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僮(tóng):未成年的奴仆。〔46〕三径:庭院中的小路。汉代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交往。后人便以“三径”指代隐士所居。就:近于。〔47〕盈:满。樽(zūn):酒器。〔48〕觞(shāng):酒杯。自酌:自斟自饮。〔49〕眄(miǎn):闲看。庭柯:院子里的树木。怡颜:脸上现出欣喜之色。〔50〕寄傲:寄托自己高傲的情志。〔51〕审:深知。容膝:只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形容住处的狭小。〔5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到园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53〕策:拄着。扶老:手杖。流:周游。憩(qì):休息。〔54〕矫首:抬头。遐(xiá)观:远眺。〔55〕岫(xiù):山峰。〔56〕景:同“影”,这里指太阳。翳(yì)翳:昏暗的样子。〔57〕盘桓:徘徊。〔58〕驾言:驾车出游。言:语助词。焉求:何求。〔59〕情话:知心话。〔60〕春及:春天到了。〔61〕事:农事,指耕种。西畴(chóu):西边的田地。〔62〕巾车:有布篷的车子。〔63〕棹(zhào):船桨,这里用作动词,划。〔64〕窈窕:山路幽深曲折的样子。壑(hè):山沟。〔65〕崎岖:山路高低不平的样子。〔66〕涓涓:水流细小不绝的样子。〔67〕善:羡慕。〔68〕行休:即将结束,指老死。〔69〕已矣乎:算了吧。已:止。〔70〕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即活在世上。〔71〕曷:何。委心:随心。去留:指死生。〔72〕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之:往。〔73〕帝乡:天帝所居之仙境。期:企求。〔74〕怀良辰:盼望着好时光。孤往:独自出游。〔75〕植杖:放下手杖。耘:除草。耔(zǐ):用土培苗。〔76〕东皋: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77〕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变化。归尽:指到死。〔78〕乐夫天命:乐天安命。奚疑:何疑,疑虑什么。
【阅读提示】
本篇选自《陶渊明集》,是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初归家时所作。文中抒写了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情、纵情山水田园的生活乐趣以及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恶,是作者彻底告别官场的“宣言书”。文章强调隐居耕作,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质性自然的个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一种消极反抗。
本文虽然属于辞赋一类,但没有一般辞赋雕琢板滞的弊病,语言自然畅达,情致恬淡旷逸。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宋代的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世居会稽(浙江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世袭康乐公,故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后因反抗刘宋王朝,被杀于广州。他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被称为中国山水诗之始祖,是革除东晋玄言诗风的重要诗人。其山水诗扩大了诗歌表现领域,展示了自然美。有《谢康乐集》。
登池上楼〔1〕
潜虬媚幽姿〔2〕,飞鸿响远音〔3〕。薄霄愧云浮〔4〕,栖川怍渊沉〔5〕。进德智所拙〔6〕,退耕力不任〔7〕。徇禄反穷海〔8〕,卧痾对空林〔9〕。衾枕昧节候〔10〕,褰开暂窥临〔11〕。倾耳聆波澜〔12〕,举目眺岖嵚〔13〕。初景革绪风〔14〕,新阳改故阴〔1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6〕。祁祁伤豳歌〔17〕,萋萋感楚吟〔18〕。索居易永久〔19〕,离群难处心〔20〕。持操岂独古〔21〕,无闷征在今〔22〕。
【注释】
〔1〕池:指谢公池,在今浙江省永嘉县西北。〔2〕虬(qiú):有角的小龙。媚:自我怜惜。幽姿:深藏不露的姿态。〔3〕响远音:鸣声传得很远。〔4〕薄霄:迫近云霄。薄:通“迫”。〔5〕栖川:栖息在水里。怍(zuò):惭愧。〔6〕进德:增进品德,做一番事业。〔7〕退耕:归隐躬耕。力不任:体力承受不了。〔8〕徇禄:追求禄位,指做官。反:归。穷海:荒僻的海边,指永嘉。〔9〕卧痾(ē):卧病。空林:秋冬树木叶落,故称“空林”。〔10〕衾(qīn):被子。昧节候:不知季节变化。〔11〕褰(qiān)开:拉开。这里指拉开帷帘,打开窗户。窥临:临窗眺望。〔12〕倾耳:侧着耳朵。聆(líng):听。〔13〕岖嵚(qūqīn):崎岖险峻的高山。〔14〕初景:初春的阳光。革:除去、消除。绪风:冬天残余的寒风。〔15〕新阳:指春天。故阴:指冬天。〔16〕变鸣禽:禽鸟变换了种类。〔17〕祁祁伤豳歌:《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祁祁:众多的样子。这句意谓“采蘩祁祁”这首豳歌引起了诗人的伤悲。〔18〕萋萋感楚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这句意谓“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诗人感伤。〔19〕索居:独居。易永久:容易感到日子漫长。〔20〕离群:离开朋友。处心:安心。〔21〕持操:保持高尚的节操。〔22〕无闷:没有闷。《易经·乾卦》:“遁世无闷。”征:验,证明。
【阅读提示】
本诗是作者外放永嘉(即今浙江温州)太守时所作。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出初春的景色,也刻画出穷海之滨、高山峻岭的画面。作者触景伤情,发泄了官场失意的牢骚,流露出向往隐居生活的意向。本诗景物描写生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造语天然,有声有色,使人感到生意盎然,是其中的名句。
