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欣逢顺境时,淡定者会守之以泰然
身处逆境,人们往往不知所措。那么,面对顺境人们就能够应付自如吗?也未必。在顺境中的人,容易变得安逸,容易放弃努力,容易变得脆弱,容易滋生傲慢和坏脾气。身处顺境,也不要忘记逆境时的苦难,正所谓昨日之事,今日之师。你要时刻铭记自己曾经遭遇的痛苦,千万不可再重蹈覆辙。身处顺境,你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你身上依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你还需要完善自己。身处顺境,你要知道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你要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其实,很多时候即便你去珍惜了,你所拥有的也不一定会长久,所以你要学会加倍地去珍惜。
乐极生悲出自《文子·十守·守弱》:“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终则悲。是故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问博辩守以俭,武力勇毅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盛阶段就会朝衰弱方向转化,好比太阳到了正午就会偏移,月亮是圆了之后就会损缺,高兴到了极点就会产生悲伤。所以,那些有智慧的人,虽然有聪明才智,却用愚昧来守持;虽然多闻善辩,却用俭朴来守持;虽然孔武勇毅、却用畏惧来守持;虽然富贵广裕,却用狭陋来守持;虽然德行昭著,却用谦让来守持。总之,不要走向极端,不使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大举兴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大夫淳于髡赴赵国求援。赵王派精兵十万,战车千乘助齐抗楚,楚军闻讯连夜收军撤退。齐威王很高兴,召淳于髡进后宫赐酒。威王问他:“先生酒量如何?能饮多少才醉?”淳答道:“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又问:“既然一斗便醉,岂能饮一石?”淳说:“这是因为饮酒的场合、情况、兴致不同,所以酒量的大小也各异。不过有一点应该提请大王注意,那就是‘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及,极之则衰。”齐威王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是在开导自己不要一味沉溺在饮酒寻乐之中,否则物极则反,国家就会衰弱,自己很可能尝到阶下囚的悲哀。
齐威王听罢淳于髡的这番话,从此改掉了彻夜畅饮的坏毛病。
如果齐威王没有听从淳于髡的劝诫,依然我行我素,夜夜饮酒作乐,他必定会沦为一个阶下之囚。对于位高权重的人如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现实的生活中,因为大喜伤身伤心的事屡见不鲜。故有之,今有之,中国有之,外国亦有之。可见乐极生悲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又十分普遍的现象。“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多少年的寒窗苦读,结果却迎来了过喜中疯的下场,虽然考取梦寐以求的功名,但到头来却无福消受。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这个道理十分浅显,但并非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把握好适中这个度。所以,当你身处顺境、春风得意之时,一定要记得用这样的道理去警戒自己。否则,等到真的“乐极生悲”的时候,你再怎么后悔也是无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