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们怎样读书
13525400000024

第24章 我们怎样学习图画、音乐(2)

第一种,眼高手高,当然是艺术修养最深的人。自来的大画家、大美术家,都是属于这类的。他们有伟大的人格与高远的眼光,能窥察天地的心,同时又有微妙的手腕,能够表现宇宙的真相。例如米叶(Millet),有强大的宗教心,卓越的人格。故能不受当时法兰西的贵族艺术的诱惑,而独自发见平凡的伟大与自然的美趣。不顾世人的嘲笑与饥寒的交迫,而独自运用其坚秀的画笔,以描写农人的生活与田园的风景。所以他是近代绘画的始祖。又如赛尚痕,有热烈的主观,坚强的个性,故能在自然物中发见形体与色彩的独立性。不为当时盛行的印象派所诱惑,决然舍弃了裕福的银行业,而埋头在形与色的研究中。终于用了他的力强的手腕,在静物画中创造了形与色的独立的世界。所以他是现代新兴艺术之父。

第四种,眼低手低,与第一种正反对,不消说是艺术修养最低陋的人了。那种人对于美术,既不会鉴赏,又不能创作。实在是与艺术无缘的人。这种人大概过于执着于理知,或萦心于利害。故其头脑完全理知化,而生活枯寂无聊。他们对于周身的事物,但求利于实用,而不讲形式。他们的生活,只有打算,而没有趣味。他们欢喜种菜,不欢喜种花;欢喜养鸡,不欢喜养鸟。这种人在世间,只可派他们做一种机械的工作,实在不可请他主掌某种事业。他们只能做车站里的售票人,或邮政局里的邮务员,但不可请他们当站长或局长。因为在文化生活的社会中,美感是何等重大的要素!故凡一个机关的主宰者,必须具有审美的眼光,与对于人生的丰富的趣味,方能适合于文化生活的社会。

第二种与第三种,孰优孰劣?我们要费心较量一下了。

眼高手低者,眼的修养丰富而手的练习缺乏。即精神的修养多而技术的练习少。即能赏识艺术,而不能描画,文人便是其例。他们所研究的文学也是艺术,他们大都富于精神的修养,有高尚的眼识与风雅的趣味。他们虽不执笔描画,但对于形色的世界都有情缘。有的欢喜写字,有的欢喜刻印,他们在书法金石上吐露着其极精微的美术心。所以他们对于画,大都能赏鉴。但是他们到底不曾受过专门美术的基本的训练,故其赏鉴力必有一个限度。关于技术上的事,例如色彩的谐调、线的势力、形状的感情、笔致(Touch)的情味等,到底是专门的功夫,不是Dilettante所能深入的境地。但他们能着眼于画的意味、风韵、气品、趣致,故其绘画鉴赏大体是不错的。

眼低手高者反之,眼的修养缺乏而手的练习纯熟。

即精神的修养少而技术的练习多,即能描画而不能赏识艺术。画壁上广告的漆匠司务便是其例。他们并无何等非凡的抱负,也无何等伟大的人生观、艺术观,不过是一个职业的画工,全为了生计而描画。但他们大都略具感觉的天才,对于形色有敏巧的手腕,能描得十分逼真。试看西洋的杂志上的广告画,颇有几幅惹眼的作品。然而仔细一看,即可知其为表面的手上的模仿,与心灵是全无交涉的。上海各马路上的广告牌中,仅有几幅惹眼的画(大都是西洋漆匠画的),也是这一类的东西。

严格地说来,在美术上,眼与手是相连关的。眼不能离了手而独进,手亦不能离了眼而自高。上文所谓眼高手低,或眼低手高,原是比较的说法。即文人对于画,眼力比手力高;漆匠司务对于画,手力比眼力高。文人与漆匠司务,在美术上孰优孰劣?现在我们可以来评判一下:

原来眼与手,在美术上的性质与地位不是同等的。眼是感受的,手是表出的。故眼是主动的,手是助成的。眼的修养是人生全部的精神的修养,手的练习是一部分的技术的练习。这样想来,眼高手低应比眼低手高为合理。因为照理,手低的人眼仅可高;而眼低的人手决不能高。所以文人虽不弄丹青,而“诗中有画”;漆匠司务虽日事描摹,而其去画家几甚远也。

诸君在学校里学习图画,在上表中应占居哪一格的位置?第四格不必说,最好当然是占居第一格,以大画家为模范。——诸君是普通学校的学生,非专门的美术研究者,在分量上当然不能拟大画家,但在性质上必须取法大画家。你们的图画须是你们的审美心的表现、人生观的发露。详言之,你们要平心静气,用忠实谦恭的态度,仔细地观察自然美。心中有了感动,然后拿起笔来描画。你们的画虽然不如米叶与赛尚痕,但你们的态度同他们一样伟大了。万一不能取第一格,则莫如取第二格,但切勿取第三格。我情愿见你们不上图画课,不描画,但不愿见你们像前述那个青年地描画。因为不上图画课、不描画,我还可希望你们占居第二格;倘像前述那个青年地描画,我就眼见你们变成一个小漆匠了。

(《中学生》)

音乐学习的方法

仲子通

我国自废除科举建设学校以来,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时代,一般学者的思想上,只有《四书》、《五经》一类的旧书,谈不到科学,更谈不到艺术。自从学校产生之后,渐渐倾向到科学方面。近几年来,艺术的思潮,更膨胀一时,不可谓非艺术界的一种好现象。

