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13635100000008

第8章 古代官职知识(1)

【职官】乃文武官员的总称。设官分职,是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进行阶级统治的需要。在中国古代,各类官员五花八门,数以万计;官制体系的丰富庞杂及演嬗递变的曲折悠长,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它也反映出中国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尹】商代、西周时期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多称尹。秦汉之际,楚官又有左尹、右尹之称,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汉以后,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等,如北魏郦道元就曾任河南尹。到元代,州、县也称尹,如《警世通言》第十一回记:“长子苏云,叨中进士,职授兰溪县尹。”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执掌军政大权。明、清之际,一县长官也称“令尹”。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其中“令尹”即指县令。

【卿】古代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秦汉三公以下有九卿。历代相沿,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各置卿。清代往往以三品至五品卿为官僚虚衔。

【上卿】周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为“上卿”,后仍沿此制。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廉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又:“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冏(jiǒng)卿】即太仆寺卿。秦、汉两代为九卿之一,职掌舆马及牧畜之事。北齐设太仆寺,有卿、少卿各一人。以后历代相沿。后来即以冏卿为太仆的别称。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朝廷大臣,执掌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和祭祀等。秦、汉时设为太史令,职位渐低,如《张衡传》提到:“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代改名太史监,唐代改名太史局,后又改为司天台。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辽时称为司天监,金时称为司天台。元代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但推步测算的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存空名。到明、清两代,均称为钦天监;修史的事则归于翰林院,故对翰林也常有太史之称。

【太傅】古代三公之一,设置始于周代。秦时废除,汉代复置,地位次于太师(辅佐国君的官),为重臣之首,参与朝政。以后各代多以他官兼领,是一个优待大臣的荣衔,并无职事。明、清两代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作为赠官、加衔之用,非实职。又,辅导太子的官也名太傅,西汉时称太子太傅。历代沿置。西汉时贾谊曾由太中大夫贬为长沙王(吴差)太傅,后又被召入为梁怀王(文帝少子)太傅。

【司马】西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军赋。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置大司马,后世当做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汉代大将军营五部,部各设军司马一人。从魏晋朝至宋代,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时,州、郡、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明、清两代称府同知为司马。如《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其中“司马”便是州刺史的别称,当时实乃闲职。

【宰】始设于殷代,本为奴隶总管,管理家奴及家务。西周时沿置,管理王家内外事务,或佐助王命。春秋时各国亦沿用,多称“太宰”。又,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也称“宰”。后来称县令为“宰官”,简称“宰”。如《促织》:“宰严限追比。”其中“宰”即县令。

【左徒】战国时楚国设置,参与商讨国事,接待宾客,发布号令等。如《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三闾(lǚ)大(dài)夫】战国时楚国设置,掌管昭、屈、景三姓贵族。如王逸《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又《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尉】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有尉。主掌发众使民。战国时赵国设有中尉,主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各国在将军之下,设有国尉、都尉,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秦代以后,朝廷设有太尉,主管兵事;设廷尉,主管刑狱;各郡设都尉,各县设县尉。如《石钟山记》:“长子迈将赵饶之德兴尉。”其中“尉”指县尉。

【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鲜卑、突厥、柔然、回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最高统治者叫可汗。其妻叫可敦。如《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天子】古代君主的称号。《礼记·曲礼下》曰:“君天下曰天子。”意即君主的权是神授予的,君主秉承天意治理人民,故称君主为天子。如《木兰诗》:“天子坐明堂。”又《唐雎不辱使命》:“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皇帝】乃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名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皆称皇帝,俗呼皇上。

【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如《明史·李自成传》载:“及陷京师,保护懿(yì)安皇后令自尽。”这“懿安皇后”即是明熹宗的皇后,崇祯帝的皇嫂。

【太上皇】秦始皇曾追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也曾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或称“上皇”。此后,历代皇帝未死时就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为太上皇。这种传位的做法,当时称为“内禅”。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汉书·外戚》记:“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汉代以后,历代沿称。

【太后】帝王的母亲称太后。如《触龙说赵太后》的赵太后,就是孝成王的母亲。秦、汉以后,一般专用为帝母之称,也称皇太后。如《谭嗣同》:“上畏西后。”这“西后”就是慈禧太后。

