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13501300000022

第22章 伍·生活之要(4)

真相

世间上,一般人容易被假象迷惑,假象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真相,只是真相常常被假象所混淆,不容易追查。现在的媒体,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经常不依真相报道。历史被人怀疑的,往往也是与真相距离遥远。很多人为了追查真相,自己也被假象所骗,陷身在假象之中,找不出真相,例如:

一、冤狱误判,难查真相。古今中外的历史,冤狱很多。有的冤狱是真假调包,有的冤狱是“莫须有”,有的冤狱是权力指示,有的冤狱是故设陷阱。冤狱一经审判定案,要想翻案,比登天还难。现在民主时代,虽然法律有初审、二审、三审,甚至可以上诉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乃至非常上诉等,但是翻案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大家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下,冤案堆积如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湮没历史,难查真相。掌握权力的人,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会想出种种办法来湮灭证据,后来的人要再追查真相、事实很难,所以有人慨叹“尽信历史,不如没有历史”。近代有人为《三国演义》翻案,说张飞是美男子,关云长是好色之徒,只是这种翻案又能对历史做公正的交代吗?

三、牵涉广泛,难查真相。一件事情,如果发生的时间遥隔很久,牵涉的人事很多,利害关系又非常对立,此中的真相,就很难查证清楚了。

四、事过境迁,难查真相。时空、人事都已经成为过眼烟云的案件,要把当时的真相再如实呈现,实际上很难,除非包青天再世。事实上,戏剧里的“狸猫换太子”,也是因为宸妃、八贤王等关键人士尚在,所以如此天大的案件,才能在包青天审理下,给予翻案,最终真相大白,但这毕竟只是千百件冤案中,难得的一件而已。

五、死无对证,难查真相。法院判案,讲究的是直接证据,如果死者已逝,苦主也无人闻问,再大的冤案也只有草草结案。因为当事人已逝,死无对证,除非能找到许多有力的旁物佐证,才能让真相大白于世。

六、权力介入,难查真相。一件事情,发生在单纯的小老百姓身上,很容易被人看清事实真相;如果当事者是有权有势的人,一旦权力介入,真相就很难有查明的一天了。现在的社会,很多乱象发生,都是源于权贵犯法,完全不受法律制裁。因此,比起过去的专制时代,还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说,今日虽然名曰民主时代,权力还是至高无上。一个国家,如果法律不能公正、超然,不能凌驾权威之上,这样的国家是不可爱的。

世间总观起来其实都是假象,但假象里依世俗的惯例、常识、法制,还是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关系。自古以来,多少人以假为真,多少人以真为假,可怜的人间因此需要有智慧之光,才能从假象里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防骗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在社会上最让人感到今不如昔的事,就是行骗的人太多。市面上,假货、仿冒品充斥,商店行号里,对客人完全不守商业道德,能欺则欺,能骗则骗。一般社会的骗术,更是不断翻新,有的装穷乞怜,有的造假敛财,有的谎称中奖,有的冒充慈善,无所不用其极地使出各种骗术诈财,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诈骗手法再怎么高明,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不受诱惑,还是有办法防骗。试举防骗方法如下:

一、不贪。一般人之所以被骗,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贪”字。骗徒想要骗你,先用“利”来勾引你上当,谎称只要出很少的钱,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例如,电话通知你中奖了,但是要你先寄上一笔钱缴税,之后就能收到高额奖金。你因为贪图奖金,所以受骗吃亏。另外,一些金光党以假金子、假钞票骗人上当得逞,也都是因为人有好贪的心理。因此,只要自己不贪非分之财、不贪不是自己应得的财富,骗徒自然无机可乘,骗术也就不管用了。

二、识人。防止被骗,要会识人。例如,最近怎么忽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打电话给我,他与我联络往来,目的何在?有的人在电话里,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要你把银行账户、金融卡的密码给他,这时就要提高警觉。当今的社会,不会有财神爷主动送上门,这个人与我素昧平生,不是至交好友,怎么会给我利益呢?即使对方说他是税务机关,要退税给你,也要小心求证,不要轻易听信花言巧语,才能免于上当受骗。

三、谨慎。言行谨慎,也是防骗的要务。自己的喜好、兴趣,不要轻易外扬,对方知道你爱好名牌包包,因此以廉价的仿冒品,高价贩售给你。你喜欢进口轿车,他向你游说,有一部走私的进口车,因为免关税,只要付一般同款车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能拥有。你贪小便宜付了款,对方从此消失无踪。因此,自己言行谨慎,金钱不露白,不取不义之财,不贪非法所得,自然就不会遭骗了。

四、知识。有知识的人,被骗的机会比较少,受骗的人,大部分都是知识有限,不能认清事实,不能了解社会险恶,以致给骗徒有可乘之机。例如以造假的账单、伪造的公文,甚至冒充金融机构、税务机关等,寄发资料,或是用电话联络,让一些没有充分常识、经验的民众,被其谎言所骗,任其予取予求。其实,如果稍具常识的人,多少总能识出一些破绽,也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

