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全鉴
13438200000053

第53章 艮卦艮下艮上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此卦是由两个艮卦重叠而组成,艮卦是山是止。艮卦与震卦卦形相反,互为综卦。艮卦而止,而震卦为动。艮卦是一阳爻在两阴爻上方,在极位,所以为上。震、坎、巽、离、兑诸卦都是具备元亨利贞四德,唯独艮卦例外,只说无咎。

形体保持稳定状态的关键在于背部,行动保持稳定状态的关键在于内心。内心宁静,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就不会妄动。此卦寓有道家(老庄)心静的思想,其中“行其庭,不见其人”的喻言,对于庄子追求物我两忘境界具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六在艮卦的最下位,以人身而言,相当于脚趾,人要行动,必须脚趾最先动,初六阴爻居阳位,不正,意味着难以保持不动,但初六虽不当位,停止了可能的行动,没有失去静止的正道,只要永久坚持固守,就会有利。

这一爻是说止于未动之前,不是动了再止,才不失正道。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腓”,即腿肚子。

六二柔顺中正,本来并不想动,但在六二之上的刚爻九三过于阳刚偏激,执意要动,六二不仅看到了九三的过错,还想制止九三的行动,以自身的静止予以补救,但腿肚子要服从胯股,难以制止九三的行动,心中很不痛快。

象传说“不拯其随,未退听也”,是说六二虽然无力拯救九三的错误,但最终并没有随着九三而动。

这一爻是说,止其所当止,会平安无事。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限”,即界限。“列”,通裂。“夤”,即脊梁骨。

九三阴爻阳位过刚,执意要前进,心里急得如同烟熏,火烧火燎的,但六二在下牵制,不听命于九三,使他无法行动;在上又不甘心居于两上阴爻之下,既静不下来,又动不了,说像脊梁骨被撕裂了一样,自身受损,又闹得上下不和,怀着这样的心思,是十分危险的。

这一爻是说当止不止,不该动,想动也无法动。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六四相当于腰以上的身体部位,又以阴爻居阴位,是该止则止,在视听言动方面都能恰如其分地非礼勿行,所以能够自制而不妄动,也就没有灾难。

这一爻教人自我克制,凡事都要有分寸。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辅”即面颊,颧骨以下的部分。

六五以阴爻居阳位,应该会后悔,但却居于中位,知道祸从口出,与其言之不善不如不说,因此停止颊辅而不说话,即使要说话,也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才出口,这样一来说起话来就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当然就可使悔恨消除。

象传说:这是因为六五坚守中止之道的缘故。

这一爻强调谨言的重要。

上六: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敦”,是勤勉厚实的意思。

上九阳刚,是此卦的最后一爻,到了终点,应更加勤勉敦厚。做任何事都该有始有终,到了最后的关头也应该如山一样静穆深沉,更加勤奋敦厚,才算吉祥,而能止于至善。

象传说:所以会吉祥,是因为能够勤勉厚实地继续到最后。

这一爻强调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的。

动静相宜适可而止

艮卦紧接震卦之后。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艮”卦通过“艮其趾”、“艮其腓”、“艮其限”、“艮其身”、“艮其辅”的一系列比喻,系统地阐释了适可而止的原则。有动便有止,该动则动,当止则止。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人应该在心里把握好它的尺度;应该顺应规律,思谋周全,以做到动静相宜,适可而止,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及事业状态能够收放自如,不为外力所扰所困。

西汉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刘邦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请他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侯。

张良的谦逊,很多人颇为不解。刘邦的另一位谋士陈平就对张良说:“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我们追随皇上,出生入死,今有幸得偿所愿,先生不该轻言舍弃。”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敛笑正容,说道:“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作了帝王的辅佐,贵为列侯,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家人一次忍不住问张良说:“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大人也曾是义气中人,这样销声匿迹,亦不太可惜了吗?请大人三思。”

张良随口一叹说:“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家人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天下太平,谋略当是无用之物了,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对名位的追逐,向来是许多人的人生目标。斗智斗力无所不用其极,更是那些“成功者”自诩成功的秘技之一。然而在大智慧者眼中看来,赢取高位固然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而适可而止甚至主动放弃高位急流勇退,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身居高位的人们只知高位的好处,却往往看不到高位所带来的危险;只知一味贪求,却不能适时打住,这显然是智慧不足的表现。

张良能够做到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功成之后须无为之时,果断让自己的动态戛然而止,这实在不是仅仅出于自保的考虑所能够做到的。作为一个曾身居高位,且大多数比自己功劳较小的同僚仍身在高位的人来说,如果不是深得“艮”之义理,显然不会意识到,此时的适可而止才是自己最佳的人生状态。张良之智,看来并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谋算如神之上。

当然,艮卦的义理在此,但并不是“指引”大家尤其功成名就者都去退隐,其实它所蕴涵的是一种让人知事明理的精神,即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在某些时候该怎样“行”、“止”才是最合适的,完全没有消极的意味。止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到时间和空间的规定,一般来说,止是暂时的,而动才是永恒的;如果将止绝对化、孤立化,动、止便会失当。因此,何时该止,止于何处,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自我约束,止于恰到好处。所谓“止”,不仅包括人的行为,还包括人的思想言语;唯其动静相宜、适可而止,才能让状态达到并保持最佳。总之,当止则止是一种自我约束,贵在自觉,功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