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经典导读
13519900000017

第17章 唐代文学(1)

“盛唐气象”往往让后人艳羡不已。唐代是古代文学最为繁盛的一个时期,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尤其是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一时诗国天空群星璀璨,诗人辈出,流派纷呈,山水、田园、边塞,不拘一格;诗的形式体制完备成熟,“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诗艺臻于极境,风格多样,诗人的个性、风采、精神在诗歌中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表现。“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高棅《唐诗品汇》)尤其是李白和杜甫,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一以潇洒飘逸,一以沉郁顿挫,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艺术典范。散文方面,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以接续孔孟之道自任,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记、山水游记、寓言、杂说等新型的短篇散文,成为古代散文的精品。小说方面,出现了传奇,打破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残篇断语,开始有意为之,富于文采、构思奇特,成为小说发展史上关键的转折点。除此之外,通俗文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变文之类的民间讲唱广为流传;词从民间萌芽到文人手中逐渐发展成熟,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创作中心和以花间词派和李煜为代表的重要词人,为宋代词的全面繁荣开启了先声。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望族,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六岁善文辞,世人目为神童。麟德三年(666)应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乾封初年(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总章二年(669)五月漫游蜀中,诗文由是大进。咸亨三年(672)王勃返回长安,四年补虢州参军,恃才傲物,为同侪所嫉。咸通五年因匿杀官奴曹达犯死罪,因赦免职。其父王福畤亦因此事牵连,由雍州司户参军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王勃赴交趾省亲,渡海溺水,受惊吓而卒。

王勃工诗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1〕

滕王高阁临江渚〔2〕,佩玉鸣鸾罢歌舞〔3〕。

画栋朝飞南浦云〔4〕,珠帘暮卷西山雨〔5〕。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6〕?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1〕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元婴为洪州(今南昌市)都督时所建,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2〕江渚:“江”指赣江;“渚”为水中小洲。“渚”与“舞”“雨”押韵。〔3〕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语出《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珮玉。”表示人行车走,这里代指参加盛宴的宾客。〔4〕南浦:地名。在江西省南昌县西南,章江至此分流。聂文郁注:“本诗南浦……应是江西南昌西南的南浦。”王安石《南浦》诗:“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5〕西山:山名。在江西省新建县西,一名南昌山,即古散原山。〔6〕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当时李元婴因奢靡无度,被贬滁州。

【阅读提示】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望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在阎都督宴会上即席创作《滕王阁序》,序末“四韵俱成”句中的“四韵”即是指这首诗。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前四句写滕王及滕王阁当年的繁荣兴盛情景,后四句写岁月推移,世事变迁,繁华难久,唯江水奔流不息,昭示诗人对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怅惘与感喟,有抚今追昔之意。《增定评注唐诗正声》云:“流丽而深静,所以为佳,是唐人短歌之绝。”王夫之《唐诗选评》评此诗曰:“浏利雄健,两难兼者兼之。‘佩玉鸣鸾’四字以重得轻。”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也说:“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本上合律,简直是两首律诗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城阙辅三秦〔2〕,风烟望五津〔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

【注释】

〔1〕杜少府:名不详。少府:唐人对县尉的尊称。蜀川:犹言蜀地;又作“蜀州”。《新唐书·地理志》载:蜀州,“垂拱二年析益州置”。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其时王勃已去世十年,故当以“蜀川”为是。〔2〕城阙:唐代的都城长安。阙:宫门前的望楼。三秦:今陕西省一带,古时为秦国。项羽灭秦后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分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故称“三秦”。这里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3〕风烟:风尘烟岚,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五津:蜀中长江自灌县以下至犍为一段的五个著名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津代指蜀地。津:渡口。〔4〕宦游:因仕宦而漂泊。〔5〕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6〕“无为”两句:不要因为分别就像小儿女一样伤感流泪。

【阅读提示】

这首送别诗,大约作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当时年青的诗人在长安供职。全诗意境开阔,音节嘹亮,气势宏大,颇能体现初盛唐时期人们气象高远的精神风貌,表现出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首联是典型的“地名对”,场景开阔,气势雄伟,从三秦大地,一幻为友人所去千里之外的宦游之处,“风烟”即是实景,亦暗寓客中送客的意绪。“风烟”与“望”字之中,已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

接着又以灵动的“流水对”,点出“同是宦游人”的离别共感,更增一层凄凉。接下去应铺叙离愁别绪,作者却笔锋偏转,奇峰突起,拓开前人送别的传统领域,不是黯然销魂,不是儿女沾巾,而是天下为家,万里朋情的达观胸怀。情理交融,乃全诗最为警拔之处,俨然已开盛唐气象。“海内存知己”这句名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但王勃的诗句更精炼、更概括、更蕴藉,确能独标高格,自铸伟辞,“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而高宗总章二年(669),王勃因“戏为《檄英天鸡》文”,被逐出沛王府,五月游蜀。此后,他所写的大量送别诗,如《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别人四首》、《别薛华》、《重别薛华》等,就很难有这样的高华爽朗之音了。如《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一派凄凉酸辛之辞。

·骆宾王

骆宾王(635?─684?)字务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七岁能诗,号“神童”。乾封元年(666)应举及第,曾官云南、西南,居蜀二年。仪凤三年(678)任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不久因罪下狱(678)一年多,获释后贬为临海(今浙江天台)县丞。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事,作《讨武曌檄》。兵败下落不明。

骆宾王作诗擅长歌行体,《帝京篇》是其代表作,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齐名。

有《骆宾王集》。存诗一百余首,文三十余篇。

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1〕;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2〕。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3〕,将〔4〕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5〕。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6〕,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7〕,南冠〔8〕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9〕,来对白头吟〔10〕。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3〕曩时:前时。〔4〕将:抑或。〔5〕徽纆:亦作“徽墨”,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易·坎》:“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陆德明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6〕缀诗:成诗。〔7〕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阅读提示】

此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时任侍御史,因上书言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触物伤情,借蝉喻志,写下这首咏蝉诗,表白自己的心意。首两句以秋蝉起兴,以蝉声逗起客思;三四两句用流水对“不堪”和“来对”联系物我,巧妙地借两鬓乌玄的秋蝉来反衬白头诗人的自伤老大,无一字涉及“悲愁”而凄恻之情尽在言外。五六两句纯用“比”体,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第七句仍用比体,以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秋蝉喻自己高洁的品格;最后一问,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全诗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及人,由人及物,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的杰作。唐代咏蝉诗有三绝,此篇即为其一。其他两首为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在军登城楼〔1〕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2〕,歌舞入长安。

【注释】

〔1〕城楼:指广陵城楼。〔2〕戎衣:军服,战衣。语出《尚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传:“衣,服也。一着戎服而灭纣。”一说谓用兵伐殷。

【阅读提示】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李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匡复唐室”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此诗便写于这个时期。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力透纸背,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仁义之举,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和天意,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全诗善于用典,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