五、警觉。防骗最重要的,还是警觉性要高。警觉性高的人,感觉打这通电话的人我不认识,他讲的事情我素无接触,这时就要多方求证,不能轻易上当。甚至有的歹徒,打电话假冒你的儿女,谎称在某地受伤,要你寄钱救急,乃至被人绑架,要你付款赎人。这时不能惊慌,可以先跟他谈一些亲子之间的私密问题,例如他的小名、兴趣、偶像,或是平时常用的口头禅等,只要你沉着应对、细心求证,就能洞察事情的真实与否。

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骗徒猖獗的社会,只有自己凡事小心,多充实一些社会常识,时时提高警觉,加上不贪非分之财,如此就能保护自己,而不至于轻易受骗了。

绰号

世间上,每个人都有姓名,有的人不只有姓有名,还有字号、名号,甚至有封号、谥号,但更多的人都有绰号。

绰号就是本名以外,别人为他所取的诨名、外号。绰号的由来,大都与本人的性格特质有关,例如“雷公”、“大炮”、“铁齿”、“咸鱼”、“火暴浪子”、“机关枪”、“慢郎中”、“小辣椒”等。有时则是取自名字的谐音,或是身体的特征,例如“高个儿”、“瘦皮猴”、“香菇头”、“四眼田鸡”等。

绰号的流行,有的人绰号比本名还响亮,叫到后来本名反而被遗忘了。绰号有时是表示可爱、亲昵,有时则是赞美、钦敬之意,有的是以取绰号来讽刺别人,表达厌恶的意味,所以也会让当事人感到受伤害。但是有的人生性诙谐风趣,不管别人为他取什么绰号,好与不好,他总是哈哈一笑。反之,有的人就非常计较,认为绰号有损他的清誉,破坏了他的形象,因此生气翻脸,这种人就会让人觉得他不解风情。试将各种绰号分类如下:

一、表示亲昵。有的人对与自己特别投缘、亲近的同事、友人,叫他的本名不足以表达彼此亲密的关系,因此就像父母叫小儿女“小鬼”,太太称先生“死鬼”一样,为他取一些绰号。例如,长相袖珍娇小的,就称他“小可爱”、“小不点”、“小美人”、“小仙女”、“小蝴蝶”、“小金鱼”等,个性温和好相处的,就称他“大象”、“骆驼”、“羚羊”、“兔子”等。

二、表示厌恶。有的人贪得无厌,专门剥削他人,人家就给他取个“吸血鬼”的绰号;有的人老谋深算,经常用心机算计他人,别人就叫他“老狐狸”;心性毒辣、性情古怪的,就叫他“眼镜蛇”;脾气暴躁、性情不随和的,就叫他“阎罗王”。这些绰号一叫,就让人联想到他的嘴脸,而令人心生嫌恶。

三、表示讥讽。有的人为富不仁,拔一毛而利天下,他偏不为,别人就以“铁公鸡”、“铁算盘”、“小气鬼”的绰号来讽刺他;有的人专门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别人就叫他“包打听”;有的人善于阿谀奉承,别人就封给他一个“马屁精”的绰号。

四、表示赞美。有的人机智幽默,平常点子多,又经常热心为朋友出谋献策,朋友就会帮他取个“智多星”的绰号;有的人长相甜美,个性亲切随和,而且欢喜与人为善,因此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别人就说他是“万人迷”,这都是赞美的意思。

五、表示钦敬。在中国的历史上,包青天不畏权势,勇于为民申冤,替天行道,他是“清官”的代表,也是苦难百姓的救星;诸葛亮忠诚为主,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忠臣”的象征。因此,现代人如果被人称为“包青天”、“诸葛亮”,这是代表钦敬的意思,也可见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有一个绰号,例如宋江叫“及时雨”、卢俊义叫“玉麒麟”、林冲叫“豹子头”、索超叫“急先锋”、李逵叫“黑旋风”等。虽然在佛教里认为名字是假象,但喜欢出名是一般人的天性,因此像现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的通过捐钱就能博得一些头衔,例如“拿督”、“斯里”、“太平绅士”、“亲善大使”等,这就如同过去古代有钱人可以称“员外”一样。甚至古代的皇帝还可以赐给一些有功的臣民封号,如章嘉大师被封为“呼图克图”,妈祖被封为“天上圣母”等。甚至在佛教里也有“千佛名经”,可见即使诸佛也都有名号,何况人乎!

唱歌

唱歌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歌。唱歌也代表人一生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生,述说如下:

一、儿歌是婴儿的天堂。初生的婴儿,在母亲的儿歌声中,他会露出满足的微笑,或在母亲的催眠曲中,安然入睡。婴儿不会多想其他,只要奶喂饱了,睡在摇篮里有歌声为伴,那就是婴儿的天堂了。

二、山歌是工作的调剂。过去农业时代,一些采茶的姑娘,一面采茶,一面唱着山歌,这就是工作的调剂。我们也看到,农田里插秧的农夫,一面插秧,一面唱歌,以歌声调剂工作的辛劳。黄河、长江因为逆水行舟,必须有纤夫拉纤,工作中他们也会大声唱歌,不但增加力量,也会忘记辛苦。中国的劳苦大众,靠歌声娱乐,靠歌声疏缓压力,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歌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