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们怎样读书
13525400000023

第23章 我们怎样学习图画、音乐(1)

为什么大家要学图画

丰子恺

不欢喜图画的人,心中往往这样想:“我将来并不想做画家,并不要靠画图吃饭,不会画图打什么紧?图画课不上也不妨。”

又有人这样想:“学了图画有什么用处呢?做官不用画图,做校长不用画图,做父亲也何尝要画图?我们的县官,我们的校长,我们的父亲,都不会画图,都很好地在那里做官、做校长、做父亲。学了图画有什么用处呢?”

然而诸君想错了。假如照诸君所说,中学校里的图画课是为欲教学生做画家而设,将来诸君长大起来,我们中国的四万万人全体是画家了!世间哪会有这样的事?故可知学图画决不是想做画家。

其次,假如照诸君所想,学校中的功课要直接有用处才应该学习,那么中学校的课程表上的科目大半可以废止了。因为在一般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个每天在解方程式、烧试验管、探显微镜呢?故可知学图画不是要直接应用的。

学图画决不是想做画家,也不是要在将来直接应用。

那么,为什么大家要学图画呢?诸君务须先把这个根本问题想一想清楚,然后跨进图画教室去。现在让我来代替怀这个疑问的诸君解说一番:

假如有两个母亲,都到衣料店去购买绸布,为小孩子做衣服。一个母亲很有钱,买了时髦的绫罗缎匹来;可是她不会裁缝,衣服的质料尽管贵重,而孩子们穿了姿态十分难看。如有一个母亲虽然钱很少,只买了几尺粗布,但是她对于服装样式很知道美恶,又长于裁缝,故所做的衣服虽然只是一件布衫,而孩子们穿了怪有样子,令人觉得可爱。

又假如有两处饮食店,一处烧菜用的材料都是山珍海味,可是不会调味,油盐酱醋配得不宜,盛菜的器皿和座位也粗污而不讲形式。一处材料虽然只有蔬菜之类,但滋味调得恰好,盛菜的器皿和座位也清洁而形式美观,令人入座就觉得快适。

假如诸位遇见这两个母亲和这两处饮食店,请问赞许哪一个和哪一处?我想一定赞许后者的吧。因为我知道诸位都欢喜美观与快适:自修桌上欢喜张一块洁白的桌毯,讲义夹的封面上欢喜画一点装饰画,星期日出门的时候欢喜对镜梳妆一下,或者换一套新衣服……

原来人们都是欢喜感觉的、快美的。故对于物,实用之外又要去求形色的美观,试看看糖果店内的咖啡糖,用五色灿烂的锡纸包裹着,人们就欢喜购食,且滋味的确比不包裹的好得多。所以有人说:“人们吃东西不仅用口,又兼用眼。”同是一杯茶,盛的杯子的形式的美恶与茶的滋味的好坏大有关系。同是一盘菜,形色装得美观,滋味也就甘美。馈赠的饼饵,全靠有装潢,故能使人欢喜;送礼的两块钱,全靠有红封袋,故能表示敬意。商店的样子窗装饰华丽,可以引诱主顾;旅馆的房间布置精美,可以挽留旅客……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不遑枚举。可见人们是天生成爱好快美的。

照上述的实例想来,快美之感,在人类生活上是何等重大的必要条件!为了形式美的缺乏而受损失的例,事实上也很多。就如前述的例:衣服形式不良,把贵重的绫罗糟塌了。商店装饰不美,其商业必受很大的影响。在美的要求强盛的现代,商品几乎是全靠装潢而畅销的了。

使我们起快美之感的东西,必具有美好的形状与色彩。反之使我们起不快之感的东西,必定是其形状与色彩不美的缘故。怎样的形色是美的?怎样的形色是不美的?

怎样可使形色美观的催人快感?这便是练习图画科的最重要的目的。

故学图画不是想做画家,不是要把图画直接应用。我们所以大家要学图画者,因为大家是人,凡人的生活都要求快美之感,故大家要能辨别形色的美恶,即大家要学图画。

男学生们说:“我并不是女子,将来并不要做母亲而缝衣服。”女学生们说:“我将来并不要做商人而开店,或开旅馆而布置房间。”这话显然是错误的了,因为既然是人,没有一个人不要求快美之感,即没有一个人可以没有辨别形色美恶的能力,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学图画。

