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始设于战国,楚有大将军屈匄,是将军的最高称号,职掌统兵征战。汉代沿置。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冠以大司马之号,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参与政事,是朝官领袖,权位越来越尊宠。到东汉,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多由贵族担任。三国时,魏、吴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北周沿置,以柱国领兵,柱国下设大将军。隋代左右武卫、左右武候等都设大将军,是禁军的高级武官。唐代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军、十六卫等也都设大将军,职权与隋代略同。宋代十六卫大将军已成空衔。明、清两代在战争时设大将军,或在大将军之上再加称号,如清代肃亲王豪格是靖远大将军,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都统兵作战,战后即废除。再如《张衡传》:“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其中邓骘就是东汉和帝时的大将军。
【征南将军】三国时,魏武官设置四征将军。征东将军,统领青、徐、兖、扬四州,屯驻扬州;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征北将军,统领冀、幽、并三州,或督河北,屯驻蓟州。如《赤壁之战》:“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
【横野将军】也是三国时将军的称号。横野即横行原野的意思。东汉光武帝曾以王常为横野将军。
【衙内】本为唐代警卫官的称谓,五代及宋代初,藩镇的亲卫官有牙内都虞候、牙内都指挥使等职称,多由官府子弟充任。“牙”通“衙”。后即称官府子弟为衙内。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其中“高衙内”即太尉高俅的干儿子。
【大(dài)夫】官名。殷周时,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称谓。春秋时,晋有公族大夫。秦、汉两代,有御史大夫、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太中大夫等。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唐、宋两代,有谏议大夫、御史大夫等。明、清时,不设置。如《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另,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此外,大夫也作为爵位名,专为封赠用。并且宋代医官另设官阶,有大夫、郎、医效、祗候等,后世称医生为大夫,即本于此。
【尚书】或称掌书,始设于战国。“尚”即执掌之意。秦代为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成帝时,设尚书员,群臣奏章都要经过尚书,所以位虽不高而权很大。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越加繁杂。到隋代,设置了尚书省,分为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兵、礼、刑、工,由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仅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代初期,尚存此制,后来废除中书省,直接以六部尚书分管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末期改官制合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又,明代徐光启也曾任礼部尚书。
【给(jǐ)事中】秦代设置,西汉沿置,东汉废去,魏时复置。是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其性质如清代的“内廷行走”。晋代开始成为正式官职。隋、唐以后是门下省的要职,职掌驳正政令的违失。唐代曾一度改为东台舍人,不久复旧,元代门下省被废除,给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代采用宋代给事中分治六房之制,定为吏、礼、户、刑、兵、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抄发章疏,稽查违误,其权力很重。清代只设六科掌印给事中、给事中,汉族满族各一人,雍正元年开始并入都察院,职权范围大为减小,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光绪三十二年,撤销六科而仍设给事中。如明代的马中锡考取进士后,就曾授职刑科给事中。
【郎】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郎”即古“廊”字,指宫殿的廊。郎官的职责原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和差遣。始设于战国,秦、汉相沿,有中郎、议郎、郎中、侍郎等名,最初属于郎中令(后改为光禄勋)。东汉时,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任事的人通称为尚书郎,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的要职。如《狱中杂记》:“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初,刑部设十四个司,各司长官正的称郎中,副的称员外郎,总称为“郎官”。
【侍郎】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有侍郎,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以侍郎为长官的副职,官位渐渐提高。明、清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如唐代韩愈就曾任过刑部、兵部和吏部侍郎。又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尚书郎】东汉时,选取孝廉中有才能的人进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尚书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即称尚书郎,满三年称为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政务,通称为尚书郎。如《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
【员外郎】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晋代以后的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隋文帝开皇时,在尚书省各司设员外郎一人,是各司的次官。唐、宋沿设,与郎中同称郎官,皆中央官吏中要职。明、清时,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司官的三级。员外郎简称员外或外郎,通称副郎。另,清代其他各署如理藩院、内务府、太仆寺等也设有员外郎。如唐代的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柳宗元曾任礼部员外郎,杜牧曾任司勋员外郎。
【六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各部的总称。始见于隋、唐。隋初,设立吏、祠、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部,属尚书省,后改度支为民部。唐代又改民部为户部,改祠部为礼部,改左户为工部,改都官为刑部,改五兵为兵部。此后,历代相沿。六部的职掌大体为: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②户部,掌户口、土地、赋税、财政等;③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④兵部,掌全国军政;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⑥工部,掌工程、营造、水利、屯田等。各部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六部仿自《周礼》六官,因此后代也常以《周礼》六官作为六部尚书之代称。
到清代末年,因逐渐添设新部,于是六部之名遂废除。
