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25

第25章 城市建设的规模化和精品化——60年来杭州城市文明在起伏中创新邹身城(2)

1958年实现“一化三改造”,加强计划经济,全国市场经济基本上遭遇扼杀。试行扩大地方权限,杭州启动工农业同时开展生产大跃进,以工业为重点,尤以重工业为中心,制定《关于1958—1967年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奋斗三五年把杭州建设成中等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全市分为10个区全面上马办工厂,厂房分布面广,污染不可避免。基建经费76%投向工业项目,特别强调“以钢为纲”,作超常规的发展,造成人力物力难以负担,社会经济失衡。如此重工业单向突进,盲目追求发展高速度,结果适得其反,全市工业总产值反而逐年下降:1960年为18.48亿元,1961年降为12.64亿元,1962年更降至10.30亿元,直到1966年始终未能恢复到1960年的水平。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后又连续出现负增长。

从城市人口的增减也反映“城市化”逆向震荡。工业大跃进急需大量补充劳力,1958年一年就增加工人18万,不惜削弱农业,从郊县抽农民补充进厂;生手上岗,滥竽充数,浪费原材料和燃料。不久又精简工人9万多,动员回农村。于是城市人口大起大落,破坏稳定发展的规律。从《杭州五十年》一书所刊载的杭州历年非农人口在杭州市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来检验杭州城市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1949—1978)的状况,结论是基本上没有启动;尤其是1958—1978年的20年间,逐年倒退,由1958年的29.1%降到1978年的22.95%,明显暴露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乱折腾,整整消耗掉前后长达38年的城市化历程,起起伏伏重新回归到50年代的起点。

历史转折后百废待举,“左”的保守惯性慢慢清理,杭州城市化起步迟缓,直到“小平南方讲话”后,才解除“金箍咒”,适度开放城市户口控制;同时放宽经济,活跃市场,市场经济合法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城市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先后协同起步,才从根本上化解掉捆绑手脚的“逆城市化”暗潮。事实证明,城市化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取决于市场经济能否健康运行。

四、科学规划,城建有序

1953年和1958年制定的规划,限定杭州人口为60万、80万的中等城市规模,又误导为“休疗养城市”、“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60年更宣称“不再搞城市规划”,使杭州长期缺乏科学规划的引导。

盼到动乱结束,198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认真编制修订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和详细规划。杭州经研究上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浙江省委相继下达有关实施规划的补充指示,指明要把杭州建设成为中国东南部的旅游中心和国际上第一流的风景旅游城市,区别于一般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城市,把发展旅游事业列为第一位的任务。要在保护和建设好现有西湖风景区的同时开发新的风景旅游点。应适当放宽人口控制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范围。杭州不但是历史文化名城,还应当是现代科学文化名城,要积极从国外引进人才和资金,发展高校和研究单位。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注意吸收先进的建筑思想和技术,尽快改善城市形象。大中型工业项目宜安排于郊区和卫星城镇,有计划地把景区内工厂改建为旅游设施。允许农民按规划要求,在农民居住点内建造与周围景观协调的旅游建筑发展旅游业。这些指示对城市规划导向明确。

这是杭州城市化重新启动的第一次契机。

杭州市委、市政府领会上级指示精神,按五优化原则有序开展城市建设:优化中心城市圈布局,合理分布产业和人口;优化城市用地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持旅游名城特色;优化市域城镇体系,促进交通网络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整体水平。大政方针确定后,着手一系列具体规划的制定。各种专项资料全都走在建设工作前面,力保有条不紊。同时使城市规划与管理旧城改造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产综合开发办法,为城市建设聚财集资,开拓筹措渠道。

城市化的启动,不仅表现在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兴旺、非农比例增长,还表现在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外观可见到的城市建设,改善了市容市貌,往日被人嘲讽的“破烂的杭州”明显地更换上新颜。内在的城市结构的变化更为重要,由于纠正了错误的定性,明确了发展方向,从而通过城市化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使杭城恢复固有的个性特征,并赋予前进的活力。由于市场的繁育,枯萎的第三产业迅速回春,生气勃发,商业、旅游业率先出手,互相促进。取缔过的茶馆又回来了;萎缩的游船业兴旺了;单调的饮食业丰富多彩了;旅馆入住率的提升,吸引星级宾馆不断兴建;长途贩运的合法化,促进流通体制的改革。正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杭州顺势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开展阶段。在保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发展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资金市场、科技市场、农贸市场、建筑市场,加强市场调节作用,推行资金、人才、物资、技术等全方位的横向联系。随着微观经济的搞活,建立起以经济杠杆协调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宏观调控机制,为城市如何有效地开展分层次的宏观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

