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1374100000007

第7章 双赢!史上最成功的“做局”(1)

第二章

双赢!史上最成功的“做局”第二章双赢!史上最成功的“做局”

——《八十七神仙卷》

悲鸿兄(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

现在有人若问宜兴人,你们宜兴特产什么,他将自豪地回答:我们产紫砂泥和徐悲鸿!

这俩满不挨着,但是知道宜兴的紫砂,未必知道徐悲鸿也是宜兴人,所以有必要把他和紫砂放在一起说。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坛中比较全面的画家了,他中西合璧,能画国画也能画油画。尽管就现在的眼光来看徐悲鸿的画,说不上真正的“大师级”,跟欧洲的绘画大师更是有着不是一星半点的差距。我是学美术出身的,当然也就研习过中西方艺术文化史,有一次我问我的老师关于徐悲鸿的绘画艺术问题,他就跟我说徐悲鸿现在就相当于美院学生水平,我那时候挺诧异,人家大师,怎么都混美院学生中间去了?

后来细品其中的意思,认真地体会了一下,感觉恐怕就是这样的,悲鸿兄的国画暂且不提,就他的油画水平确实显得有点“缺练”。

但是,他毕竟将西洋画风引入中国,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看他的一幅《诸老图》,感觉就像郎世宁的画风,国画的构图,有些国画的笔法,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又是西方的那种写实技法,它很难界定在国画与西洋绘画的某一类里了。只能说这是一个中国人在欧洲学艺多年所导致的“土洋结合”的产物。

在悲鸿的作品里,其实有很多还是不朽的,比如《愚公移山》、《屈原九歌》等,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反映了跟时代、社会有关联的内容。

原来跟一位书法家兼收藏家前辈聊过,他讲那些比较低级画家画文人画,弄两根萝卜白菜就开始画,画一辈子,全是萝卜白菜,敢情这画家在粮店干过是怎么着,对吃食这么情有独钟?比较高级的画家则画社会,反映时代,比如悲鸿兄。在电影的领域,同样是拍喜剧电影,卓别林的喜剧反映的就是时代的悲剧,所以他的艺术就高,这是一个道理。

另外,在人格魅力上,徐悲鸿艺术家的那种“真”也体现出来了,特别亲和,注重那些感性的东西。再有一个就是爱国,记得他在法国求学的时候,他时时刻刻想着自己代表着中国,当一个法国同学嘲笑中国人学不了油画,就算是达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材的时候,给徐兄气得什么似的,亏了他还是很有涵养的,要不然估计蜂窝煤早抡过去了……后来他跟所有的外国同学比,他的绘画成就最为突出,这回人都服他了。

其实,通过他收藏古画的一个故事,我们多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怀吧。

下面,就是他这段离奇的经历:

1937年,暮春。

“怎么样,悲鸿兄,这香港的气候,温度还都适应吧?”许地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