说到音乐在西洋艺术界的地位上,是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原来音乐是人们情感的表演的一种工具。观乎西洋乐风,趋向热烈,富有强烈的刺激性。因此民族性上,养成勇往和激昂的精神。中国乐风,主在静默,富有淡泊的孤僻性,所以几千年来的民族性上,养成畏缩和保守的习惯,可知音乐影响于国民性,关系非浅。研究教育者,当不能以音乐非学校主要的学程,遂不加注意。所谓音乐教育的目的,原欲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受音乐的熏染,得以陶冶高尚的德行,涵养纯洁的思想,振作勇敢的精神,造就学生完全的品格。但考察以前的音乐教育状况,实际上难能得到美满的效果;这原来是国内缺乏音乐人才。大都从事音乐教育者,都未曾有相当的音乐程度和深刻的研究,故势必不能达到完美的目的。

我国自有学校以来的音乐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废除科举建设学校的初年间,这是日本国民性化的音乐教育时间。因为当时废除科举之后,教育界的重心,注意建设学校,所以一般研究教育者,都往日本去留学。后来我国学校的一切制度上,都采用日本的学制。故当时学校内所唱歌的曲调,大半是日本民间流行的时曲,现在乐谱上习用的简谱,还是当时由日本流传过来的。我记得我儿童时代所唱的歌曲,现在如再细味地唱起来,几乎完全感到一种日本化的乐风。还想着民国二年的夏季,停泊在南京的日本军舰,邀请我国的官场和教育界去参观他们军舰上的军事设备,舰上的日本水兵,竭诚招待,演奏欢迎曲,可是他们所演奏的欢迎曲,就是中日之战日本的凯旋歌。但当时参与的一般大人物,不但无羞耻之心,反而大鼓其掌,赞扬不已。这是何故呢?因为引起他们儿童时代的歌唱兴味,故在无意之中,很热烈去表同情,这虽是日人用刁顽手段来当众侮辱我国的官吏,实在是受着日本国民性化的音乐教育的一个教训。

第二个时期是个宗教化的音乐教育时期。自从欧风东渐,欧美的负着传播宗教的使命者,分向我国各处去传教。传教唯一的方法,是讲道理,分糖果,送画片,唱赞美诗。一般无知之徒,只要有得听,有得吃,有得看,就一步一步去就范了。故现在内地各处,到处都有教堂的建设,耶稣的信徒比我们总理的信徒,还要多上几倍。在通商大埠,还设了许多教会学校,是借着办学的名誉,来做传教的中心点。我国青年学子,尚不知已经误入文化侵略的园子里,反而以为我们是教会派的学生,多么神气啊。

于是“耶稣爱我,我爱耶稣”这种赞美诗,时常在他们口里歌唱着,一般未入教的学生,亦给他们同化了不少。宗教音乐的势力,早已扩充全中国了。但是现在音乐教育的情形,到底有怎样的进步,是极大的问题。故第二个时期,完全受宗教音乐的同化,讲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所以虽欲发展而不可能矣。

第三个时期是个小调化的音乐教育时期。因为音乐教育受了上面两个时期的恶化,直到如今,还是个沉闷时代。所以有一般自命时代的创作家,以为我国音乐教育不能应时代而进化,于是袭用西洋艺术浪漫派的名词,创作许多情歌,美其名曰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故最近二、三年来,无论学校里面,社会上面,大家都很高兴去唱这种情歌。这类歌曲,如当作民间的歌谣,原亦未始不可,但是现在竟有作为学校音乐教材,相去音乐教育的目的,真是太远了。故近年来的音乐教育,就在这种情歌上开开玩笑。这种情歌,算代表新时代的音乐作品,我们音乐教育,简实是要破产了。

我国音乐教育既受时代的恶化,不能应时代而进化,这就是缺少提倡音乐教育者去设法整理和创造。故要使其进化,必先造就音乐人才。更盼望大家努力去提倡;则虽不能于短时间内与欧美并驾齐驱,但总有希望将来之一日。故特作此文,为学生界研究音乐者之参考,音乐研究的范围很大,现在就学生界研究的部分,把音乐的技能和理论,择其最主要者,分类述之。

一 歌唱指南

唱歌是研究音乐的基本课程,欧美音乐学校,必具有相当的唱歌程度方可投考。唱歌以人的声带为发音器,故又名声乐。世界着名歌唱家,至少有二十余年磨练咽喉的苦功,始得成功。即似普通歌唱者,亦须经过五六年的锻炼,而后可登台演唱。大家都以为唱歌是极易成功,而不知歌唱家的成功,比较其他奏演家更难。无论歌唱家奏演家,必先受一番坚苦的训练,坚苦愈深,成功愈大。譬如歌曲家在训练时期,声带上受发音的刺激,嗓子就要失音,且咽喉时常感觉疼痛,这是歌唱者必定经过的刺激;又如器乐奏演家在锻炼期内,虽然亦有受苦的情形,像弹奏钢琴者,手臂酸痛;吹奏喇叭者,唇部刺痛,但总没有歌唱者刺激的厉害。因此歌唱家,很不易成功,研究歌唱者,须有下列几种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