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13635100000020

第20章 古代宫室、车马知识(2)

【车马】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车马,弗驰弗驱。”战国以后,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马车之外还有牛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即御马,所谓乘马也即乘车。由此可见,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即便有骑马的,也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真正从匈奴那里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

【马车】先秦时代,车分为两大类:大车、小车。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是马车的古名。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即牛车。小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于战争。战国时,战车的多少已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如《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当时的小车,结构精致,性能良好,装饰豪华,制作也很考究。有的还在车上装有銮铃,行车时锵锵作响。商周时,有的贵族甚至把生前车马与驾车奴隶一起殉葬,多者达几十辆。到了汉代,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逐渐增多,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汉代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1ù)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轩车”,这是两侧有障蔽的车;一般官吏乘“轺(yáo)车”,即有伞盖、四面敞露的车。如果车身与驾牛的大车基本一致,却用马来拉,就是所谓的“大车驾马”,则叫“(輂jú)车”。此外,还有专供某一特定用途而制作的专用车辆。如作为仪仗用的、上立钺(yuè)斧的“斧车”,在仪仗中载乐队的“鼓吹车”,狩猎用的“猎车”,丧葬用的“辒辌(wēnliáng)车”,载猛兽或犯人用的“槛车”等等。宋代以后,官僚贵族乘轿风渐兴,所以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载货的车。

【辇(niǎn)】秦、汉以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称帝辇、凤辇。如《阿房宫赋》:“妃嫔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舆】古时马车车厢,是乘人的部分,因而也代指车。如《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舆,后又转义为轿子,如肩舆、篮舆等。又,舆同“轝(yú)”,如《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轝也。”“敝轝”即破旧车子。

【轩】一种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轻便车。车厢前顶较高,用漆有画纹或加皮饰的席子作障蔽。这种彩饰华美的车子,便称为“文轩”。如《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轝而欲窃之。”又,轩也作车子的通称。

【轒辒(fénwēn)】古时木制的战车。蒙以生牛皮,用四个轮子推进,用于攻城。如《谋攻》:“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杜牧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所谓木驴是也。”

【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如《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

【绥】车上的绳子,供上车时拉手之用。古时马车、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要从舆的后面上车。如《论语·乡党》就讲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

【輢(yì)】指车厢两旁可以凭倚的木板。古人乘车,都是站在车舆里,叫“立乘”。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輢”。后引申为凭倚、靠近。

【轼】也作“式”。指舆前部供人凭倚扶手的横木。这种横木,有三面,形如半框。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轼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施礼的动作,也叫做“式”。如《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辋(wǎng)】是车轮的边框,也即车轮的外周。《释名·释车》:“辋,罔(网)也,罔(网)罗周轮之外也。”

【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穿轴。毂与辋成为两个同心圆。毂的周围与车辐相接。《老子》:“三十辐共一毂。”毂,也作为车轮的代称。如《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错毂,轮毂交错,表现双方战车交错,混战于一起。

【辐】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còu)”,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面聚集的意思。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这里的“辐”,是指制车辐用的木材。

【辖】是车上的零件,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方形,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车轴的两端均露车毂外,轴端有孔,插上辖,防止车轮外脱。后引申为管辖之意。

【軎(wèi)】也作“轊(wèi)”。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是套在车轴末端的青铜制或铁制的圆筒状物。上有穿孔,用以纳辖。

【辕】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压在车轴上,前端伸出于车舆之前。辕与辀(zhōu)是同义词。其区别是,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而平的木叫辕,适用于大车;驾在中间的单根曲而上的木叫辀,适用于小车。殷、周时的车都是独辕,辕在正中。汉以后多是双辕,左右各一。

【轭(è)】指车辕前端驾在牲畜脖颈上的横木,形状略呈人字弧形。

【輗(ní)】车辕前端插上销子与轭相连,叫做輗。是车辕前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輗与軏(yuè)是同义词。其区别是:輗用于大车,杌用于小车。如《论语·为政》:“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轫(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车启动时必须先将轫移开,故启程也称为“发轫”。如《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后来比喻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骖(cān)】古时,一车驾三马,中间驾辕的叫服马;两旁的叫骖马,又叫騑马。也指一车四马中在两旁的两匹马。如《国殇》:“凌余阵兮躐(1iè)余行,左骖殪(yì)兮右刃伤。”

【骖乘(shèng)】指乘车时在车的右边陪乘的人。如《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倒。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再如《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骖乘。古时马车是单辕,骖乘或车右,除在车右边保持其平衡以防倾侧外,还担任警卫以防不测之事。樊哙为刘邦参乘,负有保卫刘邦安全的责任,故在情况紧急时,张良立即召其进帐。

【驷(sì)】古时一车套四马,因此称一车所驾之四马或驾四马之车为“驷”。又,驷也作为计数马匹的单位。另外,古籍中出现“驷介”,是指由四匹被甲马挽引的战车。如《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旁旁,强壮的样子)。

【骈(pián)】古时一车驾二马为骈,即两马并驾一车。又,骈有“并列”之意。如韩愈《马说》:“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骑(jì)】乃一人一马的合称。如白居易《长恨歌》:“千乘万骑西南行。”又,骑也称所骑之马,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即胡人的战马。

【牛车】也称“大车”。驾牛,车厢大。先秦时被看做“平地任载之具”,只用来拉载笨重的东西。到了汉代,统治者喜乘牛车,因为牛车较慢,比较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既可障帷设几,又可任意坐卧。牛车分“通幰(xiǎn车幔)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三种。通幰牛车等级最高。这种车在车顶上自前至后张一顶大慢子。偏幰牛车的幔子则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子在幔子底下都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较浅,到唐代,棚檐就变得很深,叫做“长檐车”。没有棚的车就叫敞棚车。到宋代,车由乘人又转为载货,其大车叫“太平车”,由五至七头牛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