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13501300000024

第24章 陆·忧患的连锁(1)

忧患的连锁

世间的事,都有“连锁”关系,例如:因为贫穷,容易犯罪;因为无知,容易堕落;因为亲情,就会护短;因为失业,就会消沉。“螳螂捕蝉”的故事,更能看出一连串忧患的连锁关系,试说如下:

一、蝉在树上。蝉栖息在树上,餐风饮露,平时不仅不会伤害任何一只小蚂蚁、小蚊子,就是所居住的树枝也不会去无端破坏。这么一个与一切动植物无争的君子,只知道每日高歌,它的叫声在夏秋之际,总为大地带来无限生机。照说如此无所争的蝉,应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世上,但是很不幸的,蝉不犯人,人会犯它,因此它的处境自然就存在着危险。

二、螳螂捕蝉。螳螂是一种体积轻盈、动作敏捷的小动物,平时也栖息在树上,一旦发现了蝉,就会悄悄地接近它,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出锐利的前爪,一把将蝉攫获。可怜的蝉在一刹那间,连最后的哀号都来不及叫出,就一命呜呼,成为螳螂的食物。

三、黄雀在后。螳螂虽能捕蝉,但也不要太得意,正当它全神贯注地肢解蝉的尸体,准备饱餐一顿的时候,另一棵树上的黄雀,即时飞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它一口就把螳螂衔走,找个舒适的地方,享受它的大餐。

四、儿童弹弓。所谓“弱肉强食”,黄雀比螳螂强大,螳螂自然成为黄雀的腹中物。但是正当黄雀喜滋滋地在树上大快朵颐之际,在地面玩耍的儿童拿出弹弓,瞄准黄雀一射,心理毫无防备的黄雀就这样应声坠地而亡,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五、父亲责打。黄雀虽然不敌儿童的弹弓,但是事情至此并未结束。因为儿童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他知道儿子竟然把小动物的生命当成自己游玩取乐的对象时,一时怒不可遏,当下对儿子施以一顿痛打,把个小小身躯打得遍体鳞伤,处处淤青。

六、学校解职。父亲以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具有最高的权威,可以任意处罚儿子。哪知儿子到家暴防治中心哭诉,经过社工人员出面调查,发现父亲是学校的一名教师。于是事情辗转传到父亲执教的学校,校长认为父亲虽然是处罚自己的儿子,但是身为教师,他的行为显然违反了现阶段推动的“零体罚”教育政策,因此下令解职。真是平地起风波,一件事情闹得全家鸡犬不宁,甚至连学校都受其影响。

世间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件事情都与天地大自然有关联,不但善恶好坏都有因因果果的关系,甚至当下的事,与前世、今生、来世,也都有时间的关联。所以,吾人在世,一言一行都要想到彼此的连锁关系,能够懂得慎始,才能免于尝受苦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故事背后的忧患连锁关系,实在值得吾人深思。

名人的烦恼

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肥。”人在没有名气的时候,觉得出名是人生最荣耀的事,因为一旦出了名,就能受人尊重,在社会上可以得到许多的方便,不但有人请吃饭、请照相,平时开会还会请你出席致辞。可以说,只要出了名,社会各界的邀请纷至沓来,让你觉得“人生当如是也”!但是等你真正出了名以后,烦恼也随之产生,甚至根本就不想当名人,因为:

一、盛名招嫉。俗语说,“树大招风,盛名招嫉”。有了名以后,一半的人羡慕你,一半的人嫉妒你。羡慕你的人,你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嫉妒你的人,或批评,或讽刺,或毁谤,让你感觉四面八方的人都在想办法给你难堪,你反而活得不自在,所以出名有什么好呢?

