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13755700000025

第25章 培养孩子的财商(4)

当孩子拥有了经济自主权利之后,孩子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小算盘了。孩子知道,自己的资金有限,当他需要什么开支的时候,他就会对每一笔支出都做出理性的分析和评估,然后再决定开不开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经济自主权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财务预算能力。因此,如果父母能够正确教育孩子,当孩子有了钱之后,有了自己花钱的权利之后,他是不会进行盲目消费的。

当然,父母的考虑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当孩子拥有自主理财的能力之后,父母就可以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但是,为了避免孩子滥用零花钱,父母也要事先对孩子说清楚:有权利就会有责任,既然孩子有了自己控制零用钱的权利,也要有相应的责任需要承担。如果孩子滥用自己的权利,那么,有什么后果孩子都要自己承担。比如,孩子乱花自己的零用钱,收不抵支的时候,就可能会饿肚子,或是没有钱去买文具。这时候,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让孩子拥有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利,主要是为了从小训练孩子掌握经济的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和财务预算的能力,还可以强化孩子的独立性。但是,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当父母把零用钱的掌管权利交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做好约定,并且要主动将零用钱定期、准时地给孩子,不要总是等到孩子开口要的时候才知道给。

教子心经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并让孩子进行适当尝试。带孩子去商店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实际价值,又能锻炼孩子的胆识。

合理地给孩子零用钱

什么是零用钱?就是可以自由支配、满足自己需要的花费。孩子越大,自我意识越强,就对零用钱有着越多的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都会考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因为孩子大了,总有些父母考虑不到的需要,而且也应该让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让孩子在花钱中学会合理消费,尝试自我管理,为孩子以后的自立打下基础。但父母又往往会担心,孩子会将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比如:买摊位上不卫生的小吃、买游戏卡、买乱七八糟父母搞不懂的玩意。

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也有些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他们害怕孩子养成了花钱的习惯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确,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使用金钱不当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是说,孩子越少花钱越好,能不花钱最好。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花钱”是独立的一种表现,以前都是父母买好了给孩子,孩子只要接受就好了,而在“花钱”的过程中,孩子是主动方,是可以自由选择与做决定的。让孩子自己花10元的这份感觉,比父母给他买100元的东西还要让他觉得舒服。因为很多东西父母或许认为孩子不需要,就不会给孩子买,其实则不然。比如: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父母会觉得没意义,但孩子会觉得意义重大,因为“其他孩子都有”;父母说“悠悠球有一个就是了”,但孩子说“不同的悠悠球有不同的玩法,如果我不会玩,就没人和我玩了”……

可见,大人往往考虑了“钱”的实际价值,而孩子则很在乎与同龄人的相似。因此,与其孤立地限制自己的孩子,不如从孩子的伙伴中寻找孩子成长的轨迹,帮助孩子了解他的实际需要,引导孩子将钱用得更好。切勿用断掉或减缩孩子零用钱的办法,来打消孩子的“不合理念头”,以使孩子走入“说谎”、“骗钱”,甚至“顺手牵羊”的歧途。

给孩子零用钱怕孩子乱花,不给孩子零用钱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于这个问题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其实,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在没有金钱的情况下生活。让孩子接触金钱,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或者是严格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孩子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会觉得孤独压抑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太过苛刻,他们对于孩子的花钱问题会严格控制,让孩子觉得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和周围的同学、朋友慢慢隔开,孩子就会感到一种孤独、压抑和苦闷的感觉。如果这样的情况是长时间的话,有些孩子就会因为受不了而离家出走,或者是做出一些父母想象不到的事情。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和父母这种严格控制孩子是有很大关系的。

2.孩子会觉得茫然无助

有一些父母可能是因为太疼爱孩子了,他们会对孩子百般的呵护,不会让孩子吃一点亏,受一丝委屈。不管孩子想要什么,只要孩子说出口,父母就一定会答应孩子,直至让孩子满意为止。其实,这样对孩子并不好,这样的孩子如果走上社会的话,他们一点生活的能力都没有。孩子总是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离开父母之后就需要独立支配金钱,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感到茫然无助。让他去买东西,不是不知道买的东西是真还是假,就是多花了很多冤枉钱。

3.孩子会变得挥霍无度

有些孩子生活在经济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并且父母又十分疼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不会限制孩子花钱,看到孩子无度的花钱,有些父母甚至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让孩子有样无度地花钱,认为孩子可以随心所欲,这样孩子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才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其实,父母这样的做法只会造成孩子的挥霍无度,而且不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金钱的价值,也不能够让孩子合理地使用金钱,更不能够锻炼孩子获取金钱的本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零用钱必须要给,重要的是要给的合理。怎么样给孩子零用钱才算是合理呢?

有很多父母都不是定期或是定时给孩子零用钱,而是当孩子向父母请求给钱的时候,他们才会不正规地、无计划地给孩子们钱。父母这种给钱的方式是不会教会孩子如何理财的。父母这种给钱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只有自己去恳求父母给钱,他们才会给。并且,并不是孩子每次请求都可以拿到钱,而是通过父母的决定,才可以知道拿不拿得到钱。如果父母能够定期给孩子零用钱,这种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很多父母对于给孩子多少零用钱而有不同的意见。有些父母会在孩子把一些家庭杂务都干完,或是把分给孩子的家务劳动做完之后,才会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还有一些父母是定期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去做家庭杂务或是没有做父母分给的家务劳动时,又或者是当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之后,父母就会将发给孩子的零用钱收回来,以此当作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措施。如果父母长期这样做的话,就会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只有孩子需要金钱或是想要得到金钱的时候,他才会去做事,他们会把做家庭杂务当作是取得零用钱的一用途径,而不认为是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当然,还有一些在定期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而且给孩子的零用钱都是固定数量的。这些父母的做法比以上两种做法似乎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会怎么样进行预算,然而,它却不能够让孩子了解劳动和报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最好的办法是将后面两种方法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父母可以定期给孩子发放一份通过预算而又是固定数量的零用钱。这一部分零用钱只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所分到的家庭收入的份额。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做家庭杂务的责任。如果他们让父母失望了,父母可以采取一些其它教育措施,而不应把他的零用钱没收了。此外,当孩子做这些额外的家庭杂务时,孩子们也应额外挣到一笔钱。这份额外的收入可以教孩子们了解到劳动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份额外收入能使孩子们做些自己喜欢做的趣事。

教子心经

没有规律地随意给孩子零花钱,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如果给得少,孩子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旦给得多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欲望的无节制。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统筹安排财富;需要用钱时与家长协商,则能锻炼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