城市化的受益者,首先是全市人民。生产门路多了,为就业广开渠道,使大批知识青年和下乡户落实政策回城的人有望找到出路。过去由于生产和消费不振,职工大多只有三五十元的月薪,形同半失业或低度就业,而今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个体工商户更可各尽所能,合法盈利;连国营企业也推行以“包、保、核”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多劳者可以多得,多贡献者允许“先富起来”。加以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物资充裕,商品越来越丰富,市场上应有尽有,取消掉限量供应的各种票证,日常生活温饱有余,渐入佳境。杭州人“安居乐业”的最重要标志,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全市老百姓基本上没有享受过迁入新房的乐趣,更难享有自主产权的自由,随着结婚和生儿育女人口自然增长,三代老小挤住一间房成为常见现象。为此杭州城建贯彻“居民以居为本”,1979—1999年陆续新建居民住宅面积2266万平方米,使人均居住面积从4.15平方米扩大到10.1平方米;住宅质量也大为提高,供水、供电、供气和卫生设备基本配套,百姓得以告别挑水、倒马桶、生煤球炉的苦日子,这是最受人赞美的城建“惠政”。

城市化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成就,从“入境旅游者人数”的激增,是最明显的标志。

“文化大革命”10年,寸步不前,从1965年的入境旅游者12005人,降至1976年的10833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入境旅游者人数直线飙升,从1976年的10833人,累增至2000年的707100多人,计24年增长约70倍。

总之,城市规划科学合理,执行措施不断改进,保证杭州城市建设在“六五”至“九五”(1985—2000)稳步地推进了城市化,为下一阶段杭州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五、理念创新,超越历史

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正好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昭示世人“增长有极限”,不能只求经济增长,而不顾环境破坏,应共同关注社会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敏感的杭州人得此启迪,及时改变20世纪的城市发展老模式,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第10个五年计划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虽还未满10年,城市已出现崭新面貌:突破旧城中心圈,沿江组团发展,注重环境和谐,保护历史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建设花园城市,全面奔向小康,开始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机会来自2001年3月国务院批准杭州行政区划作较大调整,将萧山、余杭两个县级市撤市改区并入杭州。两个市并入后,杭州市区的面积由683平方千米扩大为3068平方千米;人口由原先的179万增加一倍左右,达373万人。于是城市规模迅即扩大,在全国省会城市序次升至第五位。由于驰名海内外的跨湖桥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珍贵古迹,与径山、湘湖诸名胜划入市区,对提高城市品位和声誉大有帮助。加以增添14个镇、19个街道、260个社区,还有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几个工业园区,连萧山国际机场一并划入杭州市区,使发展城市化、国际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可以力量集中,管理强化,城市的“规模化”有望实现。这是杭州城市化跨上新台阶的又一次契机。

2002年2月,中共杭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对扩展市区后的城市建设工作作出相应部署,同时提出塑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强调在新世纪发展中杭州人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弘扬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提升城市特有的品质,使之成为推动杭州发展的精神支撑,以激发人的潜能与创造活力。会上代表们纷纷表态,要对城市建设实施大思路、大手笔。

鉴于1984年批准施行的城市规划时限到2000年为止,正好迎着新世纪重订新计划。新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分清时段,近期规划为2001—2005年、中期规划为2006—2010年、远期规划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强化科技中心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力争把杭州建造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同时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建设生活品质之城。

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正确理念和科学规划的指引下,杭州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各种新思路、新手笔、新事物、新课题层出不穷。新课题中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跨江而治——钱塘江不同于上海的黄浦江,这里两岸开阔,波涛汹涌,城市中间受江流阻隔,分成两半,要融为一体,整合发展,谈何容易?

针对这一现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大战略,即在钱塘江上陆续架设一座座大铁桥,江底打通隧道,江的两岸兴建“外滩”式的滨江大道,形成以钱塘江为轴线,南北两侧滚动开发。这样的水文地理是把钱塘江变为杭州城市的“内河”。于是杭州的城市格局不再局限于西湖一隅,而是向东、向南大幅度延伸(向北向西也有所拓宽,规模略小于向东向南),进入了一个以钱塘江两岸为发展中轴的新时期。人们称之为“钱塘江时代”。

其实,这个发展计划绝非“西湖时代”的终结。确切地说是原先“湖城合璧”为中心的“天堂”向四面扩展,并提升品位进入新阶段。如果说并入余杭、萧山提供了向南向东的发展空间,下一步若获准并进富阳就又会有向西发展的大片空间。若广义而言,开拓“杭州都市经济圈”,仍将以杭州五水共导格局为核心组成“金砖四城”,西湖为杭州之魂,不会动摇。“西湖时代”的历史作用源远流长不会消亡。试看最近八个年头杭州连续8次推出“西湖综合保护”的新成果,已繁花似锦;其姐妹篇的西翼“西溪综合保护工程”的文章也越做越大。事实上西湖老城区并未扬弃,而是新老两城各具重心,双城一体,共同构成杭州雄伟的主城。然后以此杭州主城为核心,分头联系三个副城和七个组团,形成组团式的大都市格局。至此,杭州终于摆脱往年空间狭窄的困境,真正卸掉20世纪“中等城市”的帽子,迈向国际性现代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大都市建设工程浩大(目前同时正在施工的在建工地就多达3276处),为此采取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分块实施,责任到人,条块结合。三个副城和七个组团分别由有关区委和专业部门切实负责,定时检查汇报,加强监督。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首先建好主城。

因主城区面积骤然由107.3平方千米骤增至576.91平方千米,建成面积由58.3平方千米增加到261.08平方千米;城市人口由97.3万人增至207.36万人;流动人口由17万人增至160多万人。从面积到人口实现历史跨越,不但建设项目甚多,连平时的管理和整治也任务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