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文明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征程刚刚起步。怀着美好的憧憬,我从晋北一个小山村进入朔县师范学习。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当时出生在世代务农家庭的一个山里娃来说,太重要了。它不仅是改变了身份(由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命运(毕业后就成为当时大家追求的领工资、吃商品粮的国家工作人员),更关键的是让我进入了追求知识的大门,并成为了我人生道路的新起点。
我出生在三年困难时期,成长在十年动乱中,在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的大潮中,用了九年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谓学业。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在农村高中毕业,接受的是不完整的教育。1978年,第一次高考失败,但通过了县里组织的民办教师招聘考试,由此在本地一个乡村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在群山的怀抱中,外边的世界,成为我心中美好的憧憬。课余,我不离身地带着几本新高中课本,一有闲暇就刻苦攻读,一年后,考入当时的朔县师范求学。
从县城乘火车到朔县很近,大约1个小时。下车后站台上有接新生的老师与同学。我们把行李放到拖拉机、卡车车斗上,然后跟着领队步行前往学校。大约1小时后,学校到了。学校在县城东南方约5公里的一个叫新安庄(原名“米昔马庄”)的村庄,以原先的一座天主教堂为基础,后来加盖了许多平房。这就是始建于1949年3月,享誉塞北的山西省朔县师范学校。校园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各条主干道两旁栽满了杏树,每年春天杏花盛开,满园春色,到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果实累累,统一摘下,分发给师生品尝。住宿区还有一些四合院,静谧的园景,再冠以别致的名称,令人心旷神怡,记得我们开始住的宿舍就在一个叫柏树园的地方。图书馆利用教堂主体,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以高、直、尖为特色。高大的形体由于正扶壁的作用显得薄而轻快,向上挺拔的尖拱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将人们的精神引向穹苍,寄托着教徒对天国的仰慕与向往。刚开始不大懂这些,但每次进入图书馆大厅,抬头仰望时就有一种类似的感觉,总觉得特神圣。这里作为图书馆,更显作为人类进步阶梯的书籍的珍贵以及知识的崇高。
1980年前后,是一个激情荡漾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冤假错案的平反,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高考的恢复,农村改革的启动,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无不令人心潮澎湃。怀着无限的期望,我们从四面八方齐聚这所塞北名校。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是当时青年学子的普遍追求。记得当时有一个口号:把被“四人帮”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不用老师督促,不用上课点名,同学们都非常自觉、主动地学习。记得我们上一届的同学用功太猛,学校担心影响学生身体,竟然宣布取消一次期末考试。
我们105班生源绝大多数是参加文科高考的(当时大中专联考),所以学校特意安排了一位老教师作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高树梓,是天津人,“文革”前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是当时学校的少数几位语文教学权威,学识渊博,课讲得非常精彩,尤其是特别要求我们背诵古文与古典诗词。我后来又考上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的兴趣是在那时培养起来的,同时,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记得我们几位同学比赛背诵《唐诗三百首》,当时大约记住200多首,后来我上大学后又增加了一些,共背诵了古典诗词500多首。虽然学校地处塞北乡村,但老师却来自五湖四海。记得有一位教心理学的韩老师是山东人,1957年大学刚毕业分到师范就被打成右派,回到原籍,1979年刚刚平反恢复工作。他的山东话不太好懂,后来习惯了,觉得蛮有韵味。还有一位数学老师,课讲得很好,只是结婚很晚。他当时大约40多岁的样子,但小孩还在蹒跚学步。据说在大学时有一位女同学看上了他,向他表达爱意。他说咱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个人问题先放在后面。如此,错过一次机会。毕业后分配到朔县师范工作,敬职尽责,也顾不上谈个人问题。上世纪70年代,全国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他被派到省城培训,又有一位大龄女学员向他示爱,但他又说咱们现在主要是学习推广优选法,个人问题先放在后面。这样,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后来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才在附近村里找了一位媳妇,总算完成了终身大事。当时我们觉得这个老师很可爱。还有一位音乐老师叫靳翠芬,“文革”前山西大学音乐系毕业的,歌唱得好,人也长得漂亮,同学们很喜欢她的课。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有两位,一年级时是杨爱清(杨虎)老师,年轻有为,有朝气,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二年级班主任是王运才老师,文革前山西大学教育系毕业的,运城人,教我们教育学,但是他喜爱体育,是校篮球队教练。遗憾的是,自毕业后再没见过这些老师。听说高树梓老师后来调走了,王运才老师已经仙逝,杨虎老师在大同工作,前几年通过几次电话。当时学校的党委书记是贾世英老师,觉得他开会讲话很有魄力。十几年后,我已在现在的单位山西师大工作,贾书记在雁北卫校任书记,有一次到临汾开会,正好巧遇,相见甚欢,交谈了一个晚上。当时的校长叫刘汉卿,开会讲话一板一眼,给人印象比较严谨,我们的毕业证上有他的名章。
两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到了1981年7月,毕业来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记得当时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词是: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也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时代强音。没想到,今天相会,已经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原籍山阴县史家屯乡初中任教,担任语文、历史教师,同时兼班主任。少年心事当拿云。在备课、批改等繁重的教学任务间隙里,大学梦,像一簇火苗,时时跳跃在我的心中。
