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23

第23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杭州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4)

2.完善“人才抄底”政策机制。为做好“人才抄底”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中央“一个意见、八个办法”的文件精神,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一是完善人才准入政策。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积极帮助外籍高层次人才申办《永久居留证》,落实相应地国民待遇,鼓励和帮助他们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申请政府产业资金支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帮助办理社会基本保障等。二是完善人才优待政策。努力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和国外基本相当的工作条件,给予相应地薪酬待遇,在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险、住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三是落实人才重用政策。创造条件、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把海外高层次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上,让他们有机会领衔或参与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有必要时,也可以因人设事、因人设岗。四是落实人才流动政策。既要努力争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柔性引进。对于引进的人才,既要努力创造条件和环境,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又要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引才用才氛围,允许来去自由。

3.构建“人才抄底”渠道载体。开展“人才抄底”工作首先要充分掌握信息,其次要畅通联系沟通渠道,然后要构建平台载体。为此,一是要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网络平台。坚持共建共享原则,综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广泛采集人才信息,整合人才信息资源,积极参与、推动与兄弟省市人才信息库的联网,为海外“人才抄底”奠定基础。二是要设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联络站。充分发挥现有海外留学人才引进联络站的作用,积极利用企业驻外机构、海外留学生同学会等多种载体,进一步增加联络点数量,并开通专设窗口功能,为希望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咨询和接洽服务,为海外人才自荐开辟通道,帮助联系解决有关具体问题。三是要构建以才引才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知名专家和先期引进的海外人才的海外社会网络,通过师承关系、同学同事同乡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四是要发挥载体引才的功能。

积极引进大型跨国企业等国际组织来杭投资或成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本地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以此为平台载体吸引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

4.实施“人才抄底”项目工程。一是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和引智行动计划”。

积极赴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积极引进外国专家、外国智力和国际项目。二是实施“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精英发现计划”。邀请海外留学人员项目考察团来杭考察交流,积极吸引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来杭创业发展,符合条件的纳入留学人员创业精英发现计划。凡纳入发现计划者可享受税收减免、租金免除、土地特批、资金支持、政府优先采购等优惠政策。三是举办首届“中国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为导向,搞好协调、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形成规模,力争吸引一批国际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项目参会交流和落户杭州。

(三)紧紧围绕帮助企业转危为机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结构层次

1.积极助推企业人才升级。一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引导企业处理好适当裁减冗员、优化结构与稳定队伍、人才储备的关系,努力做到不裁员、少裁员,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二是发放人才教育培训消费券。在现有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教育培训消费券的发放范围,充实消费功能,增加消费券定点使用单位,并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购买人才教育培训消费券,在使用时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三是实施“企业人才技能提升补贴计划”。企业直接向政府主管部门上报企业培训方案,提出补贴申请,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直接补贴企业和员工的培训计划。

2.大力推进人才教育国际化。提高人才国际化程度是提升人才层次的重要内容,推进人才的国际化首先必须推进教育的国际化。一是推动师资力量的国际化。推出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高校高层次管理、教学和研究岗位,大力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或外籍教师,积极支持教师赴国外工作交流、培训或攻读学位,适当增加市属高校参加国外“MPA”班和“131”人才国外中长期进修班的名额,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国外去培训。二是推动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出台留学生政策,实施奖学金计划,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杭学习。三是推动教育体制的国际化。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招考入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国际化改革,确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推动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四是推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化。积极引进国外名校或与国外名校联合办学,吸引国外培训组织来杭设立分支机构,加强本市国际化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外培训基地建设。

3.切实加强人才合作开发。重点是加强两方面的人才合作:一是加强与大院名校的合作交流。根据杭州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杭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推进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才和教育等方面的战略合作。二是加强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兄弟城市的人才交流与联系,积极在畅通人才智力流动的渠道和途径、推进人才人事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合作开发与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四)进一步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大力宣传杰出人才典型。开展发现典型活动,及时发现、总结、表彰和宣传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对我市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和个人,根据情况分别授予“转危为机最佳实践奖”、“最具社会责任企业”等荣誉称号,给予一定的奖金和支持政策,并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以组织开展杭州市第二届杰出人才奖评选、杭州市首席技师评选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和经验成效,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

2.不断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住房成本较高是杭州市引进人才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加快人才住房建设,打造立体式、全覆盖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一是推出一批大师级人才专项住房,主要用于引进的大师级文化创意人才。二是不断完善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申购制度,主要解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三是推出一批人才限价专项住房,设定一些必要的条件,定向卖给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四是实行人才经济适用和经济租赁专项住房政策,主要用于解决本市引进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包括来杭创业和工作的海外留学人才的住房,以及在杭创业或工作的外地大学毕业生的临时过渡住房。五是采取“论功行赏”的办法,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或引进到杭州的各类高层次领军人才直接奖励住房。六是推出一批人才短期专项住房,用于免费临时提供来杭短期居住的文学艺术家和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