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13501300000023

第23章 伍·生活之要(5)

三、情歌是情感的表达。在各类歌曲中,以情歌的流行最为普遍,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歌声就是感情的流露。中国民间的一首《小放牛》,形容牧童和村姑的恋情,风靡全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至今脍炙人口。现代青年男女的同学会、惜别会、餐叙聚会,也都会高歌一曲,可以说也都与感情有关。因为青年时期,释放感情,唱情歌是他们的拿手本领。

四、悲歌是英雄的末路。尽管情歌动人,但是人生也会有唱悲歌的时候。楚霸王项羽,在乌江与虞姬一别,《霸王别姬》唱出英雄末路的悲歌。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壮志未酬、人生如梦的感慨。甚至曹孟德在不得意时,也会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种英雄气短的悲歌,再次说明了世间的无常,人生的苦短,何其无奈!

五、挽歌是老年的终结。人生经常要为别人唱挽歌,但总有一次,也会让别人为自己唱诵挽歌。我们每在告别奠礼时,听着哀戚的挽歌响起,或是送葬队伍的进行曲声声入耳之际,总会深切体会到,人生要把握时光,应该做的事情要及时完成,否则等到挽歌响起,再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

六、佛歌是和谐的感动。佛教的音乐,称为“梵呗”。梵呗是用清净的曲调来赞颂十方诸佛菩萨的功德,它的音韵典雅、清净、庄严、肃穆,能够让人在宁静安详的梵音中,扩大自己、升华自己。尤其中国传统梵呗海潮音的唱腔,蕴含优雅庄严的气氛,有一股深切的感动力量,让人听闻之后,可以使身心清净,提升宗教情操。所以佛教的梵呗,唱出了人生的意义,唱出了心灵的和谐,唱出了悠扬轻快,唱出了至情至性。由于梵呗深奥,现代也有改以歌曲方式来呈现,以期佛法大众化,让佛教音乐能雅俗共赏,佛光山多年来提倡的“人间音缘”,就是这个意义。

瘦身法

“瘦身”是这个时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一般女性从小就担心自己成为一个胖子,所以为了瘦身,有的人吃减肥药,有的人打抽脂针,有的人节食,有的人束腰,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为什么一定要“瘦身”呢?因为瘦的人体态轻盈,看起来比较有美感,肥胖则显得臃肿,不容易讨人欢喜。但其实也不尽然,所谓“燕瘦环肥”,赵飞燕以瘦而赢得汉成帝的宠爱,杨贵妃则以丰满而获得唐明皇的醉心。再看现代的社会,香港的沈殿霞,台湾的邹美仪,她们不都是以肥胖而闻名,甚至在演艺界享誉盛名多年而不衰吗?

自古以来,瘦都被看作是福薄之相,胖则表示富态,但是一般人为了爱美,还是宁可节食减餐,甚至想尽各种方法,只希望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其实妇女减肥不一定要求助他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能在生活上多加注意,要胖要瘦,都能如愿。试举减肥方法如下:

一、走路。每日走路两小时以上,不要中断,能持之以恒,两个月下来不瘦个五公斤,至少也能减个三公斤!

二、爬山。每日固定爬二千米的高山,限时登顶,总要爬到全身汗流浃背,然后立刻下山,回家盥洗净身,如此试行一个月后,必能瘦个几公斤。

三、拜佛。早晨起床,或是晚上临睡前,礼佛一百零八拜,不可以用高的垫子,要平地“五体投地”地拜,如此不但净心,又能减肥。

四、素食。人的身体,体质各有不同,有的人吃尽各种营养补品,想胖就是胖不起来;有的人节食少吃,照样腰围粗大,肥胖不已。所以“吃”对胖瘦应该没有绝对的影响,不过基于健康因素,三餐饮食最好不要太甜,也不要太油腻,尽量多吃菜类、果类、瓜类,不但有益健康,也是减肥良餐。

五、节睡。要想减肥的人,必须让自己忙起来,每天工作十五小时以上,睡眠不超过六小时,让自己一直在活动中,不要停滞,活动的动物身体都很矫健,甚至活动就是减肥之妙法也。

六、拍打。用一根藤条,拍打臀部、腿部、背部等,因藤条内有纤维空隙,用来拍打身体不会伤到筋骨,而能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每日拍打半小时以上,让全身发热,也是奇妙的减肥之法。

七、思考。我们常听人说,最近心思很多,把身体都想得瘦下来了。可见不用心,容易发胖。假如每天思考哲学上难以解决的宇宙人生的问题,或思考难以记忆的古今经典,让心去思考、活动,在智慧思想上悠游,就不容易在肉体上增加肥胖。

八、游泳。我们看一般水中的鱼类,它们都是往长的方向发展,不向宽度增加,可见能像鱼类一样游泳,也是减肥之法。但是,减肥的游泳不是戏水而已,应该把游泳当成功课,每日在水里游,不管是蛙式、自由式,总在半小时以上,才能收到些微的效果。

以上所说“减肥法”,希望减肥者,不妨一试。

开倒车

人生的希望在前方,假如说人生譬如一个交通工具,那么就应该向前奔驰。如果不能向前,而是向后“开倒车”,就会令人感到失望。

已经到了春天,能再回到寒冷的冬天吗?已经长大成人,还能像童子般愚顽吗?人生如车轮,不停地向前转进,千万不能开倒车,不能不求进步。社会人生有哪些是“开倒车”的行为呢?

