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13433500000042

第42章 杨娃(南宋)

《诉衷情·题马远松院鸣琴》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

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提起杨娃,便牵涉到中国书画史上一桩著名的疑案——杨娃与宋宁宗杨皇后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杨娃,又称杨妹子,关于她的身世,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杨娃乃宋宁宗杨皇后之妹,其二杨娃便是杨皇后本人。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至今都没有定论。持前一种说法的人如明代陶宗仪,他在《书史会要》中记载:“杨妹子,杨后之妹。书似宁宗。远画多其所题,语关情思,人或讥之。”持后一种说法的人如现当代著名学者启功,他在《谈南宋画上题字的“杨妹子”》一文中认为,杨娃即杨姓之误,杨姓即杨后。

杨娃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宋宁宗庆元至嘉定(公元1195年~1208年)年间,此女才华横溢,擅长书法和诗歌。她的书法作品《楷书清凉境界七绝》曾经在中国嘉德(香港)2013秋拍“大观——香港之夜”专场中以港币23575000高价成交。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都存有杨娃的书法作品。清代人姜绍曾在《韵石斋笔谈》中这样评论杨娃的书法——“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漂湘”。如果她真的是杨皇后本人,那么杨娃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不过,杨娃留存下来的诗词作品没有她的书法作品那么多,她存诗六首,词一首,比起同时代女性作家如管道升等人的作品,杨娃并不以诗词著名,熟读文学史的人或许并不知晓杨娃这个杰出的女子,反倒是熟悉书画史的人,觉得杨娃的名字亲切得多。

杨娃所存的诗歌多为题画诗,如《题菊花图》:“莫惜朝衣准酒钱,渊明身即此花仙。重阳满满杯中泛,一缕黄金是一年。”诗风清丽飘逸,既有女子的委婉清雅,又有男儿的潇洒飘逸。

又如《题马远画梅四首》:“重重叠叠染湘黄,此际春光已半芳。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铢衣翠盖映朱颜,未委何年入帝关。默被画工传写得,至今犹似在衡山。夭桃艳杏岂相同,红润姿容冷淡中。披拂轻烟何所似,动人春色碧纱笼。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犹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

到了近代,随着研究者对杨娃本人身份逐渐揭示,杨皇后与杨娃同为一人的说法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台湾地区著名书画家、书画史家和鉴定家江兆申通过长期的研究、考据和论证,确定杨皇后与杨娃为同一人,这一说法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肯定,“杨娃与杨皇后”这桩存在了上千年的书画界遗憾也从此彻底地被揭开了谜底。

从《诉衷情·题马远松院鸣琴》一词中,后人或许可以感受这个诗书词画俱佳的才女当年的情思与才华。

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

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

这是一首题画诗。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书画非常讲究意境,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完成后,往往会请朋友、名家在空白处题上一首与诗画内容相关的诗词,最后再加盖印章,使得作品集书画、诗词、印章于一身,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汇集了多种艺术手段,让人在读诗看画的同时享受多层次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题画诗的内容诗或抒发作者本身的感情,或展现作者的艺术的见地,或咏叹书画作品的意境——“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便是古人对题画诗的理解。

从杨娃的这首词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咏叹书画作品所展现的意境,同时抒发作者本人的情感。“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一句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在古代,琴与围棋、书法、绘画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技艺,而古琴悠远漂移,多为隐士、僧人所弹,所展现的是闲云野鹤般的人生与审美情趣。杨娃用“此曲少知音”便展现出画中高渺、飘逸而不可捉摸的境界。

“多因淡然无味,不比郑声淫。”古琴音量小,余韵悠长,唯有在清风明月的陪伴下静心聆听,方可体会琴中韵味,内心不能安静的人,是永远无法感受古琴的艺术魅力的。所以,孔子听了美妙的琴声后才“三月不知肉味”,而世俗之人,却喜欢的是淫逸、风流的郑卫之音,对于古琴的意境,少有人能理解。

下半阕展现的是与古琴的气质相符合的环境:“松院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在如此情境下聆听古琴的声音,即便是内心浮躁之人,也能瞬间安静下来,只是,世上能有几人,在这月明风清的竹楼之夜享受这清幽渺远的意境呢?而弹琴人一派幽雅渺远之心,又有谁能知晓呢?

至此,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画面的内容:一座山间的清幽小院,院中种满松竹,清风拂过,松香扑面,竹影婆娑,那隐藏在竹楼深处的弹琴人,突然拨动琴弦,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天籁,与这明月清风下的竹楼相应,仿佛是这人间不可多得的美景。而那个神秘的弹琴之人始终没有露面,他或许是一位隐士,或许是一位高僧,或许是一位遗世而独立的世外高人,他的心事,他的情思,无人能解,只有借助着缥缈悠远的琴音,传达到世人的耳中。

这样清幽雅丽的境界,在杨娃的诗歌中较为常见,想必这个多才多艺的女子,也是娴静如娇花临水,情思细腻而幽怨,让人无可捉摸吧。