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境中有害物质知多少
13757000000025

第25章 环境中兽药污染(2)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污染主要来自相关工厂排放的“三废”。其次因各种目的用于畜牧生产的抗菌药物,经畜禽的粪便、尿液以及其他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后,污染土壤及水源,畜牧场产生的污水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据估计,国内每年用于畜禽生产的喹诺酮类药物在500吨以上,磺胺类用量更大。用于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的抗菌药物投入水体中,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另一重要因素。医院的废弃物,包括污水也是一个污染源。

目前,常见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物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其中磺胺类主要包括氨苯磺胺、磺胺二甲基异嘧啶、磺胺异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哒嗪、磺胺林、磺胺甲嗯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醋酰、磺胺苯吡唑、磺胺噻唑等。

喹诺酮类药物是继磺胺类后人类合成的作用更强的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是磺胺类的近千倍,可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相媲美。其第一代药物为萘啶酸;第二代药物以吡哌酸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后期合成了第三代药物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为其代表,主要还包括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单诺沙星、环丙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和麻保沙星等。

硝基呋喃类主要包括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曾经用于治疗细菌病和防治家禽球虫病,现已被抗菌作用广、疗效高及毒性低的抗生素及其他抗球虫药物所取代。

磺胺类药物污染对人有何毒害作用

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对对氨基苯甲酸的利用。而对氨基苯甲酸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的必要物质,是其体内氧化还原酶的基础,主要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球虫病。磺胺类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分布广泛,其在体内作用时间和代谢时间较长,容易产生蓄积毒性。

1.

泌尿系统毒性磺胺类泌尿道毒性反应较常见,是由于磺胺药的结晶堵塞肾小管所致。主要表现为结晶尿、血尿、蛋白尿和尿闭,还会引起肾水肿和肾积水。若动物尿量减少或酸中毒伴有酸性尿,则出现肾毒性的可能性更大。

2.

对骨髓和血液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血液中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红细胞减少、血色素降低或溶血性贫血。

3.眼毒害作用眼睛对磺胺药的不良反应有两种,即晶状体浑浊(或白内障)和干性角膜结膜炎。据推测,白内障的形成可能是由药物在眼内蓄积所致。近些年来,已认识到某些磺胺类药物可能干扰泪液的产生。可引起这种不良反应的有:磺胺嘧啶、柳氮磺胺吡啶、盐酸苯偶氮吡啶以及部分药物与磺胺异唑组成的复方制剂。

4.

甲状腺毒害作用长期应用治疗量或低于治疗量的磺胺类药物也能引起几种继发性代谢反应。磺胺类药物干扰碘代谢,可引起动物的甲状腺肿(增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动物生长率降低。几乎所有磺胺类药物都能干扰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在人和猴的研究中,未发现磺胺类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干扰作用。

5.

胚胎毒性和生殖毒害作用虽然迄今尚无迹象表明,任何一种磺胺药与对胚胎的潜在毒性有关,但是在单独应用甲氧苄啶(甲氧苄胺嘧啶)或将其与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一定的胚胎毒性或致畸作用。

6.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其症状为皮肤上出现红斑、渗出物、鳞屑、结痂、溃疡和瘙痒。在眼、耳翼、肘、腋窝、腹侧及四肢最为严重。

此外,磺胺类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还有抑制作用,磺胺喹啉还可引起雏鸡的出血性综合征。

喹诺酮类药物污染对人有何毒害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高效、低毒、组织穿透力强的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支原体和一些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皮肤和深部组织感染或败血症的治疗,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抗菌后效应较长,可达4~8小时。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经肾和胆管排泄,尿液和胆汁药物浓度高出血浆10~20倍。其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的靶酶为脱氧核糖核酸旋转酶,使脱氧核糖核酸的超螺旋化发生障碍,导致脱氧核糖核酸的构象平衡状态被破坏,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链的延长,以致脱氧核糖核酸的转录、重组和修复无法完成,而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毒害作用较低,但应用不当也能产生和引起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软骨毒性,主要损害关节软骨,诱发幼年或处在快速生长期的未成熟软骨蚀变而导致关节病,跛行或疼痛;生殖毒性,可使犬和鼠的精子畸形率增高,繁殖率下降,甚至睾丸萎缩;神经毒性,喹诺酮类药物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导致中枢神经机能障碍;肾毒性,喹诺酮类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溶解度下降,易结晶析出,从而损伤肾脏。另外,可引起动物肠道菌群失调,而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长期还可造成肝损伤。几乎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可引起感光过敏。

硝基呋喃类药物污染对人有何毒害作用

硝基呋喃曾经用于抑制细菌和防治家禽球虫病,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产生过敏反应,肝、肾毒性,生殖毒性和神经毒性等,更重要的是该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已被禁止使用。

环境中的抗寄生虫药物污染从何而来

在畜牧生产中,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和动物的生产性能,常给动物使用一些抗寄生虫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约40%以上的化学药品为抗寄生虫药物,1996年,其销售额接近28亿美元。这些药物经机体代谢随粪便及尿液排出,污染环境,另有部分药物及代谢产物残留于机体内,可能随畜产品造成食品污染,对人体构成严重威胁,已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

环境中抗寄生虫药物污染,首先来自生产药物的工厂排放的“三废”。其次,用于畜牧生产的抗寄生虫药物,随动物的粪便、尿液等代谢产物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防蛀药物,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农业生产中,也会使用一些抗寄生虫药物,用于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抗寄生虫类药的品种较多,目前,常用主要的有苯并咪唑类,包括噻苯达唑、甲苯达唑、硫苯咪唑、硫氧苯唑、丙硫达唑等;阿维菌素类,主要包括伊维菌素、爱比菌素、多拉菌素、爱普瑞菌素等;离子载体类(聚醚类)抗生素,代表物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等。用量逐渐减少的药物主要有咪唑并噻唑类,如左旋咪唑;四氢嘧啶类,代表物有噻嘧啶、莫仑太尔(甲噻嘧啶)等;N-水杨酰苯胺类(己烯雌酚)和取代酚,代表物有硝氯酚、氯硝柳胺等。另外,还有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

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物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致畸作用,可导致绵羊、大鼠等胚胎畸形,可表现为露脑、腭裂、缺趾、肢畸形、肋骨和椎骨融合等;抗有丝分裂作用,可引起致畸性、遗传毒性、脱发或脱毛、白细胞减少等;可诱发胚胎成黑素细胞发生遗传学变化,还可引起染色体畸变;苯并咪唑类抗寄生虫药物还具有抑制泌乳、减少胆汁和胆碱酯酶的分泌作用,还可引起脱毛、脱发等。

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安全性较大,但长期及大剂量摄入,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临床表现有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呼吸急促、肌肉无力、运动受阻、瞳孔散大、四肢强直、甚至死亡等症状。

聚醚类抗寄生虫药物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障碍,如大量出汗、呼吸加快、恐惧与焦虑、心动过速、末梢厥冷、中央静脉压升高、无力、运动失调、呼吸困难、四肢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