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1374100000008

第8章 双赢!史上最成功的“做局”(2)

“还好还好,就是热了点儿。”悲鸿道。

“没关系,这不是刚五月吗,你到六月再瞧。”

“哦,就凉快啦?”

“更热了。”

……

许地山,著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悲鸿的友人。

此次徐悲鸿在香港举办画展,许地山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并特地腾出一间空房,让悲鸿寄住在他家。

“悲鸿啊,都是朋友,别那么见外,住什么宾馆啊,这不是香港有熟人吗,住我家啊,别磨不开,咱家比外边方便,要什么有什么啊。”

“这不是怕扰乱了你和夫人的正常生活吗。”悲鸿谢道。

“没那个,我们俩平时寂寞着呢,正愁家里不热闹呢,今天你来了可太好了,拿我跟我媳妇都别当外人啊,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怎么随便怎么来。”

见许地山如此亲切,悲鸿亦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一天,许地山同悲鸿聊天,谈到了关于古字画的收藏,悲鸿立刻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许地山说:“我媳妇认识一外国朋友,是个女的,德国人,人称马丁夫人,据她自己说原先是跟着父亲旅居中国的,父亲平生酷爱汉学,收藏了不少古字画。可是后来她爸爸死了,东西传到她这一辈儿的时候,她不能像她爸爸当年那么喜欢这些东西,因为她是学西方宗教与哲学的,她那专业跟那几大箱子玩意满不挨着,所以索性,货卖识家,求个善价出让了就得了。我就想,既然这马丁夫人自己都承认与这些古画无缘,索性就让它们归宿到它们该去的地方,这样对这些画也是公平的。于是,借着你在香港,我想把那位马丁夫人约出来,你们谈谈,因为你是行家,这等好事当然是非兄弟你莫属了。”

悲鸿当即高兴地说:“哥们儿忒仗义了!”

找了一天晚上,许地山约马丁夫人到香港与徐悲鸿见面,也有的说是马丁全家就在香港旅行,他们就在酒店里见的面,不管怎样,马丁、许地山、许地山的夫人,至少这三个人见面了。

许地山也是头一回见着外国女的,怕人家不懂中国话呀,要不然让妻子给当个翻译?放慢了语速,一字一顿跟人连说带比划:“我们,是,来买您的画的,买画,能理解吗?买。”

只见马丁夫人一招手:“来了您呐!几位辛苦啊——快里边请啊,大晚么晌儿的还让您老几位亲自跑一趟,快,快麻利儿给人徐先生兑碗热的!”

许先生一瞧得了,这外国娘们儿估计打北京南城来的,中国话比我都溜,翻译个屁呀,直接看东西吧。

马丁夫人抬出那四个大箱子,徐悲鸿的感觉是马丁夫人她爸当年在中国是干什么的,弄了这么一大堆,不过也别高兴太早,也许这四个大箱子里每一件好东西,都是那些“杂八凑”,外国人搞收藏很有可能是这结果。

箱子一一打开,徐悲鸿看着里面的字画,果然,说次不次,说好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