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便秘奇效良方
13742700000027

第27章 老年便秘(11)

治验:赵某,男,66岁。诉近5年来大便秘结难解,常3~5日1行,甚则1周大便1次,粪如石坚,临厕努挣每致大汗淋漓方休,常年依赖番泻叶泡茶以解急,经各项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来诊时大便干结已5日未解,肛门坠胀,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查精神委顿,语声低弱,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左下腹压之不适,可触及团块,舌质淡苔薄,脉细。证属气血两虚,肠道失润,治拟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用益气养血润肠汤:黄芪、白术、肉苁蓉各30g,党参、生何首乌各15g,当归、白芍、丹参、炒枳壳、玄参、生地黄、麦冬、火麻仁各10g,炙甘草5g。水煎服,日1剂。停用番泻叶,同时嘱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服药1个疗程后,大便已成条形,2日1行。治疗2个疗程后,大便已日行1次。再治疗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并嘱保持定时大便,随访1年,精神好,寝食安,大便调。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多为体弱或久病体虚所致,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下润大肠,从而引起便秘。

益气养血润肠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生地黄、白芍滋阴养血,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玄参、生地黄、麦冬合用具增液行舟之功,生何首乌、肉苁蓉、火麻仁润燥通便,枳壳引气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润而不滑,通而不泄,共奏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之功。

方剂出处 刘金华.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9):498增液承气汤加味

药物组成 玄参30g,麦冬20g,生地黄25g,大黄10g,芒硝5g,肉苁蓉15g,当归12g,核桃仁15g,杏仁10g,黄芪15g,甘草10g。

随症加减 气虚甚加人参;肝郁火旺加柴胡、栀子;脘腹胀痛加枳壳、厚朴、延胡索。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7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6例,治愈46例,占82.1%;显效7例,占12.5%;无效3例,占5.4%。总有效率94.6%。

经验心得 本病的病位在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常与脾、胃、肺、肝、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胃与大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耗伤津液,燥屎内结;脾虚失运,传送无力,糟粕内停,则大便难行;肺热津伤,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大肠,肠液津枯,大便干燥;肝郁气滞,腑气不通,气滞不行,致排便不畅;肾司二便,肾阴不足,肠失濡养,便干不行;肾阳不足,肠失温煦,传运无力,大便不通。便秘病因虽多,病机各异,但是中老年人便秘病因、病机多以气血虚弱、津亏肠燥、无水舟停所致(粪便在肠内结久化热证亦常存在)。因此,使用增液承气汤加味内服,取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滋阴增液,软坚润燥,泄热通便;黄芪、甘草健脾益气,扶正气;肉苁蓉、核桃仁、当归滋补肝肾,润肠通便;杏仁疏利开达,既能宣降肺气,又能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功。

方剂出处 董耀林.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6例.河北中医,2005;27(6):434增液润肠汤加减

药物组成 麦冬15g,玄参10g,肉苁蓉30g,柏子仁15g,火麻仁20g,郁李仁20g,槟榔15g,陈皮12g。

随症加减 气虚者加黄芪30g,白术30g;阳虚者加肉桂6g;血虚者加何首乌30g,当归15g;便质干,5日以上未便者加大黄6g(后下),4日后停用;腹胀甚者加枳壳15g,厚朴15g;胃气上逆,嗳气欲呕者加苏梗15g,炒麦芽20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分2次服。14日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阴养血,增液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88例。治愈(1~2日1次自主大便,排便通畅,短期无复发)50例;好转(每周排便3次,便质转润,排解欠畅)36例;无效(症状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7.7%。

治验:患者,女,60岁。患者大便排解困难6年,曾作钡灌肠X线摄片,无异常。诊断:功能性便秘。便意时有时无,靠泻药或开塞露排便,量少,硬块状粪便。近7日来停用泻药后大便不通,肛门部堵塞,有便感,强努久蹲难以排出,便后乏力,头目眩晕,舌质淡红,苔薄黄稍干,脉细数。证属:阴血亏虚,肠燥津亏。治宜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方用增液润肠汤加黄芪30g,当归15g,何首乌15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连用4日。复诊:症状改善,服药2日后排出大量干粪,以后每日1次,质略干,排解较前顺畅。前方去大黄6g,连用5日,症状明显缓解,质不干,排解通畅。再用5剂以巩固疗效。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多由于年老体虚,阴血不足,肠燥津枯,大肠失润,或脾肺气虚,传导无力所致。本病便秘是标,阴血不足是本,病位在大肠,滋阴养血增液是本病治疗之要务。中医认为,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

为使脾胃升降,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增液润肠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增液润肠汤中麦冬、玄参滋阴润燥;肉苁蓉、柏子仁、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槟榔、陈皮宣通气机。诸药合用,大肠得以滋润,其传导之功能方能正常。

方剂出处 魏旭凤.增液润肠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88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5):6增液汤直肠点滴法

药物组成 玄参15g,生地黄10g,麦冬6g,当归10g,黄芪10g。

随症加减 气虚便秘者重用黄芪;血虚便秘者重用当归;肢冷畏寒、手足不温者可加制附子、炮姜;烦热少眠、颧红盗汗者可加知母、黄柏;口干口臭、面赤身热、舌红苔黄燥者可加大黄、厚朴、枳实。

