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13515300000015

第15章 角色理论的重要范畴——角色关系(4)

(4)根据人际内耗持续的不同时间,可分为短期性的人际内耗和长期性的人际内耗。短期性的人际内耗,是指人际内耗持续较短的过程。比如,两个原来要好的朋友,经别人挑拨离间,一度关系紧张,互不理睬,后经过领导和同志做思想工作,消除了隔阂,重新言和。长期性的人际内耗,是指人际内耗持续较长的过程。比如,十年“文革”所带来的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人际内耗,就是如此。人际内耗持续的时间愈长,造成的耗损就愈大。所以,如何将人际内耗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最短时间,是至关要紧的。

(5)根据人际内耗的不同向度,可分为纵向性的人际内耗和横向性的人际内耗。纵向性的人际内耗,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上级与下级、长辈与后辈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人际内耗。横向性的人际内耗,是指同事、同学、同龄人之间以及这一单位的人同另一单位的人之间冲突而导致的人际内耗。

(6)根据人际内耗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分为角色性的人际内耗、功利性的人际内耗和名位性的人际内耗。角色性的人际内耗,是指人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人际内耗。比如,某工厂的厂长和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产生分歧,厂长竟然宣布开除党支部书记出党。功利性的人际内耗,是指人们在获得利益报酬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人际内耗。比如王某和赵某共同承包一家商店,但是由于分红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得关门停业。名位性的人际内耗,是指人们在追求名誉地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人际内耗。比如,有的人为了自己能评上高级职称,拉关系,搞小动作,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有的人为了争夺有限的官位,便拉帮结派,明争暗斗,以致产生严重的内损内耗。

从上述人际内耗的分类中看出,各种人际内耗虽然相互区别,不能混淆,但彼此又相互联系,重叠交错。我们在观察人际内耗时,判断它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地加以具体的分析,才能找到协调人际关系,防止、克服或减少人际内耗的有效办法。

5.人际内耗的成因及其对策

笔者认为,导致人际内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结构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下面就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

(1)人为因素。从上述人际内耗的表现及其类型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人际内耗是人为性因素造成的。有的论者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把人际关系的恶化分为三个阶段: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产生人际内耗的人为性因素,其背后往往与私心、私欲相连。着名学者邵道生在《生存智慧》的讲座中说,一般来说,猜疑心与人的私欲成正比例。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越想害人的人,就越怕被人害。私欲(权欲、金钱欲、性欲等)越大,猜疑心理就越强烈。独裁者、野心家的私欲最大,因而疑心就越重。相反地,一个人如果是“无私”的,那么,他的行为就必然是“无畏”的。

如果一个人考虑的总是自己,总是患得患失,那么,他的行为总会带有利己的特征,在他的行为中总会带有“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特点。有时往往连自己也感觉到不甚光彩,因此,在其行为中总要“包藏”什么,于是,他就不得使自己的行为“格外小心”,使他的行为“分外谨慎”。对他人也用自己的“小心眼”去衡量、评价,也就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这叫什么?这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国一位名叫潘恩的人说得好:“猜疑是卑鄙的灵魂的伙伴。”现实社会也的确如此,卑鄙的“小人”多猜疑。邵道生的这番话有助于我们对产生人际内耗的人为性因素及其实质的深刻认识。

为了解决产生人际内耗的人为因素,现提出如下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从我做起,不搞内耗。着名学者******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举了许多日常生活的事例,分析了导致中国无法根本脱贫的原因——中国人把过多的能量用于内耗,而不是创造财富。要解决自我内耗问题,就必须从我做起,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

笫二,以诚交友,以德共事。在人际交往中,就要赤诚待人,无私待人,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说真的,当一个人广交朋友,以诚待人,整天忙于事业,勤于学习,生活又很丰富和充实,哪还想到搞什么内耗呢!

第三,以和为贵,和谐相处。在人际交往中,就要学会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如果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凡事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不仅不会带来和谐,反而会激发矛盾,出现人际内耗,从而给创造财富带来重重困难。

(2)历史因素。我国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重批判、轻协调的问题,乃是产生人际内耗的历史原因。众所周知,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可是,此后发生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文革”,由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这些错误,导致十年内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那十年内乱时期,之所以会发生全面的人际内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混淆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界限,并且在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矛盾时,只注重批判,而忽视协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安定社会生活、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的方针、政策,使人们对人际内耗的基本态度和戒备心理在相当程度上有了转变,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我们进一步铲除人际内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指明了方向。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身和谐。注重心理疏导,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3)制度因素。我国的全面改革推动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但是,具体制度的建设却跟不上社会变革的迫切需要,诸如管理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职工工资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其中有些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些制度的条文不切合实际,成为僵化的模式或形式化了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具体制度建设,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化,这对于防止和克服人际内耗,将有所裨益。

(4)结构因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着乡不如城、农不如工的严重差别,存在着“鄙农”、“贱贫”的陈腐观念,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乡下人也觉得低城里人一等。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受到歧视和排斥,他们的福利待遇、子女就学等都不如城里人。显然,这种结构因素乃是产生人际内耗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