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女性就业率提高,社会化养老将变为城市养老的主导,而家庭养老将成为补充。在农村,由于大规模农村合作养老基金还未充分建立,多数农村妇女近期还将依靠家庭养老。但是,随着二元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宽,城乡差别将逐渐缩小,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将逐步拓宽,在适当的时机,农村老年妇女依靠社会化养老也是可能的。
2.婚姻状况
老年妇女的丧偶率较高,为91.3%。就城乡来看,城镇老年妇女的丧偶率最高(55.6%),其次为农村(19.3%),最后为城市(14.7%)。老年妇女的婚姻状况就反映其情感性支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来怕空”,与物质方面的需要相比,许多老年妇女情感上的需要更为强烈,她们渴望得到亲人的关心和温暖。但是,丧偶率高,意味着她们不可能得到配偶的情感性支持。因此,许多老年妇女由于缺少配偶亲情的滋养而感到空虚、寂寞、无聊。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社会压力和某些子女的阻挠,老年妇女再婚难始终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3.居住状况
从调查数据看,大多数老年妇女(75.0%)与家人同住,住养老院的比例仅为2.9%。这表明,家庭养老仍然是浙江省老人养老的主要形式。从城乡来看,城镇老年妇女与家人同住比例比农村高30.8个百分点,而农村老年妇女与家人同住比例比城市高3.8个百分点。无论城乡,老年妇女都倾向于与家人同住。因而,她们的照顾资源更多集中于家人,而不是社会。她们可以更多地从家人那里获得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
4.身体不舒服时或生病时的主要照顾者
据调查数据,目前浙江省老年妇女生病时的主要照顾者是家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子女或其配偶(74.8%)、孙子女或其配偶(12.5%)、配偶(2.2%),社会服务仅排第六位,说明老年妇女的生活照顾主要靠家庭。就城乡来看,城镇老年妇女生病时依靠子女或其配偶的比例比农村同类比例高出31.3个百分点,农村老年妇女生病时依靠子女或其配偶的比例比城市同类比例高出5.7个百分点。对,生病是生活中比较重大的危机事件。在这一危机事件中,她们需要获得支持。子女对其提供了工具性支持,住院时陪护、生病时照顾,从而有助于激发其生命的潜能,度过这一生命危机。
(六)老年妇女的社会正式支持系统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老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男性人口有6338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48.76%;女性有66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1.24%。8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有455万人,占37.95%;女性有744万人,占62.05%。从数量上看,老年妇女多于老年男性。同时,老年妇女也是老年人中最脆弱的群体。与男性老人相比,她们无退休金或退休金低,寿命长,寡居期长,家庭负担重,再婚难,医疗保险不足。因此,她们比男性老人有更多的难题。可以说,老年妇女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老年妇女脱离了主流社会,最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心来维持她们的生活质量。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这些社会支持网络是怎样影响和作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笔者的理论假设是:(1)老年妇女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2)老年妇女安度晚年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而这些资源的提供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完成。
1.研究方法
借助数据和访谈资料,笔者构筑了老年妇女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由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构成。
本研究使用的资料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已有权威调查数据再分析。比如,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相关资料(汇总数据集);北京大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年“老年人口与健康调查研究数据”(原始数据);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实施的2000年“城市社区老年服务体系研究”调查项目;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省老年学学会、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实施的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数据;教育部立项的2003年“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老龄问题研究”课题;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实施的2004年“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行机制研究”调查等。第二部分,实地调查资料。2005年1月,在杭州市、湖州市、衢州市随机抽取的3个街道3个乡(每个市1个街道1个乡)中选择48个个案进行深度访谈,并作出详细的访谈记录。在个案的选取上,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
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其中,深度访谈法的分析思路如下:
对个案记录中的“信息码”进行分类编码。
(1)类别的编码:个案调查涉及的问题分为四大类,每一类在其类别名称中选取两个字以它们的汉语拼音声母作为分类。经济供养为“JG”、生活照料为“SZ”、精神慰藉为“JW”。
(2)个案的编码: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
(3)案主的编码:一般用案主姓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为案主的编码。
(4)话题的编码:用英文字母A、B、C、……来表示话题1、话题2、话题3……
编码方法:第一组为类别编码,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第三组为案主编码,第四组为内容编码,各组编码之间用“-”号隔开。比如“JG-C1-Z-A”表示:与经济供养(JG)相关的个案1(C1)中Z姓案主(Z)对于话题A(A)的陈述或看法;“SZ-C2-L-B”表示:与生活照料(SZ)相关的个案2(C2)中L姓案主(L)对于话题B(B)的陈述或看法。
