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根据联合国2008年公布的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数据,中国是0.469,明显地超过警戒线(0.4)。有学者指出,如果在考虑到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灰色收人(即不正当、不合法的收人),中国的基尼系数,很可能在0.5以上,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个情况,与中国所要实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明显是违背的缓解与缩小贫富差距,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切都需要执政的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扬对于社会各阶层的爱,特别是弱势群众的爱和对人民大众的爱。
六、创新之爱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发展。他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将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
他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时期。
2.1842—1897年为蒸汽和钢铁时代。
3.1898年以后为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20世纪40年代后,又进人信息技术(IT)革命的时代。
的确,蒸汽化、电气化与信息化,带动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爱迪生是电气化时代的代表。而他热衷于发明创造,完全是出于他对于发明与创新的热爱。他一生中,有两千多项发明创新,例如:留声机、白炽电灯、晶体管、电影、有轨电车,等等。他的一系列发明创新,推动了时代向电气化的前进,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是企业家创新的代表。
福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场主家庭,幼年在农场协助父亲劳动,非常艰苦。他从小就对手表等机械有浓厚兴趣。17岁时,他去底特律的汽车工厂工作,同时做手表修理工作,以增加收人。他从手表的装修中发现,许多手表零件都可以批量生产,而减低价格。后来他将这个思路,应用于汽车生产,发明了流水作业法,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实现了他要使工人都买得起汽车的理想。
从爱迪生与福特的事例,可以理解:科学家与企业家对于科技与管理创新的热爱,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小结:
唐代刘晏提出的“理财以爱民为先”,今天来看,仍然是经济建设与经济治理的正确原则。
经济发展,必须要从“爱民”出发,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首先要承认每个人(或家庭)的财产权。剥夺个人财产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必然要失败的。
市场经济与必要的政府调控都应立足于对人民大众的爱,创造让人民大众,包括大、小企业家发家致富的条件。
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要关爱弱势群体——基层工人、农民工、贫困者、残疾者、无依靠者和老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应大力弘扬。
要积极提倡对创新之爱,发扬创新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这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
爱与和谐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和”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谐”两字,自2005年以来,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主导性思想。在国内要建立“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倡导“和谐世界”。
在当代世界,和谐是一种适应时代总趋势的价值观,是世界与中国人民的正确的努力目标。对每个人来说,人生和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也是最大的幸福。
本章论述爱与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和谐人生与和谐内心的关系,作为全书的尾声。
一、爱与和谐世界
(一)人类之爱与世界政治和谐。
在人类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是符合人类本性的,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所必需的,也是载人联合国宪章与国际公约的。
和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涵。所有的普世价值,都来源于对人类之爱。
和平、正义、平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与世界的政治和谐直接相关。
人类历史上,人民饱受战争的伤害。20世纪中叶,军国主义的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发起侵略战争,使全世界遭受浩劫。二战中,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
二战以后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宪章》在“宗旨”中对“和平”与“正义”作出了规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关于“平等与自决”,它规定: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国际争端,只能以和平、正义来处理。世界各国,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在行使国家权利上,都是独立而自由的。这些都是普世价值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
二战以后,特别是1979年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没有发生世界性的战争,世界的和谐有较大的进展。
但是,局部战争还不断发生,国际强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对于世界的和谐,还构成严重威胁。
在人类互爱的基础上,实现全世界的政治和谐,还任重而道远。
(二)人类之爱与世界经济和谐。
二战以后,世界明显地区分为两大部分,即发达国家(也称为世界北方)与发展中国家(也称为世界南方)。
发达国家(地区)主要是在欧洲、北美、日本与澳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土地面积占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都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两类国家差别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7—19世纪以来的欧美国家经历工业革命后,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较早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使科技、经济与军事实力得到快速的发展。他们采用帝国主义的政策,侵略亚、非、拉广大地区与国家,将这些国家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掠夺这些国家的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严重地抑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二战以后,殖民地国家与人民经过不断的斗争先后取得了独立。但是由于在资源与经济上长期受西方国家的掠夺与剥削,经济发展比西方落后了许多年,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中,普遍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西方社会占全球百分之五的人口消费着全球三分之一的资源。而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严重营养不良。
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经济已经呈现出新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不论是美国、西欧或日本,都出现了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趋势。西方国家只依靠本国的市场已经不够容纳它们的生产能力,他们必须要依靠全世界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上去,就不可能有广阔的世界市场。
当代世界,只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繁荣,才能挽救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也需要有发达国家在科技、管理与资金上的帮助。从世界经济来看,必须要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也就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富裕,才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唯一途径。
在世界经济中,既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相互支持(南北合作),又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相互支持(南南合作)。
追忆一下墨子的学说是有益的。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人类需要互相的爱,才能有互相的利益。
有人可能认为,人类的互爱是一种空想,是乌托邦思想。其实并非如此。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的汶川县发生7.8级强地震,2010年1月1 2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
这几次地震后,全世界都伸出援手。汶川地震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印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拉克、巴勒斯坦、也门、几内亚等发展中国家,都立即提供资金或物质的援助,对于解救受难灾民和灾后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是人类互爱的体现。从长远看,世界各国的自爱与互爱,必将使全世界走向和谐,全世界经济愈益繁荣。
(三)人类之爱与世界文化和谐。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也将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是人类历史上的长期现象,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不同文化为什么有可能融合?
本书在前面几篇中已经阐明,不同文化融合的基础是它们具有一些非常相似或相同的理念,主要的共同理念就是人类的爱。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都以“仁爱”作为最高价值。
世界各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都以“自爱”与“爱人”作为最高信念。
可以认为,爱,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语言,是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语言。
因此,人类之爱,就是世界文化和谐的共同基础。
在当代,应当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不应当将各种文化孤立起来。不同文化之间不应该互相歧视、敌视、排斥,而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形成全球性的和谐多彩的人类文化。
需要指出,在文化的多元性中,确实存在进步与落后的区别,例如,科学比迷信进步,民主比专制进步,自由比奴役进步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逐步形成的以科学、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无疑是人类文化中的主流性的进步方向。这种进步文化,并不只适用于西方国家,而且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中国古代传统体制与哲学中,是缺乏这种文化思想的。20世纪初期,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什么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史的开始,就是因为“五四”运动为中国引进了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今天,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继承“五四”的传统,继续宣扬科学、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论与进步思想。
人类的进步文化,虽然许多内涵来自西方国家,但并不能认为只限于西方文化,它也需要吸收世界其他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我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应当被容纳在人类进步文化之中。例如以“和而不同”为内涵的哲学思想、“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己所不欲,忽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全世界来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人类的互爱并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不同文化的互爱中。
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十八岁出家阪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二十来岁便名冠佛教界。他决心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佛法,跟随过许多有名的僧人,受到天竺佛教界的尊重。他将当地的657部佛经带回中国,翻译成中文。玄奘是同时具有对于西域与中国文化的热爱的。由于他与其他高僧的翻译工作,使佛教在中国得到极大发展,使千万民众接受并爱好来自西域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