当时,由于整个乡里没有英语老师,英语,成了横亘在我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就在自己陷入求教无门的苦闷时,无意间收听到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初中英语教学节目。这一发现使我如获珍宝,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收听两次。窗外林涛阵阵,屋内静心倾听。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是靠着这种方式,我收听完了初中英语教材,在发音、语法等方面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打下了基础。
一位作家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经过几年的自学,1984年,我考入了雁北师专中文科。虽然不太满意,但还是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来到这所坐落于朔县乡村(吉庄村)的高校求学。记得有一位老师鼓励我说,只要永不放弃、不懈努力,在哪里都可以收获成功的果实。他还用身边的事例告诫我:如果怨天尤人、得过且过,满腹才华就可能被淹没在似水流年中。大二时,机会终于来了,在一个专业只有一个名额的中期选拔中,我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山西师大中文系三年级读书,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1988年7月,大学毕业,因成绩优秀,我被留校到戏曲文物研究所工作。这成为我人生道路、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有关戏曲文物的学习、考察、研究工作。戏曲文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田野调查是基本手段。20多年来,我与同仁一道走遍了三晋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对相关文物古迹进行考察。拍照、拓碑、测绘、记录、采访……多年的积累为相关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持续的勤奋努力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1993至199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科研方面,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编、参编著作5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委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党务基层工作者,200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年任助教,1995年任讲师,2001年任教授,2010年被评为二级教授。社会兼职: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副会长。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之一。我与教师、师范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接受过中国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师专、省级师范大学、部属师范大学;教授过各级学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人员。可以说,我是一个典型的师范人。而成就为我事业的起点,就是我亲爱的母校:朔县师范。今天,原来的朔县,已成为中国新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成为一座正在崛起的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朔州市。母校也与时俱进,早已迁入朔州市,并又一次有了新校区,明年将正式升格为朔州师范专科学校。我为母校的发展与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2011年7月9日于临汾
作者简介:车文明,男,1961年12月生,山西省山阴县玉井镇范家屯村人,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山西省朔县师范学校学习。1981年8月至1984年8月在山西省山阴县史家屯乡初中任教。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山西省雁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学习,1986年9月中期选拔至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8年7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在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同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原单位工作。2001年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现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社会学术兼职: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副会长。
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考古》、《世界宗教研究》、台湾《民俗曲艺》、《戏剧》、《中华戏曲》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要有《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等。主编、参编5部,主要有《蒲州梆子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中国古戏台保护与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等。
获奖: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2004年山西省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山西省首届“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6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山西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称号、2006年中国高校第四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艺术类二等奖、200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