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王士祯创立神韵说,影响极大。乾隆年间的袁枚创性灵说,沈德潜创格调说,翁方纲创肌理说,他们的创作和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
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
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主要写经世致用之文。清初散文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为“文人之文”,号称“清初三大家”。康熙至乾隆年间产生的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槐、姚鼐,他们以古文正宗自居,主张学习《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古文。以“义法”为理论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以阴阳刚柔辨析文章风格。讲究雅洁的语言、平实的文风。
清代戏剧作家作品数量都十分可观。杂剧数量一千三百种左右,传奇数量一千一百种左右。杂剧数量虽多于传奇,但清代戏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传奇方面,而又以清初传奇为重头戏。
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剧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在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从数量来看,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和其他材料的统计,清代白话通俗小说的数量大约在四百种左右;据《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清代文言小说数量大约在五百种左右。这个数字超过明代,居历代之首。
从题材类型看,白话小说在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四大小说类型的基础上,又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题材。
文言小说在志怪、志人、传奇等传统类型的基础上形成了“剪灯系列”、“虞初系列”、拟唐传奇系列。各种题材的小说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到清代,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已十分成熟,一些优秀作家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产生了《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又署鹿樵生、灌隐老人。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后辞官归隐。明亡后,被迫出仕清朝,背负传统“名节”观念的负担,心情十分痛苦。文学创作长于七言歌行。记事之作,学长庆体而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集》。
圆圆曲
鼎湖〔1〕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2〕,冲冠一怒为红颜〔3〕。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4〕。
电扫黄巾定黑山〔5〕,哭罢君亲再相见〔6〕。
相见初经田窦家〔7〕,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8〕,等取将军油壁车〔9〕。
家本姑苏浣花里〔10〕,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11〕,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12〕,门前一片横塘水〔13〕。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14〕,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15〕,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16〕,拣取花枝屡回顾〔17〕。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18〕?
恨杀军书抵死催〔19〕,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20〕。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21〕。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22〕。
若非壮士全师胜〔23〕,争得蛾眉匹马还〔24〕。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25〕,金牛道上车千乘〔26〕。
斜谷云深起画楼〔27〕,散关月落开妆镜〔28〕。
传来消息满红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妓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29〕。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30〕,有人夫婿擅侯王〔31〕。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32〕。
一斛珠连万斛愁〔33〕,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34〕,翻使周郎受重名〔35〕。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36〕。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37〕,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38〕,屧廊人去苔空绿〔39〕。
换羽移宫万里愁〔40〕,珠歌翠舞古梁州〔41〕。
为君别唱吴宫曲〔42〕,汉水东南日夜流〔43〕。
【注释】
〔1〕鼎湖: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黄帝便骑龙离开人间,后来称黄帝升天为鼎湖。此处指崇祯皇帝的死。〔2〕恸(tòng)哭:大哭。缟素:丧服。〔3〕冲冠一怒:即怒发冲冠。红颜:美女,此指陈圆圆。〔4〕逆贼:指李自成。天亡:天意使之灭亡。荒宴:饮酒荒淫。
〔5〕黄巾、黑山:汉末农民起义军黄巾军和黑山军。此处借指明末农民起义军。〔6〕君:崇祯帝。亲:吴三桂亲属;吴三桂降清后,李自成杀了吴父一家。〔7〕田窦:西汉时外戚田分蚡,窦婴。这里借指崇祯宠妃田氏之父田宏遇。〔8〕戚里:皇帝亲戚的住所,指田府。箜篌伎:弹箜篌的艺妓,指圆圆。〔9〕油壁车:指妇女乘坐的以油漆饰车壁的车子。〔10〕姑苏:即苏州。浣花里:唐代名妓薛涛居住在成都浣花溪,这里借指圆圆在苏州的住处。〔11〕夫差:春秋时代吴国的君王,沉迷酒色而亡国。此处暗讽吴三桂。〔12〕合:应该。采莲人:指西施。〔13〕横塘:地名,在苏州西南。〔14〕熏天:形容权势大。宫掖:皇帝后宫。〔15〕永巷:古代幽禁妃嫔或宫女的处所。良家:指田宏遇家。〔16〕白皙通侯:画色白净的通侯,指吴三桂。〔17〕花枝:比喻陈圆圆。〔18〕银河几时渡:借用牛郎织女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的传说,比喻圆圆何时能嫁吴三桂。〔19〕抵死:拼死,拼命。〔20〕蚁贼:对起义军的诬称。长安:借指北京。〔21〕“可怜”二句:意谓圆圆已是有夫之人,却仍被当作妓女来对待。
