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13517800000020

第20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杭州人才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1)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提要: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市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工作和人才流动的基本理论、历史经验与国际案例的系统回顾,总结归纳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杭州市实际数据,深入分析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给杭州市人才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杭州市人才工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杭州人才工作 机遇 挑战 应对策略

作者李震范,课题主持人,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杭州市委人才办主任;课题组成员:徐国联、仰中旻、孟晓斌、阮雯、邓峥、苏洁(邮政编码310026)。

当前,杭州正面临一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人才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任务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人才流动与人才工作呈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规律。有关经济危机中人才流动、人才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有许多历史经验可供参考,这次金融危机中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因此,本文参考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充分运用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给杭州市人才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杭州市人才工作的对策举措,以期为杭州市人才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第一资源作用,为率先实现转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工作的主要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有关经济周期中人才工作的基本理论观点

1.人才流动与人才教育培训的“反周期”原理。人才流动的反周期原理,是指在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波动中,人才流动配置与经济周期逆向而动的规律。具体表现为四种现象:一是人才流动性与经济周期反向涨落,经济越是低迷,企业裁员越多,人才流动速率与规模越大;二是国际人才流动趋势与经济周期逆向而动,在经济繁荣期,国际人才流动的主流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在经济衰退期,这一趋势正好相反;三是人才成本随经济周期同步涨落,经济越是低迷,人才就越“便宜”,人才引进成本也就越低;四是人才潜力的发挥与经济周期反向涨落,经济越是低迷,为维系自身的职位,人才就更愿意付出努力,人才创新的意愿也越强。同时,人才的教育培训也具有反周期现象,或者说教育培训具有反周期功能。一方面,越是在经济低迷时期人才接受教育培训的意愿就越强,另一方面,越是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就越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既作为拉动消费的举措,也为走出危机储备人才。譬如,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却迎来了大学生增加50%的大跨越,为其后的发展积累了优质的人才资本;日本在二战后将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战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客观上对国内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型或初级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迫使”企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而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就要实现人才的转型升级。这种产业上的“倒逼机制”也体现在人才素质的提升压力上。因此,我们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不断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入,进一步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

2.人才流动的“候鸟现象”。人才流动特别是人才的跨国流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现象,是由包括迁入地和迁出地因素、个人、家庭、工作因素等在内的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推力”和“拉力”角度看,当预期迁入地的正作用与迁出地的负作用的合力,减去预期迁入地的负作用与迁出地的正作用的合力,大于各种可能的阻力因素、也大于其他地区对该人才的吸引合力时,就会使人才从迁出地向迁入地流动。因此,一个地区要打造人才高地,就必须尽可能大地形成正向的吸引合力,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才在本地集聚。在某种意义上,人才就像“候鸟”,哪里气候温暖,哪里的吸引力大,就会在哪里安家落户。在经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虽然也能“筑巢引凤”,实现“直道超越”,但我们在“筑巢”,别人也在“筑巢”,所以人才“异地迁徙”的意愿往往不高,引才机遇也就有限。而经济发生波动则意味着地区间人才流动相对均衡状态的解构,对于人才而言是一种“寒暑易节”的“季节性变化”,由“严寒”地带向“温暖”地带“迁徙”是人才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本能反应。这时,如果积极营造温暖的“小气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因此,人才引进工作好比是“摘樱桃”。人才是稀缺资源,在经济稳定时期往往是“樱桃好吃树难栽”,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都比较困难,并且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而如果我们的人才环境相比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就越容易“摘到”好的“樱桃”,这时是进行人才储备、实现“弯道超越”的最好时机。

