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刚
从1991年到2010年,我离开母校——朔州师范近20年了。多少次魂牵梦绕,母校情愫难以释怀。一是已经离开了,二是近20年的工作生活学习基本没有任何可以自沾的资本,一旦面对师长和年轻的学弟学妹一定会惶恐无语的。岁月迫急催人渐老,庆幸的是还有母校的老师记得我,让我写点文字敬献给母校,虽自知浅陋,还是想留点文字在母校建校60周年以作纪念。
——题记
从1987到1991的整整四年,母校旧校址的一草一木、每一条小径都见证了我的悲欢喜怒;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饭厅、跑道、树影下都留过我的身影。这些记忆没有因岁月的无情流逝被磨灭掉。那是我青春的见证、人生的奠基处。多少次梦里就回去了,坐进了教室,大声读书。
1987年,我以定向生考入朔州师范四年制普班169班学习,班主任是宋老师。这位老师影响了我一生。我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了两点或者说是听了他一点、学习了他一点。由于初中时居住条件差,我患上了比较严重的关节炎,平时膝关节都有酸涩胀疼感,每到阴雨天和冬天就更甚。因此,初入学就和宋老师申请免跑早操。可是宋老师多次和我谈心,主题是只有通过锻炼才能强身健体。抱着试试也是出于服从的心理我开始每天出起了早操,鬼使神差地我竟然迷上了跑早操,而且,真的感觉到了身体的可喜变化。后来,我每天早上坚持绕跑道跑十几圈,参加过全校的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跑,成绩还可以。后来我们班在校运动会上的4×400米跑的成绩是4分钟,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还是当时学校足球队的一员。
身体的强健带来了心态的阳光。由于是定向师范生,加上穷山沟出身,在师范的前两年,我一直有严重的自闭症和自卑感。这种感觉差点把我压趴下,就是因为喜欢上了跑步,才逐步得以缓解。当然,因为严重偏科,我在师范期间力所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了语文,其间阅读了许多的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甚至哲学书,留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我的心理暗疾的好转,客观上,有书籍的很大功劳。真的是上帝在关闭了一扇窗后,会打开另一扇窗。我在师范的后两年和同学们的关系都不错,敢与同学交往,这是我心态走向成熟、心态趋于平和的明证。而所有这些变化的诱因是与宋老师有关联的。
宋老师是原雁北师专毕业的,在教我的时候报考了北师大研究生。他那时已经成家,可是每天和学生一起上早操。每到我们上早自习时,他一个人捧着自己订的一个小本本悄声地读啊读。我们二年级时他如愿以偿考上了北师大。这件事对我的思想震动最大。宋老师一个有“铁饭碗”、成了家的人还一心向学,这拨开了我脑海里许多不上进的东西。现实中的实例最教育人、最启迪人、最感染人。从雁北师专到北师大,那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啊,可是我们的宋老师就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很快走完了这一程。我内心由衷地佩服。是的,我是一名成绩不好的、偏科的学生,但是,如果我付出像宋老师那样的辛苦专心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难道会学不会吗?每当深夜我经常这样问自己,为自己鼓劲。白天,我寻找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以拯救自己脆弱易感、面对社会孤独无助迷茫困惑的心灵。
印象里,当时的朔州师范的学风并不出色,周围很多同学没有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和自控能力。在当时,因为考上师范就意味着抱住“铁饭碗”的缘故,许多学生放弃了在初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上冲力,被自己的惰性击倒了,因此鲜有学生能学有所长。可是,毕竟我们都是仅有初中的文化底子啊,因为是年轻人,青春的活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情感的碰撞纠结,理想中的和现实里的许多东西不一致,许多的学生因为知道毕业后肯定会再回到乡村去的原因,其实心里很迷茫失落,有好多学生在不甘心和惰性的相互作用下,只是满足于完成学业。在这种环境里,一般情况下我喜欢寻找能开解当下心灵迷雾、精神困顿的书来读。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师范看了那么多的书,有过共鸣、受过启迪的也不少,但是,真正触及到我灵魂,给我强大的、不竭的精神动力的只有张承志先生写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屡遭挫折而从不灰心丧气的人,用俚语说,就是败了兴却不允许自己感觉阑兴的人。这篇小说我精读过不下50次,几乎能背下来了,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无能为力的事或者是思想上靠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无法开解的疙瘩,我都要看看《北方的河》,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精神依托、智力源泉。可以说是这篇小说忠实地整整陪伴了我四年的师范生活,它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和信念支撑。
在母校所有的美好体验和美好感受被临毕业时发生的一件事打击了,这件事差点把我打闷了。一段时间里我的自卑感又滋生暗长了,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师范专心学习的四年里我一直就只是在语文方面下了苦功,在《朔州日报》和《语文报》发表过文章(诗歌)的我,在许多同学们眼里语文不错的我,在毕业考试时的成绩却是59.5分。这对我是绝大嘲讽和讥耻。有许多个不眠之夜,我的眼前老出现一个扇耳光的意象,对象既好像是自己,又好像是别人。但是,别人是谁是无论如何都看不清楚的。那件事之后我好像成熟了许多。
补考时我最怕看见的就是相熟的老师和同学,战战兢兢参加完补考就逃离了母校。庆幸的是通过补考,顺利毕业。毕业后我只是因为有绕不过的事情回过母校。但是,没有和在校的老师们联系过、交流过。此后有三至五年的时间,老感觉我是从母校“逃”出来的。多少次路过母校的大门,一次次凝眸,面对题写着“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碑,我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漾出多种情绪和感触。参加工作后由于不会为人处世,屡屡碰壁,才明白了“先做人民的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假如,读书期间母校能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接触或者融进社会真实生活、接受社会通行规则的大视野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顺心生活是多么有益啊。
真是四载系一生!
