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82

第82章 最早研究敦煌学的中国学者——罗振玉

罗振玉,这位生于浙江上虞、后迁居淮安的江南才子,从小喜好金石文字学,是一位对文物考古有长期研究、硕果累累的学者,对敦煌遗书的搜集、保护、整理、刊布、考释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

年,藏经洞发现之后,外国探险家闻风而至。8年以后,法国人伯希和继英国人斯坦因之后,亲自挑选,从王道士手中买走了大量最有价值的藏经洞文物。次年八月路过北京,举办了一次小型敦煌文物展览。罗振玉看后,心灵深处蒙上了一层耻辱的阴影,又是羞愧,又是愤恨!当听说敦煌藏经洞还存有6000多卷写经时,惊喜万分。当时任清政府学府参事的他冒死上书,要清政府保护存留下来的敦煌遗书。在他的再三鼓动下,清政府终于下令甘肃、敦煌查封藏经洞,又下令将洞内所剩经卷全部解送到北京。经过两年艰难曲折的长途跋涉,于1910年秋天,藏经洞所剩的宝藏终于押运到北京学部。罗振玉立即组织人力迅速进行了清理登记,编号造册,然后由学部移交给京师图书馆严密收藏。

罗振玉于1908年首次在《东方杂志》发表了《敦煌石室书目及其发现之原始》,最早在国内介绍了藏经洞的宝藏及发现情况。

他以后相继又出版了《鸣沙石室轶书》、《流行坠简》、《西陲石刻录》、《敦煌零拾》等十五部有关敦煌遗书资料书刊,并写出《补唐书张议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研究论文多篇,是最早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中国学者。他对敦煌古籍的保护、宣传、整理、研究功不可没。只可惜辛亥革命后,逃亡到日本积极参与扶持伪满洲国,当了汉奸。从保护文物古籍的功臣到充当伪满的汉奸,这是一个非常难堪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