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雨余》
田田荷芰含疏雨,荡漾珠圆。荡漾珠圆。绿柳枝头晚噪蝉。
琴清香淡浑无暑,好似秋天。好似秋天。欲操阳关第几弦。
朱中楣,字懿则,一字远山,明宗室之女,一生患难频仍、升沉不定。与李清照一样,少女时,朱中楣过得无忧无虑,词作中不乏伤春悲秋之情,后嫁得一个如意郎君,生活幸福美满。不过丈夫离世,朱中楣也过起了国破家亡的悲苦生活。不过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朱中楣的词作视野开阔,并不局促于闺阁一隅,吟咏相思,流连风月,也无孤寂落寞的抑郁之作。她既有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思,如《满庭芳》,又有借古人杯酒浇胸中块垒的《行香子》。
相比于明清时期的其他女子,朱中楣身世怀抱不俗,她的远见及胸襟,使得她的词中绝少旖旎绮丽之气。不仅如此,她的词以清新散朗为主。她没有贺双卿的孤苦和凄凉;她也没有吴藻的离经叛道,她有的是高贵和典雅,她的词有一种清疏旷放的林下风致。
如朱中楣的诗歌《谷雨前一日小室闲吟》:“小苑焚香逗绿纱,摊书随意注南华。春衫未翦寒仍怯,午梦初回日又斜。湖外祇堪眠弱柳,雨前谁复饷新茶。中怀脉脉闲无那,看取游丝缀落花。”
又如《满路花·寒食》:“雷轰雨若倾,电画天疑破。苔皲翻绣甲、沉江锁。疾风至矣,寒食今朝果。笑子推坚卧。性拗冰霜,扑不灭无明呵。古今高士,与世咸相左。汨罗堪配祀、迁水火。酣烟竞酪,也著应时过。吹主难铸错。且醉春光,濯缨漱石繇我。”
在这首《丑奴儿·雨余》中,“雨余”二字点名了雨水将尽未尽时的清新和舒朗,一雨洗去纤尘,留下的是秋后的荷叶和蝉噪。“田田荷芰含疏雨”一句中,“田田”二字出自《江南》一文的“采莲何田田”。这二字写出了连绵不绝的荷叶,闭上眼睛不仅朱中楣,连我们仿佛都看到了田田荷叶的翠绿。这两个字不仅从形状上写出了雨后荷花的样子,并且用叠字来形容,读来柔软甜美,仿佛江南女子在这田田荷叶中轻吟出来。如果没有雨,或许荷叶终究是荷叶,只是高洁的代表,但是“田田荷芰含疏雨,荡漾珠圆。荡漾珠圆”,雨过荷花池,总是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连用两个“荡漾珠圆”,传神地写出了雨余下,雨水仍旧打在荷叶上,不断荡漾。“荡漾”二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疏雨的俏皮和活泼。丈夫去世后,朱中楣在国破家亡之下,心平静、意平淡,词也写得开阔和壮大。这几句词不仅在写景状物方面形象生动,而且也写出了朱中楣的细腻和舒朗。“绿柳枝头晚噪蝉”,一个“晚噪”写出了夏日将尽,禅噪渐弱的景况。“绿”字,颜色青翠,正对朱中楣的清、彻,上阕写得青翠、疏淡。
下阕“琴清香淡浑无暑”一句,正对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中国诗、画是有时、有地的,从这句词中,似乎炎炎夏日,朱中楣独对一池荷花和绿柳,在蝉噪之中抚琴弹词。一个“清”字,有清冷、清空之意。姜夔等人的词一直以“清”为特征,朱中楣似乎大有这种风采,着一“清”字,读来觉得在这夏日之中多了一些清凉。烈烈酷暑,本是极为烦热,“雨余”二字表明一场大雨刚过,这只能暂时消去酷暑之气,但朱中楣却说“浑无暑”。“浑无暑”是全无一点暑气之意,这似乎不合情理。想来,雨过后虽然清减了暑气,但终究还是暑气之日,这恰恰写出了国破家亡后的朱中楣即便气度高远,也终难消去心中郁结。“好似秋天。好似秋天”,读来想到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用此典故,朱中楣虽给我们画出一幅清新的雨后荷花图,不过陈寅恪先生提出“诗史互证”、“文史互证”,“用典”有用“古典”和“今典”之分,“古典”、“今典”相结合,正是借古人之口抒我之胸意。朱中楣后南归偕隐,每日过着宁静的生活,她可以醉心于山林、悠然适情于山山水水。我们都知道“秋风秋雨秋煞人”,一场雨后,最终却让朱中楣有一种好似秋天的感觉,且连着两句“好似秋天”,塑造出了一篇清冷泠的意境,而她置身其中,却全无一字的伤秋之词。“欲操阳光第几弦”一出,朱中楣又自空灵之思回到现实。朱中楣在最后一句说“阳关第几弦”。“阳关”本是地名,不过此处既然有琴,应是《阳关三叠》,归隐后,朱中楣生活平淡,却弹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她不乏才华,可是却失神于雨后荷花的律动,如果说朱中楣比李清照幸运,则是她可以退隐。
此词写得清丽无碍,意境也风致翩然。不过身为女子的朱中楣,不乏女子个性心理的敏感及情感的脆弱缠绵,故在描绘恬淡无为的画面中还是不乏淡淡清思、清旷,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心境,一代奇女子朱中楣在这田田荷叶中,林下风致荡漾雨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