治疗方法 上方加水500ml左右,浸泡30min,煎至150ml,装入输液瓶内,保持温度在37~40℃,进行直肠点滴(即用一次性输液器除去针头,接上导尿管,蘸润滑液后插入肛门15~20cm 进行点滴),30~60min滴完。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轻者治疗1个疗程,重者治疗2个疗程。

功效主治 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58例,治愈4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治愈率84.48%,总有效率96.55%。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较为顽固,轻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重者大便干如球状,每逢大便,需用手掏挖,非常痛苦。况且排便间隔时间越长,粪便燥结越重,排出越困难,患者常因害怕排便而人为地延长排便间隔时间,使粪便燥结加重,排便更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肛门直肠周围等病变的老年人,便秘更是这些病复发或加重的原因。对其治疗应采用攻补兼施,因势利导的方法。受西医灌肠疗法和中医增水行舟理论的启发,临床用增液汤加味煎液直肠点滴,将药物直接注入病所,从而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很好。

对有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肛门直肠周围等疾病的老年人,更为合适。

方剂出处 郭保全,等.中药直肠点滴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国医论坛,2004;19(3):35针刺背俞穴穴位选择 肺俞、脾俞、肝俞、肾俞、三焦俞、大肠俞。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皮肤严格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0.35mm,1.5寸毫针,双侧取穴。采用指切法进针,所选背俞穴以与皮肤45度夹角向脊柱方向快速斜刺进针0.5~0.8寸,得气后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行捻转补法,三焦俞、大肠俞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间休2d,依病情针1~3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5例,痊愈2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经验心得 老年性便秘由大肠传导失职而成。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肺、脾、肝、肾等脏腑的盛衰不无关系。其证属虚秘,治宜润补、扶正以通调大肠腑气。本研究正是从补虚扶正立意,益气养血、滋阴通便,使便秘得解。穴取对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具有良好补益、调整作用的背俞穴,使气血渐旺,脏腑功能渐强,大肠通调腑气功能正常,便秘去之。针刺肺俞、脾俞补益肺脾之气,健运中都。脾俞健脾胃,益气血,以开生化之源。肝俞、肾俞养血滋阴、润肠通腑。大肠俞、三焦俞,调理肠胃、通腑行滞。诸穴相配,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养血润燥、通腑导滞之功。

方剂出处 夏春发,等.针刺背俞穴治疗老年性便秘45例.陕西中医,2006;27(1):95针灸配合推拿法治疗方法 针灸方法:第1组取脾俞、大肠俞、次髎、长强、腰阳关;第2组取天枢、气海、足三里、支沟。配穴:燥热重加内庭,气滞明显加肝俞、期门;气虚明显加胃俞、膈俞;阴寒凝结加肾俞、命门。每日取一组主穴,交替使用。气虚与阴寒凝结加灸(灸箱灸)。针刺时先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加低频连续电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

推拿方法:患者先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先用滚法施术于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3~5min,再用“三捏三提捏脊法”捏脊,同时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及八髎穴共约5min;合并冠心病者加按肺俞、肾俞、胰俞;然后用擦法擦背部脊柱两侧,取热为度。再点按长强穴1min。再令患者仰卧,先按揉腹部中脘、天枢、关元等穴各1min,再用顺时针摩法摩腹透热为度,并点按支沟、足三里、内庭等穴各1min。最后用臧氏放松振腹法(医者以一手劳宫穴压在患者神阙穴上,五指分开压于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腹部的五条循行线上,令腕部放松,释放出腕痉挛而产生振动)振腹5min结束并准备针灸。

两种方法同时运用,1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5日。

功效主治 调节气机,清热润肠。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2例,痊愈(经治疗后,大便秘结消失,每日1行或两日1行,排便通畅,停止治疗半年以上无反复者)计22例,占68.75%;有效(经治疗大便秘结消失,但停止治疗半年内又反复;或经治疗排便情况明显改善,半年以上无加重者)计8例,占25.00%;无效(经治疗排便情况虽有改善,但停止治疗又恢复原状或经治疗排便情况无改善者)计2例,占6.25%。总有效率达93.75%。

经验心得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功能逐渐减弱,气血亏虚,津液亏乏,肠燥失润而导致习惯性便秘;再加上其他慢性疾病的折磨,长期卧床不起或活动量减少致气机运行迟缓;或性情变化,多遇情志不遂之事,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脾胃降浊功能降低,大肠传导无力,导致糟粕停留于肠中不行而成便秘。治疗时推拿可辅助气血运行,调畅气机,提高机体对各种信息刺激的接受敏感性,从而提高针灸时的针感,加强针灸的效果。同时推拿中的摩腹、振腹手法及所点按的穴位具有很好的调节胃肠蠕动作用。针灸脾俞、大肠俞、气海、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培元通络;次髎、长强、支沟、天枢可理气活血,调节气机;肺俞、内庭可清热润肠。二方合用使气机条达,从而使大便顺畅。

方剂出处 张敏尚.针灸推拿治疗老年人便秘32例.中国针灸,2004;24(11):795炙甘草汤加味

药物组成 炙甘草15g,人参10g,生地黄30g,麦冬20g,麻子仁20g,阿胶20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10g,枳壳15g,瓜蒌20g。

治疗方法 水煎(阿胶烊化)日1剂,2次顿服。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并尽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功效主治 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5例,痊愈15例,占全部病例的43.0%,患者无需服药,正常饮食,排便间隔不超过72h,粪便不干硬,排出顺利。显效12例,占全部病例的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