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
如小说《红楼梦》所述,清代女子结社吟诗成为风尚。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并立的,是康熙年间的“蕉园七子”。其发起者之一,便是杭州的女诗人林以宁。
她是进士林纶之女,监察御史钱肇修的妻子。当时林以宁的姑姑顾玉蕊曾经集合杭州当地的能诗女子,组织蕉园诗社。林以宁出家后,又重新组建蕉园七子社。这七个女子擅长书画,闻名于西子湖畔。
因此,有人便猜测,她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原型的由来。
之所以作此猜测,实在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两人的身世和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首先,她出身在一个穷书生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在女儿没有成年的时候又病死了,无父无母,寄人篱下,与林黛玉的处境完全相似。其次,她从小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父亲将她视作掌上明珠,把她当成男孩一样地教养,这也与林黛玉的教育背景出奇地相似;第三,她擅长画墨竹,写一笔秀气的蝇头小楷,还出版过两本诗集——《凤潇楼集》和《墨庄诗抄》,此外,这个“才华馥比仙”的女子还创作过一部传奇《芙蓉侠》;第四,她创建了“蕉园诗社”,这与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的情景,何其相似;第五,她与表兄洪升有过一段凄婉的爱情,这分明就是宝黛之恋的前身。
林以宁是明末清初的女子,以遗民诗人自居,内心深处充满了“遗民”思想。她们为自己的诗社取名为“蕉园”,事实上就是这种遗民心态的体现。因为,所谓蕉园,指的是明末北京紫禁城太液池旁的一个宫殿名,这个宫殿毁于李自成之手,诗人钱谦益还写过一首著名的“蕉园”诗进行悼念,林以宁等人将诗社取名为“蕉园”,就是为了怀念明朝。
表兄洪升因演《长生殿》而遭罪后不久,林以宁与表兄的爱情也无疾而终,她很快出嫁,嫁给了监察御史钱肇修为妻。幸运的是,她所嫁之人是个文雅的书生,夫妻伉俪,很快便将年轻时与洪升的一段爱情阴影忘却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林以宁既像林黛玉,又与林黛玉为爱而亡的经历不同。林黛玉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林以宁却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女子,她的人生虽然富有传奇性,但也照进了现实的光芒。
就这样,一个多才的女子以一种平和、美满的心态进入到婚姻生活中,她的诗歌内容也出现了转变,以闺情为主,如那首著名的《得夫子书》:“经年别多思,得水才尺幅。为爱意缠绵,挑灯百回读。”
钱肇修四处为官,只剩下林以宁与婆婆居住在一起,闲暇之余,她怎能不思念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思念充满了她的诗文,于是便有了那首《独夜吟》:“蕉心未展桐花老,春社才临燕声小。屋角阴云冻天色,雨脚斜侵砌草织。暮寒压梦梦不成,耳边哀角呜呜鸣。幽房鬼逼兰■凝,床头玉盏敲红冰。斫桂烧云老不死,夜乌啼杀晓乌起。独茧抽丝结绣襦,侬心未卜郎心似。开帘蜡树烟依微,海燕宾鸿相背飞。孤吟起坐各无赖,昨夜邻家夫婿归。”
此外,林以宁还有一首《梦游桃花源》也很值得一读:“理棹石濑口,洞壑极深窅。白日翳层壁,倏然露林杪。初行不见人,仄径碍飞鸟。忽逢林木尽,水竹四环绕。茅屋三两间,鸡声出林表。主人闻客来,揽衣起相劳。笋蕨为我设,粳粱供我饱。白鹤翔天风,游鱼戏清沼。宛若素所历,朅来胡不早。怅惘尘世事,朗彻惬怀抱。高丘谁沉沦,阿阁孰倾倒。魏晋不复知,以下更何道。叹息武陵人,悠悠竟终老。”
而这首《钱塘观潮》,则是林以宁少女时代的作品。身为杭州人,林以宁对钱塘江潮的变化非常熟悉,所以将“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写得极为生动,将读者带入到那种万马嘶鸣的境界。而“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的句子,则将江潮后浪追前浪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林以宁的传奇作品《芙蓉侠》已经不再流传于世了,后人只知道其中的主人公是柳如是,之于其中究竟展现了怎样曲折的故事,后人不得而知,就好比她究竟怎样放弃与表兄洪升那段惊心动魄的恋情,心甘情愿地进入到另一段婚姻一样,已经成为了历史永远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