3.人才集聚与反向集聚的非对称性。人才集聚效应,是指人才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由资源“丰富”地区向资源“稀缺”地区流动的属性,而是由资源“稀缺”地区向资源“丰富”地区进一步集聚的属性,是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人才反向集聚,是指某地区人才资源越“丰富”,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激烈,在经济发生波动时,有相当数量的人才会选择离开原来的地区,去人才相对“稀缺”地区寻找出路,即人才集聚效应的反转现象。人才的反向集聚为人才“稀缺”地区引进人才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人才集聚与反向集聚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即人才的反向集聚并非只是人才集聚效应一个简单的逆向过程,而是人才集聚的有限缓和与局部逆转。实际上,因为人才流动要比资本、商品等要素流动困难,以及人才“丰富”地区通常有比较完备的人才保障体系。所以经济危机对人才更像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危机最先“抖落”的只是人才“丰富”地区一些相对外围和中、低层次的人才,而真正高端的核心人才则不太容易流动。因此,当前开展“人才抄底”工作不能“泥沙俱下”,要根据城市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采用科学的人才评价与选拔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人才招聘手段,真正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4.人才流动的“港湾效应”。“港湾效应”,是指经济波动中的人才流动就像水手选择避风的港湾,在海上大风暴来临时,水手会寻找相对平静的避风港作短暂停留,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憩场所。真正的水手是要在风浪潮涌中实现价值的,在风暴结束后,水手很快就会重新启航出海,去更宽阔的事业舞台搏击。人才流动的“港湾效应”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风平浪静的“港湾”可能在短期内吸引人才的大量集聚;另一方面,人才最为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港湾”缺乏广阔的事业舞台,则无法长期地留住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相对稳定所产生的“港湾效应”是吸引海外人才的优势所在。但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目的和动力,主要还是国内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利用经济周期的波动引进人才是第一步,使用好则是关键。只有用得好才能留得住,才能产生良好的扩散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来。但要避免人才“回来”仅仅是为了躲避经济“寒流”的“过冬”心理,提前防止在经济“回暖”后出现人才“回迁”的现象。

(二)20世纪以来几次经济危机中的国际人才流动

利用经济危机或战乱等时机大规模招揽人才,是许多国家的一种常用策略。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人才流动浪潮主要有以下三次。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1929年西方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资本和商品过剩,各国开展了激烈的经济战,竞相对外倾销商品、输出资本。这时,苏联刚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不久,百废待兴,急需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面对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以摆脱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前苏联采取有力的措施,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资金,特别是人才,吸引了大批国外人才到苏联工作。有关文件材料显示,仅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外国专家有约6800人”,“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有200多名德国专家在钢铁工业中心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工作”。苏联所采取的人才引进措施主要有:成立专门机构——外国咨询中央局,直接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国外建立常驻联络机构,作为技术和人才引进的重要枢纽;直接聘请外国专家作为顾问,进行咨询或现场指导;派出大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和学习,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或收集技术情报;建立情报研究机构,系统地收集、分析国外的经济和技术资料,等等。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苏联抓住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迅速在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批骨干企业,极大推进了本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流失了大批的人才,并且这批人才主要流向了美国。1945年美苏攻克柏林后,苏军忙着抢运德国的机械设备,而美国却悄悄地把大批德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战俘运回美国,并高薪录用。

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很多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这批德国移民所取得的。同时,美国利用二战期间压抑已久的人才创新创业热情在战争结束后得到极大释放后形成人才“井喷”现象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大规模实施留学生政策,通过提供奖学金吸引各国留学生和学者赴美学习。这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数十年来得以保持世界经济、科技和人才中心的地位。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外来人才占22%,在美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35%出生在国外,其中有很多都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外籍学生。可以说,留学生政策是吸引人才的“撒手锏”之一,是最具战略性、前瞻性的人才引进策略之一,从长期看,也是成本收益率最高的人才政策之一。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利用人才更加关注自身教育培训的契机,适时推出留学生政策,能吸引大批潜在的、未来的人才来求学深造,为经济复苏期的跨越式发展储备足够的人才。

3.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20世纪70年代初期,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使原油价格数倍上涨,从而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大批公司倒闭裁员,这时刚刚从二战后恢复自信的日本乘机而入,大规模吸纳美国的技术精英。尽管在这场危机前期,日本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出现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国内工业生产下降近20%,但是日本迅速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金融治理和产业治理并重,在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同时,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在企业开展“瘦身运动”,终于变“危机”为“转机”,打造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日本国内对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也使日本迅速成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的集聚地。

(三)国际金融危机下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才状况与人才工作策略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不少发达国家的人才队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他们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试图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给人才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同时,抓住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引才良机。这里列举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

1.美国。美国向来被看作是吸引集聚国外人才的成功典范。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大量的移民积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才考虑放弃美国梦,美国正面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才“逆流”现象。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人才逆流现象进一步加剧,许多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大大压缩、暂停招聘计划,甚至大量裁员,整个美国的就业市场严重萎缩,人才相对过剩状况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申请H-1B的工作签证费用由原来的15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同时更严格地执行外国留学生毕业后OPT(选择性实习期)期限的规定,即90天内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必须离开美国。在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下,大批留学生包括已在美工作多年的留学人才纷纷放弃留美的打算,选择回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