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全鉴
13438200000052

第52章 震卦震下震上

震:亨。震来,笑声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彖曰:震,亨。震来,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象曰: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此卦是由两个震卦重叠而组成,“震”为动为戒惧,又为雷,象征长子。从卦象看,坤卦初六变初九,最下方为阳,使大地震动,也有阴阳交合发生雷电之义。

:恐惧。匕:匙。鬯:酒具。

震卦说,震动来时,令人恐惧,恐惧而能使人警惕,人应有警惕而不惊变。警觉者可以担当保卫国家的重任。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这段爻辞与卦辞基本相同,并不是无谓的重复。卦辞说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平日松懈自己,没有恐惧的人,当震雷炸响时却恐惧不已,无所适从;一种是平日不敢自宁,谨慎戒惧的人,当震雷炸响时反倒镇定若素,谈笑风生。而初九的爻辞说的是第一种人,是希望这种人由于对震雷的恐惧而能修己省过,从此不敢自宁,谨慎戒惧,做到这一点就能如同第二种人,当危难到来之时能够镇定若素,谈笑风生,获得吉祥。

这一爻强调,平日戒慎自惧,做事不掉以轻心,当危难来临之时,则能镇定自若,这种涵养应该初时就有。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六二以阴居阴,居中得正,本应该大吉大利,但初九是刚阳卦主,六二乘其上,这意味着六二以臣下凌乘君主,以下级凌乘上级,故前途危险。只是六二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心中具有一种恐惧感。爻辞说“震来厉”,这个“厉”不是外在的危险,而是指内心认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的恐惧。好在六二有中德,能够恰当地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

这一爻是说,以退为进会失而复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六三以阴柔之质居于阳刚之位,不中不正,想到自己居位不当,故而整日忧惧不安。所以象传说:“震苏苏,位不当也。”不过只要能怀着惊惧之心谨慎前行,终日修身省己,最终还是能够免除灾患。

这一爻是说,谨慎前进可以避免灾祸。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遂”是坠、止的意思。

九四虽然阳刚,但不中不正,上下又被两个阴爻挟持,因而力量衰弱,不够强大,就像被雷震惊坠落在泥淖中,不能动转。

这一爻,说明必须发挥刚毅的力量,才能经得起震撼。

六五:震往来,历。亿无丧有事。

象曰:震往来历,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六五阴爻阳位不正,当天谴发生地震时,想往上走,却是震惊极点的“上”位;要往下行,又是震惊主体的刚爻,都有危险。不过,六五在上卦得中,虽然遭遇重大事故,但不会有大的损失。“亿”在此处当“大”解释。

这一爻,说明当震惊发生时,坚持中庸原则,不偏不激,可使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索索”是沮丧。“矍矍”是视线不安定。“言”是斥责的话。

上六阴柔,不中不正,又在震惊的极点,以致惊恐沮丧,目光闪烁,心神不定。在这种状态下,行动必然危险。不过,在危险还没有到达自己身上以前,知道戒慎恐惧就能够避免。然而,上六在最上位,身为领袖,邻居遭受灾难,而自己却得以避祸,难免就要听到亲戚们的怨言了。

这一爻,说明他处遭受震惊,自己知道警觉,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修省谨慎有戒无祸

震卦在鼎卦之后。序卦传云:“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象传分析震卦上下体皆震而为雷之象,说是巨雷炸响而迭连不断,象征雷声震动。君子观此卦象,惶恐戒惧而自我反省,从而避免失误而安命保福。易学家胡炳文发挥说:“恐惧作于心,修省见于事,修克治之功,省审察之力。”这就很好地概括了全卦的卦义,揭示出惶恐惊惧与修身省过之间的有机联系。卦中六爻都展示出震动惊惧的不同情况:初九知惧而得福;六二守中,失而复得;六三惶恐不安,能慎行免祸;九四过分惊惧不能自拔;六五“危行”而保尊位;上六知惧而预先戒备。可见,震卦的卦旨就是知戒惧可以免祸。

西汉时,卫青因姐姐卫皇后受宠于汉武帝,被任命为大将军,封长平侯,率大兵攻打匈奴。

右将军苏建在与匈奴作战中全军覆没,单身逃回,按军律当斩。

卫青问长史、议郎等属官:“苏建应当如何处置?”议郎周霸说:“大将军出兵以来,从未斩过一名偏将小校,如今苏建弃军逃回,正可斩苏建的头,来立大将军之威。”

卫青说:“我因是皇上的亲戚而带兵出塞,并不怕立不起军法的威严,你劝说我杀人立威,却失掉了作臣子的本分,我的权限虽可以斩杀大将,然而我把专杀大将的权力还给皇上,让皇上来决定是否诛杀,以显示我虽在境外,受皇上尊宠,却不敢专权杀将,这不是更好吗?”属官们都钦佩地说:“大将军高见,属下等万万不及。”

卫青便派人把苏建押回长安,汉武帝怜惜其才,并未杀他,让他出钱赎罪,而对卫青的处置大为满意。

苏建后来又跟随卫青出塞攻打匈奴,他劝卫青说:“大将军的地位是至尊至重了,可是天下的贤士名人却没人夸赞传扬您的威名,古时的名将都向朝廷推荐贤良才能之士,自己的名声也传遍四海,希望大将军能学习古时名将的做法。”

卫青摇头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从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各自招揽宾客,结成朋党,以颂扬自己的名声,皇上常常恨得咬牙切齿。亲近贤士名人、进用贤良贬黜不肖,这都是皇上的权柄,我做臣子的,只知道遵守国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

卫青身为主帅,不擅杀违犯军法的大将、不向朝廷推荐贤良,把皇上赋予他的权力又谦虚地还给皇上,这种谨慎戒惧,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古来大将出征,为了让将士不敢违犯军令,往往要杀人立威,但卫青却不这样做。他明白,虽然皇上赋予主帅这一权力,却未必都喜欢大将使用这一权力,因为这容易造成将士畏惧主帅甚于畏惧天子,因此即使在很有必要这样做的情况下,依然还权于天子。

卫青一直坚持不擅权,不荐士,谦恭好礼,这些看似小事,实际却是一种修省谨慎的自我戒备,这样小事犹防,还会有大事吗?所以卫青能始终得到汉武帝的宠信和任用,终其一生固尊无祸。

卫青的这种行为,似乎与他在战场上的纵横驰骋很不相符。实际上,他这种谨慎修省既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为。真正能够深明震卦之理的人,从来都不会把戒惧谨慎与放手做事对立起来。平时的有备是为了消祸患于无形之中,其目的应该是让自己随时处于安全之中,以便更好地立身做事。因此而言,知戒知惧并不意味着畏缩不前,而是周密计划,细致准备,这样一旦遇事才可胸有成竹,应付自如。胆小怕事、裹足不前与谨慎戒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震卦中所说的雷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所喻示的是人世间的震动、震荡,或各种不测之事,人对此应常怀戒惧、戒慎之心。对于今天的人而言,震卦思想的指导意义在于提醒你:当掌握一定权力时,你得知道手中的权力是“水中之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手中有权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做官弄权;你必须警惕权力带来的诱惑。如果能常怀这样的戒惧之心,那么不但能使自己的“官途”一路无虞,也能够切实地做出一番成就来,于己于民,皆有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