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经典导读
13519900000007

第7章 先秦文学(6)

夫龙之为虫也〔109〕,柔可狎而骑也〔110〕,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111〕,若人有婴之者〔112〕,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113〕。

【注释】

〔1〕说(shuì):游说,进说。〔2〕知:音义同“智”。“知之”的“之”是结构助词,与下句“辩之”语法相同。“有以说之”的“之”是代词,指君主。〔3〕辩:辩才。明:阐明。〔4〕横失(yì):同“横佚”,纵情恣意。尽之:指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5〕所说:进说的对象,指君主。〔6〕以:用,拿。当:适应,迎合。〔7〕出于为名高:想博取高名。为:为了,追求。〔8〕见下节:被认为志节低下。遇卑贱:受到卑贱的待遇。遇:待遇。〔9〕必弃远矣:一定被遗弃与疏远了。〔10〕见无心:被认为没有头脑。远事情:脱离实际。〔11〕收:接受,录用。〔12〕阴:暗地里,内心。显:公开,表面上。〔13〕阳:表面上。疏:疏远。〔14〕夫(fú):句首语气词。密:保密。〔15〕泄:泄密。〔16〕身:指进说者本人。〔17〕匿(nì):隐藏。〔18〕彼:指君主。有所出事:指做出某件事。〔19〕他故:其他事情。〔20〕徒:仅,只。〔21〕规:规划,谋划。异事:特殊的事,不寻常的事。当:适当,指符合君主心意。〔22〕知:通“智”。揣:猜度。〔23〕必以为己也:君主一定以为是进说者自己泄露的。〔24〕周:亲密。

泽:恩惠。渥(wò):深厚。周泽未渥:犹言交情尚浅。〔25〕极知:尽其所知。语极知:指讲出极为知心的话。〔26〕德:功德,功劳。〔27〕贵人:尊贵之人,指君主。过端:过失,错误。〔28〕善议:好的主意。挑:挑明,张扬。〔29〕或:有时。得计:计事得宜。〔30〕与知焉:参与、了解这件事。〔31〕强:勉强。其:指君主。〔32〕之:指君主。论:议论。大人:在位的大臣。〔33〕间(jiàn):离间。己:指君主自己。〔34〕细人:小人,地位低下的人。〔35〕卖重:出卖国君用人的权力。重:权。〔36〕借资:借君所爱,以为己助。〔37〕尝:试探。〔38〕径省其说:指说话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径:直接。省:简略。〔39〕拙之:以之为笨拙。〔40〕米盐:指琐碎小事,这里比喻具体详细。博:广泛。〔41〕多而久之:意谓语言繁琐,厌其久长。〔42〕怯懦:胆小怕事。〔43〕肆:放肆,不受拘束。〔44〕草野:粗野。倨侮:傲慢。