二、出众难行。一个有名的电影明星,忽然出现在街头上,群众蜂拥包围,有人要签名,有人要索照,有人要一亲芳泽,有人要握个手,让你寸步难行,觉得自己毫无自由,无法随心所欲。出名之后不但出众难行,甚至因为你的名气大,慈善团体要请你募款,公益机构希望你出席活动,可以说每天都要应付别人,“要你这样,要你那样”,真是苦不堪言。

三、没有隐私。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隐私权,我居家不要受人干扰,我外出不要有人打搅,我自己的一些私事不希望别人知道,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跟父母散步、跟儿女同行、跟朋友同乐。但是名人没有这样的隐私权利,民众要跟你照相,记者要找你访问,甚至有的人跟自己的姊妹同行,被记者捕风捉影,说成是自己的新欢。不是自己的朋友,只是偶然巧遇,就被跟踪的媒体说成是自己的恋人。名人的事情,常常是媒体说了算,自己的名誉无人理睬,这也是名人的无奈。

四、应酬繁多。每一个名人,社交应酬必然免不了,而且随着名气愈大而增加。婚丧喜庆的红白帖子你要应付,各种开会、宴会要你参加,每天疲于奔命,只为了一点小小的名声,今天这里赶场,明天那里出席,自己的事业反而不能全心照顾。表面上看起来,名人无比风光,其实内心的苦恼,真是不为人知。

五、维护形象。既是名人,就要维护名人的形象。名人不能到百货公司采购,会造成很大的新闻;不能到舞厅跳舞,会引起很多议论。名人随口说一句话,新闻记者可以蓄意扭曲,帮你改头换面地报道出来。总之,你的社会地位愈高,形象愈会遭到破坏。一个人成名以后,就会觉得原来名人有这么多的苦恼,真是始料未及。

六、责任重大。一个名人不是光有空名,后面必定还有一些责任。除了名人是公众人物,言行举止要成为社会的模范以外,一些依靠你的朋友,也要仰仗你的关系生存。甚至一些名人有了社会地位以后,这家公司请你当顾问,那个团体请你当理事,或是请你讲几句话,为他做广告。所以名人的责任重大,名人的烦恼也多,这是自然的道理。

名气

世间无论什么东西都要比“名气”,有了名气,众所皆知,知名度高,行情看涨,价值就不一样了。所以人要名气,地要名气,物品也要有名气。女士买东西,特别喜欢买名牌,因为有名气。一般年轻人种种的努力,其目标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有名气的人。

世间有些什么“名气”呢?

一、人要有名气。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如孔子、孟子、唐玄奘、李世民、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名字都永载史册。世界上有名气的人就更多了,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阿姆斯特朗、马克思、穆罕默德、耶稣等。现在台湾社会,凡是要竞选公职的人,都先要问知名度够不够?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一切事就难为了。

二、地要有名气。世界上的大都市,上海、纽约、伦敦、巴黎以及一些风景名胜,如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北美洲的尼加拉瓜、中国的万里长城和颐和园等,这许多有名的地方,都是全世界人士向往的地方,大家莫不希望此生有机会到此一游。

三、物要有名气。现代人要买一栋房子,先问房子坐落的那条街有没有名气。要买一间工厂,要知道所出产的东西有没有名气。买车子,劳斯莱斯、别克、奔驰,就算是日本的TOYOTA,也要跻身名牌之列,才有人购买。没有名气的手表,一块二三百元,有名气的手表要价上百万,所以有钱人买东西,其实他所要买的是名气。

四、事要有名气。历史上重要的大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英国库克船长最先登陆澳大利亚、中国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及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中国蒋介石在埃及召开的“开罗会议”,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诺曼底登陆、东西德柏林围墙拆除后再统一等,不但世界皆知,甚至被列入各国教科书。其他如越战,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等连年的战争,虽有名气,却为人所诟病。

五、学校要有名气。过去的大学,被形容为窄门,学生要想考上一所大学并不容易。现在开放私人设校,私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到处林立,反过来变成大学招生不易。不过只要是名校,还是人人趋之若鹜,所以各大学也都在争取世界排名。现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京都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等。虽然排行榜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能成为世界名校,都不是一夕可成,所以世界其他大学要想成为世界名校,还得时间及努力。

六、时要有名气。世界上,各国有各国的节日,各宗教有各宗教的节日,民间有民间的节日。只要节日有名气,人民都会随喜过节,作为生活的调剂。世界上最有名的节日,应该就是“元旦”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元旦,都要过年。尤其中国的农历春节,中国人不管移民到哪里,都会在当地欢度春节。另外,即使科学再发达,与中秋节有关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仍然令人向往。