【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桓帝始设秘书监一官,主管图书秘记。晋代设秘书寺,南北朝时改为省,设监、丞等官。唐代沿设,秘书省总领太史、著作二局,曾一度改为兰台、麟台。明代并入翰林院。如唐代白居易、宋代苏洵就曾任秘书省校书郎。
【著作郎】始设于三国时魏国,隶属中书省,主管编修国史。晋代改属秘书省,称为秘书著作郎,号称大著作。唐代主管著作局,职掌撰拟文字,曾一度改称司文郎中。著作郎下设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属官。宋代以著作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如西晋陈寿就曾任此职。另,其中“校书郎”主管校刊书籍,订正讹误;“正字”与校书郎同掌校刊书籍。
【供奉】是对皇帝左右供职者的称呼。唐初有侍御史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等名;唐玄宗时有翰林供奉。宋代,东、西头供奉为武职阶官,内东、西头供奉为内侍(宦官)阶官,仅用来表示其品级,无实际职权。清代一般称南书房行走官员为内廷供奉。如唐李白就曾任唐玄宗的翰林供奉。
【修撰】唐贞观三年,在门下省设史馆,由他官兼领。天宝以后,他官兼领史馆职务的称为史馆修撰,初入馆的称为直馆。元和六年,宰相裴垍建议:登朝官领史馆职务的为修馆,以官高者一人主持史馆事务;未登朝官都为直馆。大中八年,废史馆、直馆二员,增修撰四人,分掌四季。下有属官令史、楷书、写国史楷书等。宋代沿设。明代史馆职权归翰林院,殿试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清代相沿。
【编修】宋代凡修国史、实录、会要等都随时设置编修官,枢密院也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时的翰林院编修,由殿试一甲的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的留馆者充任,无定员,也无实际职务。如明代的宋濂曾被荐授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官署名。唐代设置,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供职者称为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非正式职官。宋代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图画、书艺、医官四局,以至御厨茶酒也有翰林之称。唐玄宗初以翰林待诏起草、批答文书,后又以翰林供奉与集贤学士分掌制书诏敕。开元二十六年改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是学士院,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布的密令,号称“内相”。宋代称翰林学士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代开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用明制,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称掌院学士,由大臣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学士】魏、晋时皇家征召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统称为“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北周麟趾殿学士,唐代集贤院、弘文馆学士等;有专为皇帝侍读、侍讲的,如唐代始设的侍读学士,宋代始设的侍讲学士等;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如唐代的北门学士、翰林学士等。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及龙图、天辛阁学士等,与大学士同是为优礼大臣及文学之士而设,都是虚衔。明、清时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治宰相的职权。
【博士】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汉相沿,诸子、术数、诗赋、方技等都设博士。西汉属太常。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晋代设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和律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与执掌礼仪的太常博士不同。明、清两代有国子博士、太常博士,而以五经博士为孔孟及儒家诸族的世袭官。如西汉贾谊曾被文帝召为博士,褚少孙曾任五经博士,南朝宋范晔曾任太学博士,唐朝韩愈曾任国子博士。如《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知制诰(gào)】唐代始有此称,主管起草诏令。原本是中书舍人的职务,后来常常以他官代行其职,称为某官知制诰。实际起草诏令的翰林学士也常常带知制诰衔。宋代沿置。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也常兼此衔。清代废除。如明代的宋濂就曾任翰林学士带知制诰。
【国子监】乃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简称“国学”。汉代有太学。西晋咸宁二年设国子学,是教育五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以后或称国学,或称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开始设国子寺,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兼管教育行政。唐代国子监下辖国子、太学、广文、西门、律、书、算等七学;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僚的子弟。宋代沿袭。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也称国子监。明代有北京国子监(北监,也称“北雍”)、南京国子监(南监,也称“南雍”)之分。清代沿袭明制,在北京设国子监,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废除。
【太学】古代学校名,又称国学。相传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gǔ)宗,周设辟廱(yōng),即古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始设太学,立五经博士。隋初设国子寺,隋炀帝改国子监。唐代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属国子监。宋代也兼设国子、太学。明代以后,不设太学,只设国子监,在国子监读书的称太学生。如《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又如《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太医】官名,主管医务政令。秦、汉时设有太医令丞。汉初属太常寺,后改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时相沿而设。隋代设太医署,宋代改为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不变。后世泛称皇家医生为太医或御医。也是对医生的敬称。如《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拾遗】唐武则天时设置左右拾遗,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员。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正言。以后则随设随罢,无定制。如唐代杜甫、白居易都曾任左拾遗。
【参知政事】唐代以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共议国政为宰相。以他官居宰相职位的,有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设有参知政事,是宰相的副职。辽、金、元三代相承,明代废除。元代行中书省也设参知政事,是行省的副长官。简称“参政”。如宋朝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就曾任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