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月落长安
1363300000189

第189章

凌准道:“宫市、五坊,是一定要整治的,在长安百姓中积愤甚深,如若革除这两个弊端,也能令百姓们松一口气。”

程异听闻凌准此言,冷笑一声:“宫市、五坊的弊端,出自什么,咱们大家心中有数。想那宦……仗着皇上的宠信,便为所欲为,着实可恨。”

柳宗元叹道:“自从肃宗天子以来,那……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北司南衙相互制衡,朝臣们的政见施为往往也受其制肘。”

刘禹锡也颔首道:“更为可虑者,却是长安城外驻扎的神策军。长安城以及整个关中都为神策军所掌握,而神策军却为中使(宦官的别称)所控,如果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即使革除宫市、五坊,却也难保没有别的弊端。”

韦执谊却迟疑道:“中使的北司与朝臣的南衙相互制衡,禁宫内的事务统归北司掌管,神策军虽为北司所控,却是皇上的禁军,这是祖宗之法,也是早已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真的要动,只怕牵连者甚大啊。”

韦执谊出身宰相世家,韦家是长安城中著名的高阀大姓,韦执谊本人又是名臣杜黄裳的女婿,世家子弟的见识想法,与刘禹锡、柳宗元等出身贫寒的人却是不同。因此他没有刘柳等人的锐气,反而更偏向老成持重一些。

刘禹锡一扬眉毛,刚要出口反驳,却又想到韦执谊毕竟出身不凡,在场诸人之中,除了洋川王之外,倒要属他身份最高。只是王叔文和王伾东宫侍读、太子近臣的特殊身份,在自己这几人中隐隐是首领地位,才能占了韦执谊的先。想到此处,刘禹锡也不便言语,却是看向王叔文。

其他几人和刘禹锡的心思相仿,都想瞧瞧王叔文是怎么说,一时众人眼光都集中在王叔文身上。

只见王叔文微微一笑,似乎胸有成竹:“宗仁(韦执谊的字)和梦得(刘禹锡的字)所言都有理。祖宗之法确应尊重,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天时、地利、人和兼备,为我大唐的兴盛,变法图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听王叔文说出“变法”二字,容若心中一震。

虽然并非熟读中国历史,江潇然对“变法”也并不陌生。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这些对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的。

容若忍不住开口询问道:“王大人既然立意变法,却不知有何具体谋算?”

听闻容若开口询问,王叔文也是心中微微一动。

那日清歌坊中一面之识,一席之谈,让他隐隐觉得这个女子心中所思所想都别有见识,并非像她的父亲武元衡一样因循守旧,反而是如他们这些人一样,锐意图新,而且心胸广阔,并非一般闺阁弱质能比。更何况她与洋川王捻熟,据闻与最受皇上和皇后宠爱的邵阳郡主也相交莫逆,因此他又存了另外一段心思。这一次他以品评诗文为名,让刘禹锡请她来此,原也有让她了解时局,争取她的同情支持,进而打动洋川王的考虑。此时听她主动开口询问,不由心中暗喜。

王叔文向容若点了点头示意,彬彬有礼地答道:“正如刚才所说,宫市、五坊,都是需要考虑的时弊。”

容若又问道:“还有呢?”

“南衙、北司的权柄分配,也要重新斟酌。”

“还有呢?”

王叔文皱了皱眉头:“整顿吏治,肃清贪官,一扫官场气象。”

容若点了点头:“其他的,经济民生方面,王大人可还有什么考虑?”

王叔文没料到她还会追问,只得道:“盐、茶、铁,均为国库税收命脉,都需一一理清,清除弊端,保证国库收入。哦,对了,各地节度使常常进奉的月供、日供,也可重新酌量,以免为百姓增加太多负担。”

容若点了点头:“王大人此语,倒是真的为百姓着想。”

王叔文暗看容若脸色,却见她虽然口中赞扬,一张清水样儿的容颜上却波澜不惊,神色淡淡,似乎对刚才自己所言的各项变法革新的措施并非十分感动,不由得心下诧异。这些举措,都是日常和太子闲谈下总结而来,每每和太子言起,都深得太子的感叹赞赏,没料到今天却不被一个小小女子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