编码方案设计完毕后,课题组对所有48个个案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第一次分类整理:以各类个案和案主为分类的轴心,将每个个案中案主对三大类问题的陈述或看法一一列出并编码;第二次分类整理:以问题的类别为轴心,将每个个案中案主对于各类问题的陈述或看法归类、整理并编码;第三次分类整理:以每个个案中案主的陈述或看法反映的问题为轴心,在每个类别中再次进行归类、整理并编码。
2.研究结果分析
(1)社会支持需求广泛
老年妇女由于在社会上处于更边缘化的地位,在社会上感受到的生存压力更大。她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与困难,需要不同类型与性质的支持。从调查数据和实证访谈来看,老年妇女需要的支持内容和来源极其广泛。
她们需要的社会支持的内容没有限制,她们既需要工具性支持,又需要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主要体现为日常实务的帮助和危机的介入,比如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包括:看望、聊天、倾听、理解、安慰等,也就是情感慰藉。从我们访谈的48个个案中,选取几个加以叙述。我们只是对部分老年妇女进行深度访谈,所以并不具有普遍性。但这些描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老年妇女的生活全貌。
有的老年妇女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
“我退休早,退休工资低,吃饭够了,但身体不太好,患有糖尿病,需长期用药。需子女帮我负担一部分医药费开销。”(个案1徐大妈:83岁,小学文化,企业退休技工,有,与老伴住在一起。)
“我没工作过,一直是家庭妇女,靠老伴的退休工资生活。(个案5范大妈:76岁,不识字,从未工作过,无子女,与老伴住在一起。)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人的一切行为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分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其他需要都建立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每个人衣、食、住、行都不可少。有些老年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个人原因,没有参加过工作,无退休金;制度性原因,退休早,退休金低下;观念性原因,老了靠夫靠子,致使老年妇女需要获得经济方面的支持。
有的老年妇女需要生活照料。
“我中过风,现在整天躺在床上,动不了,女儿每天给我烧饭,还帮我翻身。”(个案11叶大妈:75岁,高中文化,企业退休工人,有两个女儿,与配偶、一个未结婚的女儿同住。)
“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请了小时工每天来买菜、烧饭,搞卫生。”(个案23朱大妈:91岁,初中文化,离休机关干部,丧偶2年,有三子三女,独居。)
“前几天我住院了,孩子们每天轮流看护,人老了多病,还要靠孩子。”(个案42王大妈:81岁,初中文化,退休营业员,有配偶,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我们这里社区服务搞得不错,前一段时间我生病需要输液,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在我家设了家庭病床,护士每天上门,好方便。”(个案28陈大妈:84岁,高中文化,机关离休干部,丧偶,无子女)
有的老年妇女由于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导致她们产生了生活照料的需求。在老年人服务领域,针对有照料需求的老人及家庭,亟须为她们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家庭照顾、机构照顾、社区照顾等,使她们过得更独立、更舒适和更有尊严。随着老年期的到来,许多老年人机体衰老,患有老年病。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职人员工作压力较大,许多老年人的子女无暇照顾患病的老人,这对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的老年妇女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持。
“儿女们不仅来帮我做事,也来和我谈天,谈谈他们家里的事,了解了解外面的情况,有些自己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与他们商量。”(个案36李大妈:64岁,高中文化,退休厂长,有配偶,有一子三女。)
“老年人最需要温暖,需要他人的问候,哪怕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一个笑容,都会开心得不得了。”(个案45黄大妈:67岁,高中文化,退休教师,丧偶,有一子一女。)
从上面老年妇女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妇女精神上的需求是多么强烈,她们是多么渴望亲情和爱,多么渴望他人的关怀和温暖。老年人从主流社会撤离后,被边缘化,产生了无用感、遗弃感,寂寞和孤独的心理油然而生。
因此非常需要家人和社会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支持。
(2)经济供养渠道多样
老年妇女在经济供养上的渠道是多样的。比如北京大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年“老年人口与健康调查研究数据”(原始数据)浙江省的资料显示,74.7%的浙江省老年妇女过去工作过。老年妇女前三位主要生活费来源是子女提供(62.4%)、离退休金(12.8%)、自己劳动或工作(8.4%)。
城市、农村老年妇女的经济支持系统是不同的。城市老年妇女以制度性的正式经济支持为主,即离退休金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经济支持,主要是子女提供和孙子女提供。因此城市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网基本上是一个以制度性的正式支持(社会保障)为主体,子女、孙子女支持为辅的混合型网络。与城市老年妇女相比,农村老年妇女的经济支持网中离退休金这一部分较少,制度性的正式支持所占比例较小,家庭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中子女支持的比例大大高于城区,亲属帮助的比例也比城市高。可见,农村老人的经济支持网是一个以家庭支持为主的混合型网络。
(3)需要照顾项目分布多样,生活照料者由不同社会角色承担
就一般情况而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衰弱,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渐减弱,需照顾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比如根据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实施的2004年《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行机制研究》的子课题项目《浙江省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在需要别人给予照顾的项目里面,最高的也是“陪医”,有12.2%的选择;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男性老人来说,在需要别人给予照顾的项目里面,最高的也是“陪医”,有9.0%的选择;对于女性老人来说,在需要别人给予照顾的项目里面,最高的是“陪医”,有15.7%的选择。在需要别人给予照顾的项目里面,其次是“打扫房间”、“购物”、“做饭”等。把年龄和这些需要照顾的项目进行交互分类和统计,并且控制性别变量,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