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美丽的敦煌
13637100000069

第69章 首次在敦煌建都的国王——李暠

李暠(公元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是西汉前将军李广的第十六代孙子。因他祖宗几代都在河西为官,故称为河西望族。李暠年轻时就聪明好学,抱负远大。因此,《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称他“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

后凉吕光末年(公元397年~398年),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骆驼城)太守段业,乘吕氏子弟争夺王位,互相火并的机会,叛吕自立,自称凉州牧。敦煌太守孟敏投降段业,被任命为沙州刺史。此时李暠担任沙州治下效谷(敦煌东北)县令。下久,孟敏死于任上。在敦煌地方势力的拥戴下,由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向北凉段业上表推荐李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当年和李暠交情笃深、并结为刎颈之交的敦煌人索嗣当时任右卫将军,得宠于段业,妄图取而代之,乘机在段业面前诽谤李暠说:“不能让李暠担任敦煌太守。如果他据敦煌,恐怕此地非你所有。”段业听信索嗣之言,改任他为敦煌太守。索嗣自然高兴,亲自率轻骑五百,昼夜兼程,赶赴敦煌就任。李暠接到诏书之后,惊疑异常,难以决断。部下张邈和宋繇(敦煌人,是声振河西的著名学者)出谋划策说:“兄长被众人推举为敦煌太守,今天白白让给索嗣,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段业懦弱无能,必不成大器。兄长为一路英杰,有霸主之风,现在是英雄豪杰施展抱负的时机,怎么能屈尊于人下呢?”李暠听从了众人的劝告,得到地方官宦和大族的支持,决意不受诏命,派他的儿子李歆、李让和张邈、宋繇、伊建兴等将领率精兵出其不意,打败索嗣。索嗣逃回张掖后,李暠上表列陈索嗣的罪行。段业迫于形势,只好杀了索嗣以安抚李嵩。晋封李暠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是年冬,段业的北凉被沮渠蒙逊所夺。

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北凉晋昌(郡治冥安,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太守唐瑶向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康、祁连六郡发出倡仪,推举北凉敦煌太守李暠任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同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国,疆域东自建康,西至鄯善。

李暠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他建立西凉政权以后,鉴于境内数经战乱,州郡地广人稀,急需补充人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所以,他大力召集外逃的百姓,返回故里,从事农桑。以前逃亡在武威、张掖一带的流民返回敦煌者7000余户。接着,他又在阳关、玉门关一带屯田,采取“寓兵于农”的措施,“广田积谷,为东伐之资”。

李暠执政后广开言路,积极振兴文化教育。他在敦煌南门外修筑了一座“靖恭堂”,做为议论朝政、检阅武事、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地方。同时,还在敦煌修建泮宫,就读的学生有500余人,使学风大兴。李暠还知人善任,广招贤士,重视学者人才。在他统治的西凉境内,当时好多文人名流,都投靠于他,被他重用。如史地学家阚驷、经学家宋繇、教育学家刘晒、天文学家赵暾等,一时群英齐集敦煌,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的“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

李暠不仅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还是一个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但除《述志赋》外,其余都没有流传下来。

西凉国,虽然拓地东自建康西到鄯善,但是,边境是不稳固安定的。建都张掖的北凉王沮渠蒙逊,对西凉虎视眈眈,抱有野心,经常派兵骚扰。为了抗御北凉,李暠在征求了部下的意见后,于公元405年把都城由敦煌迁到酒泉。敦煌则由他的三子李让镇守。

迁都酒泉后,李暠积极整军修武,励精图治。北凉曾数次对西凉用兵,均未得逞。双方只好订立盟约宣布罢兵。从此以后,西凉国暂时出现了安定时期。

李暠于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病卒,享年67岁。死后谥为“凉武昭王”。之后他的二儿李歆继位。西凉国经过三传,维持了21年,亡于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