爱感,而且能吸引人,促使人去模仿。如果一个领导者的品格低下,那么,他的下属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尊敬他、原谅他的。
(2)能力因素:一个有才能的领导者会给组织或团体带来成功的希望,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种心理“磁石”,它会吸引人们自觉去接受影响。如果一个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完全力不从心,不仅他自己感到苦恼,下级群众也看不起。
(3)知识因素:知识可说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专业知识丰富可谓是一种“专长影响力”。这种专长影响力是超于职权之外的,其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感情因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亲切感浓厚,相互吸引力就大,彼此影响力也大。领导者要想使下属心悦诚服,就要在下属中发挥情感的影响力,克服官僚主义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真心实意关心爱护下级群众,动之以情,激发他们的积极热情。
2.榜样行为影响力
它是指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通过自己模范的行为给下属提供一种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模式,使他们产生同样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力量。社会心理学认为,下属可以通过耳闻目睹、了解等方式,得到领导者种种表现信息,通过内心感受和体验,内化为自己的主观意识、态度,引起思想感情的变化,然后转化为受意志控制的实践行为,向领导者的榜样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发展。这样的领导工作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召力量,可以使领导工作深入人心。
三、形象是非权力影响力
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不是虚构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这个领导者的品德、能力、知识、思想、情感等素质的外在表现。领导者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以高尚的形象感召人、影响人,从而更好地带领群众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1.形象的感召力
什么是领导?有的专家说:“领导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这种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之一,就是感召力。
感召力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神的魅力”。这是指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全凭人格和信仰的力量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领导者的品格及形象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使一个组织摆脱危机并逐渐走向兴旺。
2.形象的凝聚力
领导者形象的凝聚力是通过具体行动将人民群众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巨大的力量。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一直紧追其后。前面是自榆林南下的敌人节节逼近;后面是刘戡的追兵。两路敌人将近10万人马。
连日急行军,毛主席不吃不睡,异常疲惫,同志们劝他上担架,他坚决推辞。整个陕北正处于战火中,毛主席仍在陕北,和大家同甘共苦,他那安详的笑容、镇定的神态,给所有的军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部队来到了葭芦河边,河的两侧是很高的大山,后面的敌人不到30里,不时地传来密集的枪炮声,上面是敌机在盘旋。毛泽东和首长们坐在石头上,仍然是有说有笑地开着会。大家都要求毛主席先过河。他不同意,他吩咐机要人员及文件先过河,而自己坐在一块湿漉漉的青石上,聚精会神地翻看电报。
毛泽东在十分紧急、危险的境地,身先士卒、从容镇定,这种非凡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震撼力,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军民紧紧地凝聚在周围,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地去夺取胜利。
领导形象的凝聚力,不仅仅体现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爬行1.6公里,历时三个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就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校办幼稚园大一点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你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可路克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
与每天一样,路克于早晨七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及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单位也前来采访。
经过三个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五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爬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在影响、阻碍领导工作的诸多因素中,说话不算数可说是第一要素了,这不但影响领导工作的进程、质量,而且影响领导者在下属或组织中的形象、信誉,因而也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领导的凝聚力。
3.形象的吸引力
人与人之间若对某些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思想上就容易产生共鸣,感情上就容易融洽,从而形成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就是吸引力。
不仅具有态度相似性的人们会产生相互吸引的友好关系,而且需要、性格的互补性也会产生相互吸引的友好关系,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一个开朗、坦诚、谦虚、热情的领导人,总是比狭隘、虚夸、骄傲、冷漠的领导者更具有吸引力。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出身社会下层,当总统后,他敞开白宫大门,欢迎所有来访者提出批评。他时常深入民众之中,他称之为说“民浴”,即体察民情,了解社会现实和各种工作中的情况。
林肯的风趣、幽默闻名天下。他认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愿意讲真话、尊重他人,人们就乐于见他,并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会有什么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