天边粉絮:指未从良的妓女。粉絮:白色的柳絮。〔22〕“遍索”二句:意谓李自成部下四处搜寻圆圆。绿珠:晋朝大臣石祟的宠姬。内第:内宅。绛树:汉末著名舞妓。这里二人皆指圆圆。〔23〕壮士:指吴三桂。〔24〕争得:怎得,怎能够。蛾眉:喻美女,此指圆圆。〔25〕专征:指军事上可以独当一面,自己掌握征伐大权,不必奉行皇帝的命令。秦川:陕西汉中一带。
〔26〕金牛道:从陕西沔县进入四川的古栈道。〔27〕斜谷:陕西郿县西褒斜谷东口。
〔28〕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29〕浣纱女伴:西施入吴宫前曾在绍兴的若耶溪浣纱。这里是说圆圆早年做妓女时的同伴。〔30〕尊:酒杯。老大:年岁老大。〔31〕有人:指圆圆。〔32〕延致:聘请。〔33〕斛(hú):古代十斗为一斛。〔34〕倾国、倾城:都形容极其美貌的女子。典出《汉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35〕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因娶美女小乔为妻而更加著名。这里借喻吴三桂。
〔36〕一代红妆:指圆圆。照汗青:名留史册。〔37〕馆娃:即馆娃宫,在苏州附近的灵岩山,吴王夫差为西施而筑。〔38〕香径:即采香径,在灵岩山附近。〔39〕屧(xiè)廊:即响屧廊,吴王让西施穿木屐走过以发出声响来倾听、欣赏的一条走廊,在馆娃宫。〔40〕羽、宫:都是古代五音之一,借指音乐。这里是用音调变化比喻人事变迁。〔41〕“珠歌”句:指吴三桂沉浸于声色之中。古梁州:指明清时的汉中府,吴三桂曾在汉中建藩王府第,故称。〔42〕别唱:另唱。吴宫曲:为吴王夫差盛衰所唱之曲,此指《圆圆曲》。〔43〕汉水:发源于汉中,流入长江。此句语出李白《江上吟》诗:“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暗寓吴三桂覆灭的必然性。
【阅读提示】
吴梅村的《圆圆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蜚声文苑,是继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最值得注意的歌行体长诗之一。《圆圆曲》写的是明末清初著名歌妓陈圆圆的故事。崇祯年间,田畹以重金购买了苏州名妓陈圆圆,献给皇帝,但崇祯皇帝不感兴趣,田畹就取她回家,自己享用,后来又赠送吴三桂为妾。当时明朝军队、清兵、农民起义军三方对峙。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本打算归附李自成起义军,但听说起义军攻入北京,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立刻改变了主意,勾引清兵入关。农民起义军被镇压了,明朝也灭亡了,曾经为崇祯皇帝所倚重的吴三桂,倒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本诗构思奇谲,用典巧妙,通过叙述陈圆圆传奇式的遭遇,讽刺了不顾大义的吴三桂。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别号蒋山傭。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早年参加“复社”,为经世之学。明亡前后,参加抗清斗争。入清不仕,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注意经世致用,开清代汉学风气。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平生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诗歌沉郁苍凉,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
精卫〔1〕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2〕。
【注释】
〔1〕精卫:古代神话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少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2〕“呜呼”三句:讽刺当时托名遗民,而实为自己利禄打算的人。鹊、燕:比喻无远见、无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
【阅读提示】
这首诗题咏“精卫”,寄托着深刻的寓意。“精卫”喻指反清复明的爱国志士,“鹊”、“燕”则喻指投降清廷的民族败类。这首寓言诗,通过运用比兴的手法,热情讴歌了爱国志士志“平东海”的崇高精神,无情鞭挞了民族败类只顾“自成窠”的可耻行径。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畺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后知事不可为,乃隐遁深山,著书授徒。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
善诗文,工词曲,论诗多独到之见。今有《船山遗书》、《船山诗文集》等。
正落花诗
弱羽殷勤亢谷风〔1〕,息肩迟暮委墙东〔2〕。
销魂万里生前果〔3〕,化血三年死后功〔4〕。
香老但邀南国颂〔5〕,青留长伴小山丛〔6〕。
堂堂背我随馀子〔7〕,微许知音一叶桐。
【注释】
〔1〕弱羽:鸟柔弱的羽翅,喻落花花瓣。亢:同“抗”。谷风:东风。〔2〕息肩:放下担子歇息,暗指归隐。委墙东:花落墙东,比喻归隐深山。〔3〕销魂万里: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此指远行,作者为抗清事奔走于湖南、两广。生前果:喻指抗清之志乃前世注定。〔4〕化血三年:《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周人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此句喻指反清之志至死不渝。〔5〕南国颂:屈原《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比喻反清斗志不改。
〔6〕小山丛:指桂树丛。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7〕堂堂:公然不客气。
唐薛能《春日使府寓二首》其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馀子,碌碌平庸之辈。
【阅读提示】
王夫之先后写过六组九十九首《落花诗》,花色红,红即朱也,诗歌借咏落花,凭吊朱明王朝,同时抒写自己的民族气节。《正落花诗》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是《落花诗》的第一组。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通过赞美落花的高尚品格,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坚贞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