一、复古是开流行的倒车。社会的潮流,带动时代的发展趋势,就成为流行。新式的服装、新式的包包,是流行的物品。流线型的汽车、液晶体的电脑,都曾流行一时。一种用品,哪怕颜色、样式,如果是流行的,就表示新颖,就为人所接受。如果开流行的倒车,所谓复古,不一定符合时代的潮流。一本精装的书籍,我们还要恢复古老的线装书吗?一部电动的织布机,我们还要恢复古老木制机子的手工操作法吗?古人茹毛饮血,游牧、农耕,我们还要回到往昔的社会吗?时代的齿轮不断向前转动,开倒车要复古,终是时代进步的障碍,所以往前看,不要陷入到复古的窠臼里。

二、专制是开时代的倒车。现在的社会,讲究自由开放,我们还能回到古代的皇朝时代吗?孙中山先生和许多先烈、开明之士,已经开创了民主的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又想回复君主集权,建立洪宪王国,怎能不失败呢?现在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向上进步,最能适应新时代的新式教育,我们还能再回复过去科举取才的制度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可以保留一些传统的道德来创新时代,但不能回复专制独裁的君主政体,这是开时代的倒车,有碍民主自由的发展。

三、守旧是开思想的倒车。当今社会,有所谓新思想、旧思想的论战。当然,我们知道旧思想未必全坏,新思想未必全好,只是思想必定要朝着未来的方向求真、求善、求美,总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赶不上时代的进步,就是落伍。中国过去蓄养奴婢、三妻四妾、三代同堂、父母在不远游、男婚女嫁靠媒妁之言、看时辰地理、拜大树公和石头公等,这许多守旧的思想、行为,赶不上时代进步,这就是开倒车,自然不足取。

四、执著是开人生的倒车。不管社会如何开放、时代如何进步、思想如何创新,一个人如果执著,仍然是开人生的倒车。所谓“法无定法”,人要放弃后面的一步,才能向前跨进一步,这就叫作进步。如果一直执著后面的一步,如何向前呢?吾人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我执”、“法执”,凡事太过执著,这也是人生的绊脚石。人生唯有放下执著,才能迎向未来,前途才有希望。

“放屁”的暗示

“放屁”是一句骂人的话,例如有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批评指教,自己不能接受,就回对方一句“放屁”。有的人听到人家说一些夸大不切实际的话,想要反驳他,也说“放屁”。

屁是臭的空气,放屁表示没有用。不过“放屁”也有真的放屁与假的放屁:无的放矢是假的放屁;肠胃开刀后,真的放了一屁,大家欢喜,表示肠胃已经通了。放屁也有响屁与阴屁之分,假如在群众里,有人放了一个响屁,大家都会取笑他、指责他。如果是不响的阴屁,大家就会互问:是谁在放屁?放的人也不敢承认,唯恐人家怪他。其实放屁是自然的现象,只不过放屁也要注重礼仪,在大庭广众之下,实在不宜放屁也!

兹将放屁的暗示,略述如下:

一、说话不当。一个人说话不当,得罪别人,或是虚妄不实,无端批评别人,就会被人回敬一句“你放屁”。屁应该是从肛门排出,会由口中产生,就是臭话,也就是不该说的话。

二、沉不住气。有的人听到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沉不住气,如苏东坡因佛印禅师“放屁”两个字,就把他“一屁打过江”,表示沉不住气。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批评、毁谤、中伤,如果自己一点定力都没有,跟他计较,轻易回应,就容易被一屁打过江。

三、表示正常。在医学上,人的血脉要畅通、气血要旺盛、呼吸要顺畅,每天大小便正常,身体才会健康。尤其放屁表示肠胃通畅、内脏正常,这是最好的现象,所以有的人要多走路,让肠胃蠕动才能放屁,有的人要多吃水果才能促进消化,容易放屁。放屁表示健康,表示正常也。

四、无用之屁。放屁,有时候由不得你不放,这是生理现象,但是有的人生性拘谨,在大庭广众之前,总是忍住屁不放,这样有伤身体,放了也是好事。倒是有的人讲话,口不择言,习惯讲些闲话,说些没有用的话,就会落得“放屁”之讥。所以,说话不要像臭气一样侵犯别人,不要信口开河议论别人的隐私,不要尽说一些没有用的“屁话”。

五、有用的屁。有些小人物,不要说“放屁”无用,就是大声说话也不重要。不过,有时候在适当的时刻,小人物一句不经意的话,能够让大人物听入心扉,让他有所改进,知所进退,则所谓“臭屁”成为“响屁”,那么做一时的臭气、笑话,能够换来长远的世道清明,也是非常值得的事。

“放屁”一词也不一定是不好,有的人赞美他人“即使放屁也是香的”,可见事情不可一概而论。放屁也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得对,放屁有功;用得不对,放屁有罪。功罪之间,就看我们怎样“放屁”了。

如果觉得生活太累,压得你透不过气来,那么你就应该好好想想了。是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于心外之物,从而让自己的心蒙上了灰尘,落下了石头。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忘掉身外,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内心。

将困扰你的东西完全放下,你自己会觉得身心清畅,再也没有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