我当了五年教师之后,离开了教育界干上了写材料的活儿。工作近二十年调了六个单位,由于每一个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不同,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真的是,写材料尤其是。每到一个新单位,我必须强迫自己尽快熟悉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以及材料的写法、行业术语、政策等。多年的磨砺帮我养成了每天学习的习惯,努力做到每天都保持储备、吸收、吐故纳新,以防止思维的僵化和知识的短缺,也克服了在学校期间不读政论文的偏激心理。饮水思源,我很感谢母校和老师们对我偏科的宽容。尤其感恩的是我在母校宁静安详的读书时光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和我的信仰源泉。将近20年过去了,我每天不看书就无法安睡的习惯仍然雷打不动,不管我的工作如何变动,工作上、人生中的坎坷和挫折多么多、多么重,我都不允许自己放弃这个为学为人的底线。可以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养心静读和“为学不随流俗转”的沉静气质已经成为我永恒的信念。我一直庆幸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韶华留在了母校,一直对自己不满或者说感觉遗憾的是那四年里我由于短视和无知没有更深入、系统地学习更多让人生更丰盈、心灵更充实的多科知识。在母校的四年学习里,有了一个心得,那就是始终相信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化解生活和生存困惑难题的能力集成之路。感谢母校的时光让我早日顿悟出了这一点。
近年来,由于参加婚嫁、圆锁等机会我又和许多母校的师长近距离接触了。多少年过去了,许多在我记忆里、意识里没有直接教过课不可能认识我这个籍籍无名学生的老师都能脱口喊出我的名字。我的内心热浪翻滚。这个时候我才似乎明白了母校的博大情怀和母校历风雨而弥新的真谛。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们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从自己怀抱里走出的学子,尽管我们本人可能不知道、没感觉。朔州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们有多少是从母校走出来的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啊,高山仰止的情怀!在这样的情怀里还有什么不可以释然呢?
今年是母校建校60周年,母校也正由朔州师范升级为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默默祝福的同时我想对母校说点心里话。衡量一所学校的成就需要很长时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经过60年的沉淀积累发展,母校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性格、气质和风格:大气、厚重、乐观,有大器之感。但是,学校的成功除了基础设施配套外还在于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及永不间断的人才链接和正确的导向。就人才的培养应该打好三种“基本功”,即:一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学习的能力;二是学习和学会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三是适应国情的能力,能吃得起苦,受得起委屈,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不断进取的上冲力。也许,这样的作为可以形成母校一代代人具有的独特精神气质。总感觉在当前情况下,母校应该把提炼“朔师魂”方面的工作放在更紧切的日程上。既然是大学规制,就应该有大学气魄、大学风采。记得一位名人说:大学不是大楼多,而应该是大师多。我以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作为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包括从母校走出的学生)、甚至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应该为母校未来的发展共同谋划一个大的可行的框架,然后凝集在新的校训里,让一代代的“朔师人”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目前,应该借学校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的劲风,开办一个长期的“论坛”,把母校的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面向社会一一展示,让更多关心朔州教育事业和朔师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提炼朔师的高品质、大境界;同时,可以征集更多的“故事”,深化社会印象,扩大学校影响。母校有历史悠久的故事,经过师生的口耳相传,更能传承一代代“朔师人”志气高洁的学者气质、规范高深的治学态度、爱国爱校的赤子之心、经得起名利和欲望诱惑的考验之态,让更多的学子因心向往之而入住。
扬长避短乃智者所思所为所行。朔师应该不懈地坚持为朔州教育事业的整体、均衡、快速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的办学理念。毕竟,我们是由师范完成的蜕变啊。为此,我建议母校在各种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搞一个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在无法开办附属中小学的现实形势下),把临近毕业的学生在科任老师的组织下包下某一个乡镇或者某一所中小学校不间断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等条件许可时让低年级的同学也参与进来提前锻炼。同时,可以联系老校友义务帮教授课。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为许多学生的一生有为奠基,更能为朔州教育事业不断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我自己在参加工作后的五年间教书比较受学生欢迎,就得益于实习时母校实行的是集中实习制。学生们既可以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又能及时从带队老师和所在学校的老教师那里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还可以使交际能力有长进,学会与同事和谐相处。我实习时教的是六年级毕业班数学课,任务艰巨压力大,我的收获也大。时至今日我仍然感觉就师范类学校的存在和发展而言,实验基地的推出是一个有效果的好办法。
感恩无时不在,纵有万语千言也无法准确表达我对母校的依恋和感激,近20年来,无论工作多忙我都没有间断过学习,我一直在借用母校结成的双翼而扶摇。惟衷心祝愿母校早日向“大师级”的大学豪迈迈进!
作者简介:尹志刚,男,1970年9月生,平鲁区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1991年在朔师169班学习。现任朔城区南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