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心下暗暗思量。
她来到唐朝这个以前就在历史书里看到过的神话般的时代,原本就立定决心要见识所有能够见识到的东西。白居易,韩愈,即使在后世,在看过一些史料后,对他们的人品稍有微词,但是她也不能不承认,他们是和刘禹锡、柳宗元一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文人。
可是,结识这么多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容若现在也慢慢糊涂起来了。结识了李纯,后来才有这样的无奈伤悲;结识了李纬,似乎又牵涉进皇家的恩怨是非;结识了王叔文、刘禹锡这一干人,又被拖来评诗论文、谈论朝政。
结识的人越多,身边的是是非非也就越多。就像……,《东方不败》里面任我行对令狐冲所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真的就有是非恩怨啊。
容若轻轻一叹,笑道:“有机会的吧,请刘大人为我引见。”
刘禹锡点头道:“那是一定。”
两人一路谈谈说说,不觉已经到了王伾住所的门口。下了马,早有僮仆迎上来将马牵过去。刘禹锡出入王宅早就熟惯,因此也不必旁人带路,向容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当先向院里走去。
容若见这王宅虽然门面并不大,但是雕梁画栋,花木扶疏珍异,心中便暗暗称奇。
容若跟随刘禹锡一路来到后园花厅。
这花厅虽然不是正厅,却占地开阔,布置精雅。一侧的角落里还置着一只白玉大缸,养着亭亭玉立的几支荷花。四壁挂着时人的山水墨宝,吴道子的人物和花鸟,薛稷的瘦金体,曹霸的奔马,李思训的山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厅中设着数张几案,案上美酒佳肴、时鲜果品陈列齐致。因为不是正式的宴会,所以厅内众人都是随意而坐,有三三俩俩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也有独坐在案前支颐细听的,还有站在书案前奋笔疾书的。几个年少貌美的侍女在一旁伺候,端酒斟茶,奉上果品菜肴。
见容若和刘禹锡进来,众人谈性正浓,也并未起身,只是纷纷点头示意。容若知道名士清谈风气便是如此,也并未介意。
其中一张几案边倚坐着的正是洋川王李纬。看见容若,他举起酒杯,眨了眨眼,含笑向容若示意。容若报以一笑,自去捡了一张几案坐下来。
这时,正听见李景俭道:“‘……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乐天此诗言辞恳切,近几日已经唱动市井,不少百姓听闻此诗忍不住声泪俱下。”
容若想起前些日在路上遇到的那个被宫市抢去柴禾的樵夫,不禁心中暗叹。
陆质叹道:“写诗就该如此针砭时弊,才是我辈学诗的人的风范。”
陈谏也点头道:“白乐天一向以感叹时事闻名,不畏权贵,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听他们说到此处,凌准忍不住道:“白乐天的肝胆,确实让人钦佩。可是只是写诗写文,又有什么用呢?总该力除时弊,才是根本,也是我辈读书人报君王、图功名、安黎民的本意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王叔文偷眼看了看洋川王,却见这位王爷似乎充耳不闻,自己给自己斟了杯酒,又从一旁的侍女手里捧着的果盘中捡了枚水果,把玩着。
王叔文暗暗叹了口气,只得转过头来对众人道:“各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太子一向挂心百姓疾苦,也盼望着听闻各位大人的远见高识。”
听王叔文如此说,众人愈发高兴起来。其实他们也都是年纪轻轻就出人头地,但是总还自恃才高,不免想着有朝一日得遇明主,出将入相也不在话下。德宗天子执政谨慎,尤其是泾源之变之后更是谨小慎微,喜欢任用老成持重的人,现在朝廷上的几位宰相都是以严正端方闻名的,像刘禹锡、柳宗元这样年轻气盛、锐气十足的后起之秀,总得不到十分的重用。
今日听了王叔文一席话,他们又素知王叔文是最受太子器重的东宫侍读,说出来的话就和太子亲口所言差不多了。德宗天子年事已高,太子总有当上皇帝的一日。现在王叔文话里的含义,自然让诸人倍感振奋,心下不由得十分喜悦,言谈之中更是积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