诸君身上的服饰,桌上的文具,起卧的寝室,用功的教室,散步的庭园,哪里一种可以秽恶而不求美观?猪棚一般的屋子和整洁的屋子,诸君当然欢喜后者。同是整洁的屋子,那一间只有萧然四壁,这一间壁上有画框,窗边有菊花,诸君当然欢喜这一间吧。因为画框和菊花,把这屋子里的冷酷而无生气的空气化成温暖、生动,而使人觉得可亲了。诸君的社会中有美丽的公园,有清洁的道路,有壮丽的公共建筑;学校里有可爱的校园,畅快的运动场,整洁的自修室,庄严的会场,雅致的画室;家庭中有清静的院子,温暖的房室,悦目的书画、盆栽和陈设。这等便是诸君的县官、校长、父亲等为诸君设备着的。诸君以为做县官、做校长、做父亲都不必画图画,其实他们没有一人不常在画图画。不过他们的图画不画在纸上,而画在地方上、学校里、家庭中罢了。他们在地方上、学校里、家庭中应用着他们的图画的修养呢!假如他们没有图画的修养,没有对于形色美恶的鉴赏力,没有美术的眼识,诸君一定不得享受这般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幸福,而将在秽恶不堪的社会、牢狱式的学校、猪棚一般的家庭中受苦了。

感情的快不快、形色的美恶与图画的练习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请就这一点想一想。

例如窗下的几上,放着一个白的盘子,盘中盛着两只苹果。卖水果的人看见了,也许不感得快美,而漠然置之;馋食的小儿看见了,非但不感得快美,反而苦得垂涎吞唾,也未可知。但诸君当然不像他们,诸君倘平心静气,而仔细地对这盘苹果眺望,凝神地眺望,就会渐渐地对这现象发生美感。

最初只见红色的苹果。凝神地眺望,渐渐看见它不但是红色,还有淡黄色、淡青色,以及别种变化复杂,不可名状的色,作成着一种美妙的配合。当窗的阳面,有一部分发出特别鲜明的光辉;背窗的阴面,有一部分变成深沉的紫色或黑色。还有红的苹果和白的盘子的美丽的调和,苹果映在盘子上的反光,盘子映在苹果上的反光……越是观察,越是觉得其美丽;越是描写,越是描摹不尽。不要像卖水果的人地只当他几个铜板一只的苹果,不要像馋食的小孩地只想吃它。要平心静气、屏绝杂念,用谦恭的态度,当它是一种素来不曾见过的珍奇的现象而观察起来、描写起来,包你在一盘苹果中可以发见无限的美。于是在瓶花中,在院子里,在田野间,到处可以窥见美的世界,探得自然的神秘了。

但是谦恭的态度,忠实的观察与描写,是最重要的条件。违背了条件,虽画了十年,犹之不画。诸位必须为描画而上课,切不可为上课而描画。倘为了服从学校的定章,或为了争得图画的分数,而敷衍塞责地描画,不但不能得到美的修养,连志气也坠落了。

所以图画是探求宇宙间的美的一种学业。既能发见事物的美,必能区别其反对方面的丑。故图画练习,可以养成对于形色的美恶的辨识力,可以得到感情的快适,可以增进人生的幸福。

且不说什么人生的幸福。至少,可以免除一种可笑的愚举。世间往往有出了许多力,费了许多金钱,而反受识者的讥笑的愚举。富商的家里购备着红木的家具,然不解趣味,其陈设往往恶俗不堪。好时髦的女郎盲从流行而改装,然不辨美恶,其徒劳着实堪怜!就如前述的母亲,出重价为孩子制了衣服,反而在这里受我们的批评,岂不冤枉!

诸位将来毕业之后,无论研究何种专门学问,从事何种社会事业,无论做官、做商、做农、做工、做先生、做兵士,切勿忘却了你中学时代所修得的图画的趣味。不然,你便失却了人生的幸福,而坠入荒凉寂寞的苦境了。

所以图画是人生的永远必修的课业。

(《中学生》)

眼与手

丰子恺

凡美术修养,都是眼与手的磨练。例如学图画先用眼感得了,然后用手表出。故学图画就是练习眼光与手腕。

欧阳修说:“作文有三多,多读、多作、多商量。”

在图画上也是同样,不过思索地读,换了感觉地看。即“图画有三多,多看、多描、多商量”。

看有两种:一是察看自然之姿态,即平心静气,用谦恭的态度而静静地观察自然界的微妙的美。二是参看名家或先进者的作品,即观摩他人的表现方法,以资自己的参考,但又不是模仿。

但自然物与艺术品,都含有深刻微妙的神秘性,不是凡有眼的人都能同样地看见的。这好比一面镜子,各人对镜,因自己的相貌的美丑而所见各不相同。例如一盘苹果,在现代德国的大画家赛尚痕(Cezanne)能发见自然的生命,但在卖水果的人只看见几个铜板,在馋食的小儿只觉得垂涎。又如冬尽春归,早梅乍萼,在诸位看见了觉得有无限的欢喜与生意,可以画一幅图画或作几首新诗;但在一种无知识的市井鄙夫,就茫然无所感觉。因为诸位读过书,有了修养,知道青春的可贵,芳菲的可爱,故能在梅萼中看出无限的美感与生意;无知的市井鄙夫虽然同样地有一双眼睛,却梦也不能见到这些微妙的事。

