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室】宫、室都是房屋的意思。《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先秦时,宫室只是一般住宅,不是帝王的宫殿,二字连用时,完全同义。《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这里的宫、室,皆为房屋之意。但是,宫与室的侧重点还是有不同的。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包括房屋外面的围墙;室侧重于房屋内部,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所以围墙只能称“宫墙”;“升堂入室”决不能说成“入宫”。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叫“宫”,如“皇宫”、“宫殿”;后来,宗庙、神庙也叫做“宫”,从此,宫、室就不再是同义词了。
【堂房】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面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与西房。由于整幢房子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堂前有阶(东边的叫阼阶,西边的称西阶、宾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故古人常讲“升堂”。先进入堂,然后才可入室,“升堂入室”或“登堂入室”即是此意。又,上古堂前无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叫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古书所谓户通常是指室的户。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窗口叫“牖(yǒu)”;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东房后部有阶(即侧阶)通往后庭。另外,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座位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古代帝王之位南向,故称居帝位为“南面”。室内的座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如《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由此可见,秦汉时还是这种习俗。
【屋】房屋,在使用上不如宫、室二字普遍。早在先秦时,屋也是房屋之意。此外,屋还偏重于房屋的覆盖部分。由此,又引申为“车盖”,如君王的车盖称为“黄屋”。《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屋车。”便是指纪信为帮助刘邦突围,乘了刘邦的黄盖车。
【阁·厢·殿】汉代文献中所说的阁和厢,是指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与后来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前面提到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乐府诗《鸡鸣》:“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这里东厢即是东堂,殿就是前面所说的堂屋。《说文》:“堂,殿也。”秦、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于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指帝王所居和庙宇里供奉神佛的主要建筑,如大雄宝殿、太和殿等。阁,后来也指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一般四周设槅(gé)扇。如北京颐和园中的佛香阁、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等佛阁,宁波天一阁和故宫文渊阁等藏书阁。另外,后世称女子卧房为阁,如闺阁、出阁等。《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里的阁,即指女子住的小楼。厢,后来泛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如东厢、西厢等。
【廊庑】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有廊庑。颜师古注:“廊,堂下周屋也。”《说文》:“庑,堂下周屋。”这表明廊与庑无多少区别。廊庑,后来泛指在屋檐下面、正房两旁或独立有覆盖的通道,如走廊、画廊、游廊等。
【舍馆】舍与馆皆为宾馆、招待所之意。至今,仍叫旅舍、宾馆。舍与馆,还有安置和短期住宿之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zhuàn)舍。”后来,舍从宾馆引申为一般房屋,如寒舍、敝舍。馆引申为华丽的房屋。如《滕王阁序》:“得仙人之旧馆。”后来,馆也作为公房建置的通称,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有时也指供客人饮食娱乐的场所,如饭馆、茶馆、酒馆、戏馆等。舍,在表示行军或狩猎住宿时,还有一个特定意义:住一夜叫“舍”,住两夜叫“信”,超过两夜叫“次”。《左传·庄公三年》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另外,还有“舍人”和“馆人”。战国时,贵族或官僚家中多养一些食客,叫舍人,即门客之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又,旅客也叫舍人。馆人,古称管理馆舍、招待宾客的人。
【台·榭·观·阙】皆为统治者的建筑物。台,高而平的建筑物,一般供游观或望远,如瞭望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木构建筑,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观(guàn),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后来道教庙宇也叫观,如寺观。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由于二阙之间有空阙,所以叫阙或双阙。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即城门两边的观楼,这里指长安城。
【亭】古代的亭,是一种建在路旁的公家房舍,有楼,既可供旅人住宿,又可侦察盗贼。建在边境上的亭,又是防御敌人、看守烽火的建筑物。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筑亭障以逐戎人。”后来,亭是指一种供休息、眺望和观赏的小型建筑物。这种亭,多用竹、木、砖石等材料建成,平面一般呈圆形、方形、扇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常设在园林中或风景名胜区,有的设在交通路旁,供行旅者休息,如凉亭、长亭等。现在也指各种业务方面为便利群众而设的亭形建筑物,如邮亭、书亭等。
【瓦】古代房屋建筑大都是土墙草顶,后来发展成砖墙瓦顶。最初的瓦,只用于屋脊,到西周中期,才用瓦覆盖房屋。其中有带瓦钉的板瓦、筒瓦,瓦的各种纹饰有数十种之多。战国时,制瓦业发展很快,质量提高。板瓦,是仰铺在屋顶上的;筒瓦,覆在两行板瓦之间;瓦当是屋檐前面的瓦头。当时,半瓦当还印有花纹,并且有了圆瓦当。到汉代,还盛行一种用“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吉祥语句组成图案的瓦当。琉璃瓦,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这种瓦,起初仅用在檐脊,到了宋代,在若干绘画中才出现了覆满琉璃的殿顶,从而增加了建筑物的绚丽华贵色彩。
【砖】砖的出现比瓦要晚得多。砖的古名叫“甓(pì)”。但古文献中的甓并非都指砖,未烧的土坯也叫甓或墼。砖发明于战国时代,最早的砖,有方形、曲形和空心的。方砖与今天的瓷砖的用法有些相似,在室内多用在铺墁地面或包镶屋壁四周的下部。铺地砖,多素面,无纹饰;包镶屋壁的砖,则多带有几何纹图案。曲形砖,是专为包砌台阶用的,有的上面带有纹饰。战国空心砖多作长方形扁平状,表面往往有鸟兽、纺织物的纹饰。条砖,最初发现于秦始皇陵。整齐划一的条砖,是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此后,使用日益普遍。
【斗栱(gǒng)】也作“枓栱”、“斗拱”,是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与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栱有逐层挑出支撑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且兼有装饰效果,从而成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