〔45〕务:急务,要领。〔46〕饰:粉饰,美化。矜:自美,自得。灭:掩盖。此连上句意谓:大凡说者的要务,在于懂得怎样来美化被说者自己得意的方面,而掩盖他认为可耻的方面。〔47〕私急:私人的急事。〔48〕强:劝勉,鼓励。〔49〕其意有下:指其心中有卑劣的念头。〔50〕不能已:不能抑制自己。〔51〕饰其美:把他卑下的念头加以粉饰。少:责怪,不满。〔52〕过:缺点,错误。见:通“现”,昭示。〔53〕多:称赞。〔54〕地:根据,依据。〔55〕资:借取。〔56〕佯(yáng):假装。〔57〕以资其智:来帮助他自逞才智。〔58〕内:通“纳”,献纳。相存:相安共处,与下句“危害”相对。〔59〕微见:稍加暗示。见:通“现”,显示。〔60〕显:明言。毁诽:毁谤,指舆论的不满。〔61〕誉:赞誉。异人:他人。同行:指与君主行为相同。〔62〕规:规划,策划。异事:他事。此连上句谓:赞美与君主有同样行为的其他人(以间接地赞美君主,而又不露阿谀逢迎之迹),筹划与君主打算相同的其他事(以间接地帮助君主,而又不犯扬己之嫌,不掠君主之美)。〔63〕同污:同样污行。〔64〕大饰:大力掩饰。无伤:无害,不要紧。〔65〕败:败迹。〔66〕明饰:明确地粉饰。失:过失。〔67〕多:夸耀。〔68〕毋(wú):不要。概:古代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这里引申为压平、压抑。〔69〕断:决断。〔70〕谪:过失,过错。〔71〕败:失策,失算。穷之;使他困窘。穷:困窘,难堪。〔72〕大意:大旨,主旨。拂悟:违逆,抵触。悟:通“忤(wǔ)”。〔73〕系縻(mí):摩擦,抵触。〔74〕极骋智辩: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辩才。〔75〕此道:这种途径方法。〔76〕伊尹:名挚,是商汤妻陪嫁的奴隶,他为了接近商汤,设法当上汤的厨师,借机陈述治国之道,后被商汤任用为相。宰:庖人,厨夫。〔77〕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沦为晋国的奴隶。晋献公嫁女到秦国,把他作为陪嫁小臣。他在途中外逃,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了去,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宰相。虏:奴隶。〔78〕所以:用来。干其上:求得君主的任用。干:求。〔79〕犹:尚且。役身:身执贱役。〔80〕如此其污:即“其污如此”。污:辱。〔81〕言:虚词,无义。宰虏:卑贱的代语。〔82〕振世:救世。〔83〕能士:智能之士。

〔84〕旷日离久:这里指说者与国君相处,经历了很长时间。离:经历。〔85〕割:剖析。〔86〕饰:通“饬(chì)”,整治,端正。饰其身:正其身。其:指君主。〔87〕相持:相待。〔88〕郑武公:名掘突,春秋初期郑国国君。胡:春秋时一个小国,在今安徽阜阳市。〔89〕故:故意。妻(qì):嫁给。〔90〕备:防备。〔91〕宋:春秋时诸侯国名。〔92〕父:对老年人的尊称。〔93〕亡:失。〔94〕甚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95〕此二人:指关其思与邻人之父。〔96〕厚:重。〔97〕薄:轻。〔98〕处知:处置其所知的。〔99〕绕朝:春秋时秦国大夫。晋大夫士会逃亡到秦国,晋国担心秦国用士会,便设计诱骗士会回国,被绕朝识破,他劝秦康公不要放士会回去,康公不听。士会回国后,用反间计,说绕朝与之同谋,康公便杀了绕朝。〔100〕为圣人于晋:被晋国看作有识见的圣人。〔101〕弥子瑕:春秋时卫灵公的宠臣。〔102〕窃:私自。刖(yuè):古代一种把脚砍掉的酷刑。罪刖:施以砍脚的刑罚。〔103〕间往:抄近路去。弥子:即弥子瑕。〔104〕矫:假借(君命)。〔105〕啖(dàn):吃,给人吃。〔106〕及:等到。弛:疏淡,减弱。〔107〕是:此,这人,指弥子瑕。固:原先。尝:曾经。〔108〕智当:指智谋合乎国君心意。加:更加。〔109〕龙之为虫:龙作为一种动物来说。虫:泛指动物。〔110〕柔:和顺,驯服。狎(xiá):亲昵,戏弄。〔111〕逆鳞:倒生着的鳞甲。径尺:直径一尺。〔112〕婴:通“撄”,触。〔113〕几:近,谓近于善谏。

【阅读提示】

战国时期,政治斗争十分激烈,谋臣策士到处奔走游说,他们都想得到君主的支持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生活在战国后期的韩非也曾数次进说韩王而没有成功,因此他对进说的甘苦有深切的了解。《说难》这篇文章便专门论述了游说君主之难和游说君主之术。这里集中了古今众多说客的惨痛教训,也饱含着作者欲求有为却不得韩王信用的悲愤。文章认为游说的关键在于对君主心理的揣摩与洞察,宣扬投其所好、曲意逢迎,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种进身之术当然是不足为训的,但也反映了当时法术之士的积极进取精神。文章将心理分析运用到“游说”的主体和客体,分析细密,结构严谨,是韩非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