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子,想要出名并不容易。但是当一个人有了名气,随着名气带来的影响力,应该给社会一些建言、给旁人一些因缘,才不辜负了自己的名气。

关系

这个世界,一切都要靠“关系”才能存在。科学与大自然的关系,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战争与人命的关系,环保与未来的关系,政治与人心的关系……总之,世界上什么都有关系,大有大的关系,小有小的关系。佛法讲“因缘”,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宇宙万物,彼此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一个人在电视上,随意的一句话,立刻可以传遍全世界。同样的,轻轻地呵一口气、打一个喷嚏,世界能不为之震动吗?前不久闹得人心惶惶的禽流感,不就是因为一只小鸟感冒而造成的吗?当然,世间万法都是相互依存,一切都是“关系”的存在,树木花草能不需要阳光雨露吗?人的生活能不需要衣食住行吗?所以世界上的一切,都要靠关系才能生存。

有人批评说:世间事情,只要你在人事上有关系,即使发生天大的事情也没有关系;如果你在人事上没有关系,芝麻绿豆大的事,都会有关系。

世间,大至宇宙虚空,小至唇齿之间、肠胃之间、手足之间,通通都是同体的关系。“关系”于人生的重要性,略述如下:

一、裙带关系。从古到今,不论东方、西方,很多政治问题的解决,都要靠裙带关系。这个国家的公主,下嫁那个国家的王子,要建立裙带关系。那一个国家的太后,招赘另一个国家的亲王,也是为了建立裙带关系。欧洲的历史上,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都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下,维护欧洲国家政治的平衡。中国历朝有很多“外戚干政”,不都是裙带关系所引起的政治风暴吗?现代的企业家,不也是纷纷找寻姻亲贵族相互支持?所以不管豪门贵族,乃至企业界,都很重视裙带关系。

二、伦理关系。人类由于有家庭制度,进入了宗法社会,所以伦理就成为社会的新秩序。伦理维护社会的秩序,这是合理的,但是借助伦理关系,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作奸犯科,因为横竖有伦理的关系相互支持,于是衍生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关系。人类社会从家族伦理,扩大开来,人际之间还有许多社会伦理,例如上司与部属的伦理,此即所谓的“工作伦理”。古代的梨园弟子,乃至工艺学徒,他们尊师重道,重视师生伦理、师徒伦理,比起家庭亲人之间的伦理,有时更加亲密可敬。正常的伦理应该正当地发展,必能有益于社会发展;不正常的社会伦理,要给予检讨,重定伦理的分际,再树伦理道德。

四、相同关系。同乡、同门、同学、同事、同姓、同行、同志,在相同之下,人们也结成许多有相同关系的同乡会、宗亲会、同门会,都是希望借以团结力量,壮大自己。这样的关系,若能真正实现“世界大同”,让大家一起共生共荣,也是很美好的世界。

关系就是因缘,有善因缘,有恶因缘,也就是有好的因缘,也有坏的因缘。因缘在于人的处理,有能力的人,可以把不好的关系修正成好的关系,但也有人把很好的关系弄僵了,变成坏的关系。好的关系会互相增长,坏的关系则互相腐蚀,所以聪明的人,在复杂的人我关系里,都懂得要建立善因善缘善关系。

方便

人都贪求方便,但是有方便,就有不方便。例如,发明了飞机,国际旅行很方便,但是经常超额支出,生活费透支的结果就不方便了。出门有汽车可以代步,要到哪里,就到哪里,访友、兜风,其乐融融,但是到了要加油时,就不方便了。

这个世界,都是对待的,没有绝对的方便,方便是要付出代价的,方便有时候造成不方便,就更加苦恼了。试举数例,说明如下:

一、汽车很方便,抛锚时不方便。出门不管坐汽车、骑摩托车,都很方便,只是万一车子抛锚的时候,停在路边,甚至夹在马路的车阵中,前也进不了,后也退不得,其难堪真是不方便到了极点。如果是善于保养车子的人,不至于经常有抛锚、缺水缺油的事发生。如果是粗心大意的人,不方便的时候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