这样说来,看的修养就是吾人的精神的修养,眼的锻炼就是吾人的人格的锻炼。换言之,吾人的眼有两副,即肉眼与心眼。图画所用的眼,正是心眼。看自然物与看艺术品,都要用我们的心眼。而心眼的练习,就非常广泛。

诸位在学校里读书、求学问、养品性,可说全部是心眼的练习。故所谓“多看多描多商量”地看,所用的不是肉眼而是心眼。倘然不事心眼的修养而仅用肉眼,无论你游遍了天下一切名山大川,看遍了世间一切大美术馆,犹之不看,于美术修养上全无裨益。

讲到描,这是我们对于自然美感动后的发表。因了发表,而感动更加切实,且更加深刻了,所以要“多描”。

在专门的画家,当然以描为主要目的;但在普通学生,宁可说描画是美感涵养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们的图画课目的并不在于产出画幅,而在于修得对于形色的美恶的辨别力,而美化全般的生活。不过因为描与看有互相补助的关系,所以要多描。上图画课,便是描的练习的时间。但须平心静气地、谦逊地、忠实地描写对于自然所感得的美,却不在于所描成的一幅画。我们不要得这幅画,但要得这两小时间的实习。实习是主目的,这幅画是副产物,保存它固然好,不保存也无妨。故所谓“多描”,是说描的时间多,不是描的画幅多。前述的现代德国大画家赛尚痕,一天到晚,不绝地描画,稍不满意,就把画塞在火炉里,不塞在火炉里的,也只抛弃在身旁。一经脱稿,不再回顾。他的友人们常给他收拾、保存,或从火炉口中拦夺他所要烧毁的画幅,这些就是今日流传于全世界上的名画。

赛尚痕的作画的态度,真是千古的模范!专门的画家尚且如此,普通学生岂可抱了功利的心而学图画!从前有一个好学的青年,拿了一册装订精美的自己的图画成绩,去请一位见解精深的先生指教。先生翻开他的成绩来看,见他描得十分工致,可是所描的大半是从画帖,甚至香烟牌子上临摹来的;即有几副写生画,也是刻画难堪的机械工作,全然不是从美的感动而来,全然不是自然的忠实的写生。先生看了,一时对他无言可说。那青年得意扬扬地静候先生的指教,他料想起来多半是褒美,因为他画了这样工致的一大册。可是先生尽管默默不语。青年不耐烦了,开口问道:“先生请指教,我的画如何?”先生仰起头来,看见玻璃窗上一只苍蝇,正嗡嗡地在玻璃上钻,努力想飞出去。先生就指着这苍蝇说道:“你的画同这苍蝇一样。它十分努力,一心想到庭中去飞翔,但不知道有玻璃在拦阻它的前程。所以它的努力完全是徒劳!它已经钻了好久的工夫,然而一步也不曾走进庭中。你也十分努力,一心想到艺术的殿堂中去遨游,可惜走错了方向。你积年累月地描了这一大册,然而一步也不曾跨进艺术的殿堂。”那青年听了这话,脸色立刻青白了,没精打彩地挟了那画册回家而去。

这青年是抱了功利的思想而描画的人。功利的念头犹之那块窗玻璃,在拦阻他的前程。我说学图画要“多描”,但切不可像那个青年地多描。诸位中倘有用过这青年那种功夫的人——例如注重成绩,欢喜小成,或醉心于名誉,因而不耐忠实的写生,专好依赖他人的作品,而从事刻画临摹——务请立刻觉悟,打破那拦阻在你前面的玻璃。不然,就同那只苍蝇一样了。

眼多看,手多描,是图画练习的主要功夫。此外还要“多商量”。那个青年挟了画册请先生指教,便是商量。

倘这青年有悟性,听了这先生的逆耳的忠言而悔悟了,从此改变其描画的态度,因而探得了正当的门径,这便是从商量而得到的益处。诸位阅读我这美术讲话,也是一种商量。万一我这些话对于世间的学生们的图画课业上有了一些影响,则我虽不能帮助诸位的图画练习的主要功夫,尚可效辅助之劳,不算白白地占了许多篇幅。

上面已把图画上的眼与手的练习说过了。世间人们的眼与手的美术的修养,有深有浅,各人不同,因而眼与手的能力的高下也有各种形式。约计之,不外四种:

1.眼高手高。

2.眼高手低。

3.眼低手高。

4.眼低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