·鲍 照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曾任临海王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后子顼作乱,照为乱军所杀。他一生饱受门阀制度的压抑,很不得意。作品多表现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世族大地主政治的不满。他擅长写作七言歌行,能吸取民歌的精华,又有自己的创造,对唐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有《鲍参军集》。
拟行路难〔1〕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2〕,安能蹀躞垂羽翼〔3〕?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释】
〔1〕《行路难》为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据郭茂倩引《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本诗原列第六首。〔2〕会:当。一作“能”。〔3〕蹀躞(dié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阅读提示】
鲍照因出身寒微而进身不得,壮志不能遂,以致一生坎坷。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这种被压抑的怨愤心情。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由激愤到平缓,最后再把不平之情推向高潮,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耿直倔强的性格。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以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南朝民歌。这些民歌几乎全是情歌,大部分出自女子之口。形式上,主要是五言四句,为绝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语言清新自然,双关语的广泛运用,使诗意委婉含蓄,新鲜多趣。
北朝乐府民歌,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少数收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所谓“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北方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乐器有鼓有角。这些民歌多半是北魏以后的作品,后来陆续流传到南方,由梁代乐府机关保存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风格雄浑刚健,表情豪迈爽朗。有杰出的作品《木兰辞》和《敕勒歌》。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1〕,折梅寄江北〔2〕。单衫杏子红〔3〕,双鬓鸦雏色〔4〕。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5〕,风吹乌臼树〔6〕。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7〕。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9〕,莲子青如水〔10〕。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11〕。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12〕。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13〕。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14〕。海水梦悠悠〔15〕,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
〔1〕下:往。〔2〕江北:指所思念的男子的住处。〔3〕红:一作“黄”。〔4〕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头发乌黑发亮。〔5〕伯劳:鸟名。农历五月始鸣,喜欢单栖。〔6〕乌臼树:落叶乔木,高约二丈,夏季开花。〔7〕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8〕莲:谐“怜”(怜爱)。以下几句的“莲”字,都有双关的意思。〔9〕莲子:隐“怜子”(爱你)。〔10〕青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11〕莲心:隐“怜心”(爱你之心)。彻底红:隐喻怜爱之深透。〔12〕望飞鸿:盼望书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13〕青楼:涂饰青色的楼房,是古代女子居处的通称。〔14〕海水:即江水。一说指秋夜的蓝天。〔15〕海水梦悠悠:是说思梦如海水悠悠不断。
【阅读提示】
《乐府诗集》把这首《西洲曲》归在“杂曲歌辞”中,题作“古辞”。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江北情人的深长思念。无论春夏秋冬,思念之情始终无法排解。作者没有明写季节的变换,而用景物来暗示,却能不留痕迹。这些景色还与主人公的心理融合在一起,衬托出主人公细腻、缠绵的情感。诗中多用“接字”和“钩句”,使意义连贯并形成优美的节奏,显示出成熟的艺术技巧。
敕勒歌〔1〕
敕勒川〔2〕,阴山下〔3〕,天似穹庐〔4〕,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5〕。
【注释】
〔1〕敕勒:是匈奴族的后裔,北朝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川:平原。〔3〕阴山:阴山山脉,起自甘肃河套西北,绵亘于内蒙古南部,与内兴安岭相接。〔4〕穹(qióng)庐:圆顶毡帐,即蒙古包。〔5〕见:同“现”。
【阅读提示】
这首北齐的敕勒民歌,是从鲜卑语翻译过来的,所以句式长短不齐。全诗寥寥二十七字,就生动地展现了广阔无边的塞北草原的风光。境界开阔,气魄宏大,在粗犷中透露出豪迈奔放之气,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