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13627200000099

第99章 幸福

谢飞

朔师毕业20年了,四年的朔师生活。留下了许多幸福的记忆。

怀揣跳龙门的喜悦,在村中众人,特别是儿时伙伴的羡慕下,背起父母精心准备的行囊从山间小路走出大山,脚步是轻快的,心情是激动的。回望晨曦中的身边大山,我是一个负重实现梦想的远行者。

新安庄村中的朔县师范,确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校园里,春天鲜花烂漫的杏林、丁香,满身沧桑的大槐树、大榆树、大杨树,四季苍翠的柏树园,南门外麦苗翻浪,芳草如茵,钻天杨如哨兵般排成两行,德国教堂上悠扬的钟声,这就是陪伴我四年的风景,如梦如幻。前年,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教育干部培训班,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徜徉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留在我记忆中的朔师那些参天大树,那些渗透西方建筑艺术的教堂。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一个只有高楼没有浓荫蔽日的大树,没有古色古香建筑的校园,总是觉得缺少一些厚重,缺少一种底蕴和积淀,缺少一种让人浅唱低吟的东西。

四年的朔师生活,恩师难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年,我的许多恩师正是用自己的言行教人求知、教人成人。现在,我常常反思,为什么当年师生之情那么深厚,那么让学生恋恋不舍,难以忘怀。最根本的原因是,朔师当年有一个对学生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一心教书育人的教师群体。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为人师表、为人父母般的学识上、道德上的无可比拟的高度。

二十年了,春华秋实,到了硕果摇枝的时候了。当年的同学如今在各行各业尽领风骚。工作的原因,见到当年同学的机会多一些,谈起当年,谈起现在,同学们多的是骄傲、多的是自豪、多的是笑声、多的是感慨。毕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人生青春的大好年华中,在朔师有豪迈,有忧愁,有梦想,也有几许无奈。在人生的调色板上,留下了一段最精彩的梦幻与记忆。每逢聚会,常会组织同学们故地重游,走在废墟上,恍惚如梦,回想朔师,真是幸福。

2010年5月18日

作者简介:谢飞,男,1969年6月生,朔州市平鲁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7—1991年在朔师165班学习,现在朔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院工作,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