【太子】周代,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汉代以后,皇帝立为嗣主的嫡子始称为太子。金、元时,皇帝的庶子也称为太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记:“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其“太子”即指赵惠文王的嫡长子。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代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又称君主。《史记·六国表》:“(秦)初以君主妻河。”《索隐》:“君主,犹公主也。”汉代,皇帝之女称为公主,皇帝之姊妹称为长公主,皇帝之姑称为大长公主。历代沿称。《甲申三百年祭》:“当他(李自成)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在地,还曾叹息说道:‘上太忍!’令扶还本宫调养。”

【驸马】汉代武帝时,设置了驸(副)马都尉,意即掌副车之马。乃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清史稿·职官志》:“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

【美人】妃嫔的称号。始设于西汉。《新唐书·百官志》载:“美人四人,正三品。掌率女官修祭祀、宾客之事。”自东汉至明朝,历代沿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丞相】始设于战国,为百官之长。也称“相邦”。秦代以后,是封建官僚组织中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称为相国,后改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三国、晋、南北朝时,或称丞相,或称司徒,或称大丞相,或称相国,废置不常,多由权臣担任。到南宋孝宗皇帝,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明初,也设置丞相,不久即废除。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后,曾任丞相。

【左丞相、右丞相】春秋时齐景公曾设置左、右相各一人。战国时秦武王也设置左、右丞相各一人。秦代及汉代初期也曾沿置。汉文帝以后仅设丞相一人。北齐、北周又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以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和元代,都设有左、右丞相,明初因之,不久即废。如《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即主持,相乃辅助之意。历代皆另有正式官名,其职权的广狭程度及行使权力的方式都不同。秦、汉时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时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但实权全归尚书,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隋、唐两代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唐代中期以后,由君主主持选他官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衔,方为宰相。从此,历代相沿。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的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等合称宰执,南宋建炎三年,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道八年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中书令往往由太子、亲王兼领,其下仍设丞相、平章、参政等,令缺即由丞相总领省事。明代曾设丞相,后来为了防止权臣篡逆,废除丞相而以内阁的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于是大学士便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清代为防止内阁泄露机密,另设了军机处,军机大臣便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清代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一般讲,由于君主集权加重,宰相的权力也就随之而减轻。如宋代司马光、王安石等就曾拜为宰相。

【中丞】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兰台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因负责察举非法,故又称为御史中执法。东汉以后,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唐、宋两代虽也设御史大夫,但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察院的副职都御史即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副都御史衔,故巡抚也称中丞。如北魏郦道元、宋代司马光就曾任此职。《五人墓碑记》:“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

【御史】秦代以前是史官。汉代以后多指侍御史,一般称为御史。专主纠察。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明、清两代仅存监察御史,分道行使纠察。明代还有充任出巡者,如巡按御史、巡漕御史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其中“御史”即战国时史官。又如《狱中杂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其“五城御史”即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属于都察院。另外如唐代韩愈也曾任监察御史,明代的马中锡也曾任右都御史。

【侍御史】周代有柱下史,秦代改称侍御史。汉沿秦制,在御史大夫下又设侍御史,或给事殿中,或举劾非法,或督察郡县,或奉使出外执行指定任务。晋代以后,除侍御史外,又有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等名。唐代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而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总为御史台的成员。后代多沿置。明、清时仅存监察御史一种。侍御史,一般称为侍御。西晋的陈寿就任过治书侍御史。

【监察御史】隋代始设。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其中监察御史属察院,职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唐六典》),品秩低而权限广。明、清两代御史台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唐韩愈曾任此职。

【太尉】秦官,汉沿秦置,是全国军队首领。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改称大司马。东汉光武帝时复称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多沿置,但一般为加官,无实权。到宋徽宗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元代以后废除。《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将军】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故有将军之称。战国时成为武官名。汉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或前、后、左、右将军等。魏、晋、南北朝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地位和职权。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仅为称号。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都在大将军之下设将军。宋、元、明时,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的总领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宋、元、明时也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族人担任,内地各省将军职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将军是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